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科学模拟试题

中考科学模拟试题

春分日冬至日夏至日秋分日2015年中考模拟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Mg 24 Fe 56 Cl 35.5 S 32 O 16 N 14 C 12 Zn 65 Ca 40 Na 23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时间大致在每年的6月10日至6月16日举行。

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在参加学业考试这段时间,地球大致位于()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下列属于省力杠杆的是()3、下列关于人体肺泡内或组织内气体交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经过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氧的浓度升高。

B、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

C、经过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血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氧气由肺泡进入血管的过程是氧分子扩散的过程。

4、工厂中含有少量氧化铜和锌粉的废渣与废盐酸混合形成污水,若向污水中加人足量的铁粉,则处理后的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A、Zn2+、Cu2+B、Zn2+、Fe2+C、Cu2+、Fe2+D、只有Fe2+5、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适量),其中错误的是()A.CuSO4中混有NaCl(AgNO3溶液)B.铜粉中混有铁粉(盐酸)C.H2中混有CO2(NaOH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铁粉)6、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份的量是()A、两者均增多B、两者均未增多C、糖增多,盐未增多或没有D、盐增多,糖未增多或没有7、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实验中,证明酶催化功能具有专一性的对照实验是()A、用胃液代替唾液B、温度调至37℃C、pH值调至中性D、用清水代替唾液8、科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均匀后的体积等于2 LB.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C.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D.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9、肉类和鸡蛋的价格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由于( )A.动物饲养麻烦,花工多,投资大B.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D.植物栽培较容易10、一般大型超市出口处都装有报警器,一般是由防盗天线,检测门,检测器构成。

使用时只要在商品上贴上具有磁性的软标签,即可达到保护商品的目的。

正常购买时,营业员在结帐后,会将具有磁性的软标签消磁,如果商品的软标签未经消磁,当经过检测通道后,检测天线便检测到商品上的标签信号,从而转化为电信号,发出报警声,及时提醒保安人员,从而达到防盗目的。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判断报警器的原理与下列哪个实验相同()A B C D11、小明家里有一个球形鱼缸,有一次小明观察鱼缸中的鱼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从鱼缸上方和鱼缸侧方水平观察都能看到鱼,但是,从鱼缸侧方水平观察到得鱼比从鱼缸上方看到的鱼要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从上方看到的鱼是折射成像,比实际的鱼位置浅,从侧面观察到的鱼是凸透镜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B.从上方看到的鱼是反射成像,比实际的鱼位置浅,从侧面观察到的鱼是凸透镜成像,为正立放大的实像C.从上方看到的鱼是反射成像,比实际的鱼位置深,从侧面观察到的鱼是凸透镜成像,为正立放大的实像D.从上方看到的鱼是折射成像,比实际的鱼位置深,从侧面观察到的鱼是凸透镜成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12、物理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

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A.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从分析水流的形成人手来分析电流的形成B.研究电流的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C.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D.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时,保持电阻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变化而变化13、小利同学观察到学校楼道里的消防应急灯,平时灯是熄的,一旦停电,两盏标有“36V”灯泡就会正常发光。

以下设计的四个电路,其中可以起到消防应急灯作用的电路是()14、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一个简易电子身高测量仪的示意图。

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R0=20Ω;R是一只固定着的、竖直放置的硬电阻棒,总长为40cm,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与接入电路的棒长成正比;金属棒cd和MP(右端P是滑片)与电路接触良好,电阻不计。

小明用该测量仪对小聪、小英和小亮的身高进行了测量,其数据见下表。

若已知小英测量时,滑片恰在电阻棒ab的中点位置,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小聪的身高是1.7m,小亮的身高是1.5m B.电阻棒的总电阻是40ΩC.电阻R0有保护电路作用 D.从理论上分析,该测量仪的身高测量范围是1.4~1.8m15、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B.将白色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变蓝色,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C.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16、请你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一片农田里所有的卷心菜构成了一个______,在蔬菜生长旺盛时期,要定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

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

⑵菜农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常设法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移栽农作物幼苗时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为提高成活率,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科普杂志报道“火车为何频频出轨”的一篇文章,文中叙述:“高速行驶是近半年来火车出轨的重要原因。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实施火车提速的计划,火车速度越大,惯性也就越大。

火车提速后,必将面临类似出轨的安全问题……”.(1)上述文中科学性错误之处是。

(2)当我们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时,能感觉到迎面而来的火车速度特别快,是因为我们以为参照物。

(选填“自己乘坐的火车”或“迎面而来的火车”)(3)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站台侯车时,人必须站在站台上标注的安全线以外,这是因为疾驶而过的火车周围的空气,人离运动的火车太近易发生事故。

18、如图是指纹的一些图片。

指纹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可用来鉴别人的身份。

(1)人手掌上也有许多象指纹那样的纹线,在抓物体时能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有利于增大。

(2)为了更清晰发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

(填写一种仪器)19、2012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磋商并最终决定,不允许美国、荷兰两个研究小组公布其有关H5N1型禽流感变种病毒人际传播的研究结果。

因为这一病毒如果流入人群,从发现到研制出相应A组小鸡−−→−天10健康生活−−→−天20正常生活↑↑注射H5N1型疫苗注射H5N1型病毒↓B组小鸡−−→−天10健康生活−−→−天20全部死亡疫苗需要1-2年时间进行动物和人体实验,这期间对人群危害极大。

右图是利用疫苗进行动物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请回答有关问题:A组小鸡注射H5N1型疫苗以后,小鸡体内 ______ 细胞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一免疫属于______ ,(填写“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 km2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

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 ______ 。

2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某几种组成。

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得无色透明的溶液。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硝酸,有气体产生(3)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试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含有(均填化学式)三、探究与实验题 (每空2分,共32分)21、小明买了一种“汽泡爽”的冲调饮料。

⑴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汽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请填写柠檬酸的化学式。

3NaHCO3 + === C6H5O7Na3 + 3H2O + 3 CO2↑⑵小明想探究加入的水的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加入水的体积加入水的温度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1 200 mL 15℃a(待记录)2 200 mL 50℃b(待记录)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汽泡爽”,迅速塞紧胶塞。

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

B中油层的作用是。

⑶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 = 64 mL,b = 132 mL,由此获得结论:“汽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

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汽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⑷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2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A 装置图B(1)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其主要是由于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向外散失凝聚而成的;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_______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图B中是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的一个有名的实验。

据此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

请你大胆地推测普利斯特利随后可能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学习了“灯泡的电功率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小明已经知道:①电功率跟电压有关:电压越高,电功率越大。

②电功率跟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

课后活动时为验证上述结论,小明与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