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结构基础---裤装结构

服装结构基础---裤装结构


二、基本裤型的结构设计
►重点:掌握女西 裤的制图方法
►难点:理解各部 位的设计原理
女西裤结构制图
►(一)前裤片 ►侧缝基础线:离开布边1.5cm作一直线,与布
边平行。
►脚口线: 与布边垂直,预留贴边4cm。 ►裤长线: 裤长98cm-腰宽4cm=94cm。 ►横裆线(上裆长): H/4=25cm ►臀围线:上裆长的2/3=16.7cm。 ►中裆线:脚口线至臀围线的1/2提高3cm。 ►前臀围大: H/4-1=24cm。 ►前腰围大: W/4-1+6(褶裥量)=
► (一)锥形裤
► 锥形裤是最常见的裤子款式,整体呈现倒梯形。这类裤子通常强 调臀部略大,而脚口收小,即裤子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按臀围大、 横裆大、中裆大、脚口大四个尺寸指标之间的大小变化程度来区 分,锥形裤还可以依次分为西裤、萝卜裤、太子裤、脚踏裤等。 由于锥形裤的造型与人体体型相接近,穿着后舒适、稳重、大方, 因而受到广大穿着者的喜爱
服装结构设计 裤装部分
教学目的:理解裤装构成的规律和方 法,掌握裤装的结构设计与制图。 教学重点:裤装制图原理与过程分析。 难 点:学会观察人体与人体特征, 对下装的结构设计与组合应用。
第一节 人体腰臀部相互关系
一、人体腰、臀部的数值差异 从表中可以看出,男女两者的数据差异较大,同时, 腰围占臀围
锥形裤的结构设计主要掌握以下几点
► 1、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比较大。
► 2、脚口的尺寸一般根据裤子的款式而定,脚口尺寸要小于 中裆,可以用0.2H﹡-0~4cm设计脚口的大小。脚口最小值 应大于足围,当小于足围时,裤脚口处应设计开衩。
► 3、锥型裤的裤长一般要略短,裤长随着脚口变小而变短。
► 4、锥形裤一般中裆线要下移,中裆线可以在臀围线(或横 裆线)至脚口线1/2处。中裆线下移量随着臀围大与脚口大 的差量而变化,臀围大与脚口大的差量越大,则中裆线下移 量越大。
►侧缝基础线:与布边平行。 ►烫迹线:H2/10-1=19cm 。 ►后臀围大:H/4+1=26cm 。 ►后裆低落:按前片横裆线,在后裆处低落
0.7cm 。 ►后裆缝线 : ►后腰围大:W/4+1+4.5(省量)=23cm 。 ►后裆宽:H/10=10cm。
(二)后裤片
►后中裆大:两边各取前中裆大+2cm。 ►后脚口大:按脚口规格20cm+2cm=22cm,
22.5cm。
(一)前裤片
►前裆宽:H0.4/10=4cm
►烫迹线:在横裆线上,由侧缝基础线劈进 0.7cm至前裆宽的中点。
►前脚口大:脚口20cm-2cm=18cm,以烫 迹线两边平分。
►下裆缝线: 侧缝线:
门襟线 :
►褶裥: 侧缝直袋:
(二)后裤片
►将腰口线、臀围线、横裆线、中裆线、脚口 线延长。
七分裤
3、短裤的结构设计
4、裙裤的结构设计
裙裤与裤子的相同点是有两 个裤脚管,有横裆结构;不 同点是裙裤的裤脚管趋于裙 子的造型。裙裤与裙子的相 同点是造型上同裙;不同点 是裙子没有两裤脚管,没有 横裆结构。 裙裤按长度可分为:长裙裤、 中裙裤、短裙裤。
裙裤具有裙子的造型、裤 子的结构。即有裙的凉爽、 飘逸的动感,具备裤子便于 活动的长处。
腰臀部形态比较图
腰、臀部的表面差异比较图
三、 基本款式的腰、臀差结构处理
a:前裤(裙)片门襟撇去量; b:前裤(裙)片栋缝撇去量; e:后裤(裙)片栋缝撇去量; f、g: 后裤(裙)片省道量;
省道的形状在不同的部位有所不同, 在人体腹部,由于。腹肌的外突应采 地瘪形省;在人体的臀部,由于近腰 围处四进,而在近臀围处义开始凸出, 故应采用胖形省。
见图4-3-4所示,罗卜裤的结构特点:臀围设计的较大,脚口设计的 较小,呈上大下小的造型,形态近似罗卜。;;罗卜裤的结构设计: 罗卜裤的臀围放松量较大,一般放松量为12~16cm,脚口大一般为 15~20cm,脚口大随臀围增大而增大,前裤片腰部有2个或3个折裥, 裤后片有省,结构制图时中裆线可以略下移。
► 裙裤原型代表了裙裤的基本结构形态,是所有变化的裙裤的基础。裙 裤原型的结构制图见图,裙裤的前片有两个省,后片有两个省,上腰, 是在原型裙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裙裤的脚口较大,前后裆宽的比例 分配计算公式为:

前裆宽=H/12
后裆宽=H/8
三、裤子总体造型的变化
►(一)贴体裤装结构设计 ►1、贴体型裤装结构 ►2、 贴体型裤装结构制图
0
(二)筒裤的结构设计
直筒裤的结构设计要点: ► 1、臀围的放松量比较适中,一般为6~8cm。 ► 2、脚口不宜太小,一般测算值用以下公式:0.2H
+2cm。 ► 3、在结构制图中,中裆=脚口。 ► 4、裤长设计的要略长,以至脚底的长度确定之。 ► 5、在结构制图中,中裆线应上抬,可以取臀围线
或中臀围线至脚口线的1/2处。
(三)喇叭裤的结构设计
喇叭裤的结构设计要点: ► 喇叭裤的臀围的放松量要小,一般为4~6cm。 ► 喇叭裤的立裆较短。 ► 腰部无折裥,通常采用低腰。 ► 脚口大为0.2H+4~6cm,有时甚至更大。 ► 在结构设计制图中,脚口大应大于中裆。 ► 中裆线的位置为中臀围线(或腰口线)至脚口线的
1/2处。 ► 前门襟线、后裆斜线、侧缝线的困势加大。
► 5、 当臀围的放松量较大时,裥的个数增加,由原型裤子的 2个折裥变化到3个、4个,甚至更多。
► 6、臀围放松量较大的裤型,臀围的放松量要按两次加放。 第一次加放的放松量为围度上的放松量,其作用是为了保证 人体的运动和整体围度上的造型;第二次加放的放松量为局 部造型的放松量,其作用是为了某种裤型局部造型的需要。
1、规格设计:
► 已知:W*=68,H*=88,G=160 ► L=0.6G=0.6*160=96; ► H= W*+5=68+5=73; ► H=H*+≤6=88+6=94 ► BR=H/4+2=94/4+2=25.5(含腰3); ► SB=0.2H+4=0.2*94+4=23(喇叭裤)
2、制图过程
①画基础线:上平线、上档线、臀围线(上平线→上档线 /3处)、裤长线、膝围线或中档线(臀围线→裤长线/2向 上2cm处)。 ► ②前侧缝基准线、后侧缝基准线(H/2+0.14H~0.15H)。 ► ③前小档宽=0.04H,前中心点向内撇1~1.5并下落2cm, 主要目的:避免坐下前面起涌。 ► ④前侧缝在上档处向内撇0.8cm,取该点与前小档中心点定 位前烫迹线。 ► ⑤在中档处、裤脚口处定位脚口尺寸,中档小于或等于脚口 尺寸,均为喇叭造型。
1、 男太子裤的结构设计
男太子裤的结构设计见图20。男太子裤的结构特点:太子裤为锥形裤, 臀围的放松量较大,臀围第一次的放松量为15cm,臀围第二次造型放 松量为10cm,并加在裤子前片上,臀围总的放松量为25cm。前裤片腰 部有3~4个折裥,前片有斜插袋,后袋有2个,脚口有开花省。
2、 男板裤的结构设计
1、裤脚口的变化 2、裤子长度的变化 3、裤子总体造型的变化 4、褶裥的变化 5、分割线的变化等
款式变化
► 一、裤脚口的变化
► 裤脚口是指裤脚下口的边沿。裤脚口的款式变化通常可分 为三大类,即锥形裤、直筒裤、喇叭裤等,见图。这三种 裤型的结构特征是以中裆和脚口之间大小关系来确定的, 在裤装结构变化中是较典型的裤型。
4、 紧身脚踏裤的结构设计
紧身脚踏裤在结构设计中要掌握以下几点:
►(1) 紧身脚踏裤臀围的放松量比较小,使 用针织弹性面料,一般可以不放放松量或放 松量为负值。使用微弹性的机织面料,臀围 的放松量可以放0~4cm。
►(2)紧身脚踏裤由于造型贴体,在结构设计 中要注意量取大腿围、膝围、踝围、脚掌围 等四个围度指标,用以设计脚踏裤的横裆大、 中裆大、脚口大。
男板裤也是锥形裤,其结构与男太子裤比较相似,见图21示。板裤的 臀围放松量也较大,臀围第一次放松量为12~14cm,第二次造型放松 量为6cm,并加在裤子前片上。板裤的脚口一般要略小,前裤片腰部有 3个折裥,前片有斜插袋,后袋有2个。结构制图中中裆线位于横裆线 至脚口线的1/2处。
3、罗卜裤的结构设计
夏天可选用飘逸的面料缝 制、春秋可选 有 悬垂感较
挺括的面料。适合于中、青 年妇女穿着。
参照规格
单位:CM 号模:170/wA 裤长:76 腰围:70 臀围:100 松量 :
腰围003半号 臀围0012半号
斜裙和斜裙裤的纸样处理方法 相同。将两省全部移入裤摆缝, 修正侧缝线,其裆弯采用一般
裙裤的横裆结构。
数值的比例,男子大于女子,用这一比例可从理论上讨论各类成人 (正常体)的腰、臀关系。
我国成年男女臀、腰、胸均值表
部位
男子
单位:cm 女子
臀围
90.51
91.52
腰围
74.06
70.26
胸围
87.91
83.39
注:该表为1972年全国体型测量调查的均值
二、腰、臀部形态差异
从表面形态上看,腰、臀部在后中线处差异较大。腹部在前 中线处的垂直交角为<a,正常体的<a约为8°左右; 臀部 在后中线处的垂直交角为<B,正常体的<B约为20°左右; 臀沟处的交角为<y,正常体的< y 约为10°-12°(男 10°、女12°); 臀部在侧面的垂直交角为<a,正常体的 <a约为8°。
人体腰、臀截面图
腰、臀部省形的比较
第二节 基本裤装的结构设计
一、裤装的分类
► 1. 按长度分类:迷你裤,短裤,中裤,中长裤,吊脚裤,长 裤等。
► 2. 按腰部形态分类:连腰裤,装腰裤,高腰裤,低腰裤等。 ► 3. 按外形轮廓分类:三角裤,灯笼裤,马裤,裙裤,喇叭裤,
西裤,直筒裤,锥形裤等。 ► 4. 按穿着层次分类:内裤,外裤等。 ► 5. 按性别和年龄分类:男裤,女裤,童裤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