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家港香山医院数字十年

张家港香山医院数字十年

张家港香山医院数字10年10年发展,有目共睹。

10年辛苦,不同寻常。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10年时间,在全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张家港市香山医院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建设,从医疗环境优化到医护人员配备,从专业设置的完善到技术含量的提高,从就诊人数的增加到惠民服务项目的开拓,都有了全方位大幅度提升,实现了实质性发展。

10年来,张家港市香山医院为老百姓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更加可靠、更加科学的健康保障,解除着一方百姓的医疗之忧,社会公信度显著提高。

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医者,人为本。

人者,健康为本。

说到底,“医道”即“人道”。

张家港香山医院也通过这个平台鞭策和激励自己,以更加完善的服务理念、更加科学的发展路径、更加敬业的姿态、更加坚实的前进步伐,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把医疗公益事业做得更完善、更到位,更好地便民惠民。

1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

10年,张家港香山医院年龄的六分之一。

正是这10年,却是张家港香山医院发展历程中最挺拔的一截,在医院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10年来,在医院领导班子带领下,逐步走上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10年辛苦不寻常。

今天,就让我们透过一组组数字来见证市医院的量变与质变——■医疗设备:从300余台(套)到1100余台(套)医学,是经验的科学;医学,还是设备的科学。

2002年5月,张家港香山医院整体东迁。

当时开放床位769张,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00余台(套),设备价值5038万元;2012年10月,这组数据变为,开放床位1399张,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1100余台(套),设有先进的数字化手术室,医疗设备总值3亿余元。

10年间,医疗用房建筑面积增长三倍,床位翻番,医疗设备总值增长六倍。

在现代医学领域,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不但要依赖医生丰富的临床知识经验和思维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实验手段和设备条件。

换句话说,设备就是医生与病魔生死搏斗的武器。

特别是自20世纪末以来,人类进入原子、电子时代,自然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促进了医疗装备巨大变化,如B超、CT和核磁共振(MR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使医学诊断发生了质的飞跃,如果一家医院不具备先进的医疗装备,要担负起救死扶伤、呵护一方生命安康的重任,那是非常困难的。

中国传统医术讲究“望闻问切”,西方古代医术重视“视触叩听”,这都是经验判断,现代医学尊重高科技,因为高科技是更精细的“望”,更准确的“闻”,更周详的“问”,更到位的“切”。

在信息化时代,医疗设备已成为医学科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这样说,现代医学离开了精密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手段,会变得无能为力。

多年来,张家港香山医院解放思想、奋力开拓,全力引进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尤其在设备水准的选择上,始终坚持“国际最新”性原则,舍得大投入、超前投入,初步构筑起了一流的数字化医院建设平台,使医院检测水平跃居省内先进行列,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保障。

2006年-2007年,张家港香山医院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项目,引进西门子16层螺旋CT、GE1.5T核磁共振、IE33心脏彩超、西门子直线加速器、飞利浦平板DSA、钼靶乳腺X光机、数字化胃肠机、全套系列进口内窥镜系统等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设备,使医院的医疗设备水平在短期内跻身同级医院先进行列。

2008年5月,引进OlympusGIF-XQ260主机1台,电子胃镜2条,电子肠镜1条,为国内常规内镜领先水平。

2012年,为了更大的满足医疗业务需求,医院再次购置西门子双源CT、GE3.0核磁共振。

曾几何时,因缺少大型先进医疗设备,许多患者的疑难杂症、危重疾病无法得到明确诊治,只得赴青岛、济南、北京等地大医院进一步确诊。

今天,张家港香山医院所引进的先进医疗设备完全可以与欧美医院媲美,这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日照市民。

■学科建设:从16个到55个2002年,张家港香山医院只有16个临床、医疗技术科室;2012年10月,设55个临床、医技科室;有省、市级重点建设专科共14个。

学科,是医院的根本和核心!一所医院是否一流,主要看它有没有一批高水平、有特色、体系配套的学科,有没有一支造诣深、声望高、有影响的学术队伍,有没有一批国内领先、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其所长的人才机制。

医院先后引进医学影像、内分泌、骨科、肿瘤科等专业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最大的潜能,担负一定的管理责任。

张家港香山医院多次整建制派出课题小组进行长时间进修学习,这在同级医院是不多见的。

2005年,组建肝移植组,去北京三院学习肝移植技术。

2005年,派遣邹建峰去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心内科基础及冠心病介入15个月。

2007年,派辛本强赴北京安贞医院进修1年……翻开张家港香山医院院志这样记载:2004年—2008年,50多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或国外进修学习,外出参加各类学术会议411人次。

多次邀请医院管理专家来医院讲学,将中层管理干部分批派往韩国平泽市早安医院交流访问。

2007年,安排全院130多名中层干部分期到新加坡参加医院管理培训班。

2009年,组织中层干部到台湾访问考察……与德国舍讷贝克市等国外医院友好交流常态化,继崔维刚副院长、徐锐主任、陈雷博士、丁丽大夫之后,今年普外科张学功主任在德国访问工作了3个月,带来了肝胆技术新理念。

与韩国早安医院的交流不断深入,2012年9月份再次访问韩国举办了医疗学术研讨会。

医院不断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派人外出学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加快技术更新,为日照群众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最新的医疗技术服务。

医院坚持"与名院攀亲、拜大医为师",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跨省市医疗协作网”一员,每年都有三、四名专家来医院工作三个月。

加强与台湾荣民总医院等的交流,经常邀请台湾荣民总医院的专家来院讲学、开展微创骨关节手术。

2012年6月份,荷兰神经外科专家史迪克教授第13次来院工作访问,获得"山东省荣誉公民"奖杯。

在他的帮助下,张家港香山医院有17名医护人员先后到荷兰兹沃勒神经外科中心进行为期3个月的进修学习,带动了神经外科水平的全面提升。

对此,陈希平院长这样认识:“公立医院,面向的是千家万户的老百姓,是‘人民的医院、大众的医院’。

只有坚持人才的团队培养原则,只有团队的提升,才有可持续的创新,才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就诊人数:从24万到77万2002年,张家港香山医院,医疗用房建筑面积仅4万平方米,年门诊量24万人次,出院2.3万人次;2011年,年门诊量77万人次,出院4万人次;2012年前九个月,门诊量已达到67万人次,出院人数达到4.3万人次。

人均住院日从10年前的9.7天降到现在的8.8天。

医疗用房建筑面积已达到12万平方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市场的竞争也越演越烈。

在日照市,不少兄弟医院都建成新大楼投入使用,购置CT等高新设备应用于临床。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家港香山医院门诊、住院量在10年间成倍增加,这源于医院一直致力于打造“日照人民医疗保健首选医院”的理念,坚持社会公益,坚持惠民利民。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健康需求,让群众共享医改成果,医院在诊疗环境和条件改善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于2011年10月启用新建门诊病房楼。

新门诊病房楼被列为2009年全市重点工程,是惠及全市人民的民心项目。

自2009年8月开工兴建到落成启用,历时2年2个月,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共25层,设置床位655张。

门诊病房楼在病房设计上,把朝阳面的房间全部让给患者,每间病房设有独立卫生间,电视机、储物柜、陪护椅等设施齐全,东西两侧设有患者阳光活动室、晒衣台,为患者提供了优美、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

整栋大楼设有11部电梯,客梯、医用、污物用梯分开,较好地缓解了群众就医“电梯难”,防止了交叉感染。

医院还制定了“病房管理十不准”,明确要求不准占用阳光活动间等。

2012年,新建了风雨连廊,将门诊病房楼、急诊楼、保健病房楼连接了起来,使患者免受风雨之苦。

对住院部大楼、急诊楼和体检中心进行了全面改造,楼房内外旧貌换新颜,诊疗条件进一步改善。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还扩建了停车场地,设置车位800余个,重新规划了行车路线,有效缓解了院内车辆拥堵、停车难的问题。

张家港香山医院严格执行物价公开,及时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公示,病房严格执行“一日清单”,切实做到“收费透明”。

2011年1月1日,为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张家港香山医院一次性自主对264种药品降价,平均降幅3%-5%。

同时,门诊大型设备检查收费均降11%-14%。

门诊CT检查费由550元降至490元,新农合、城镇居民患者血液透析费由400元降至350元。

10年来,市医院多次下调药价,涉及药品近700个品种,年让利群众1200余万元。

扎实推进临床路径试点工作,普外科三病区等4个病区试点应用临床路径管理软件,今年前8个月共有32个病区、58个病种、1298例病例进入临床路径,完成例数1050例。

继续实施惠民服务项目,是“全市低保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手术”、“微笑列车唇腭裂免费手术”和“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活动定点医院。

积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通过现场、电话和网络预约三种形式,加大预约诊疗精细化服务,以预约诊疗合理分配门诊量,今年预约诊疗5.5万余人次。

后记:10年砥砺,大医精诚。

从设备投入,到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再到就诊人数的巨大变化,数字体现着张家港香山医院惊人的发展历程。

数字的发展变化固然令人振奋,然而数字背后的付出更是令人感动。

10年,张家港香山医院走着的是一条“以人为本”的大医之路,这条路走得精彩,也充满了艰辛,但有一条:救死扶伤,是医院的天职,做老百姓生命健康的守护神,赢得了老百姓竖大拇指,再艰辛,都值!医道为人。

张家港香山医院“以人为本”的大医之路,将继续走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