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装基本结构分析
⑧、后侧缝在上档处向内撇 1~1.5cm,取该点与后档 中心点偏0~1定位后烫迹线。
图4.4.1 较贴体裤结构设计
§5 较宽松裤装结构设计
一、较宽松型裤装结构 二、 较宽松型裤装结构制图 三、零部件配置
➢ 1、规格设计 BR=1/4H+4~5; L=0.6G+2; H=(H*+内)+12~18; W=W*+0~2 上档宽=0.15H~0.16H ➢ 2、后档运动舒适性解决方法 (1)、稍加深BR; (2)、后上档倾斜10º左右,与人体角度一致,人站直,
1+省(≤3),省道≤3,主要是为将省道转移至分割线中,并 保证不起包。 ②、前片中心点下降2cm,主要目的:避免坐下前面起涌。
图4.3.1 贴体裤结构设计
§4 较贴体裤装结构设计
一、较贴体型裤装结构 二、 较贴体型裤装结构制图
➢ 1、规格设计 BR=1/4H+3~5; L=0.6G+2; H=H*+6~12; W=W*+0~2 上档宽=0.15H ➢ 2、后档运动舒适性解决方法 (1)、稍加深BR; (2)、后上档倾斜12º左右。
后片无多余量。
➢ 1、规格设计: 已知:W*=68,H*=88,G=160 L=0.6G+2=0.6*160+2=98; W= W*+2=68+2=70; H=H*+2+15=88+15=103 BR=H/4+4.5=103/4+4.5=30(含腰3); SB=0.2H+2=0.2*103+2=23
➢ 1、规格设计: 已知:W*=68,H*=88,G=160 L=0.6G+2=0.6*160+2=98; W= W*+2+2=68+4=72; H=H*+2+30=88+32=120 BR=H/4+2=120/4+2=32(含腰3); SB=0.2H+0=0.2*120+0=24
图4.6.1 宽松裤结构设计
★、※垂浪处为45º斜料;CD越大,浪荡得越深,CD越小,浪荡得越靠腰口。
图4.7.3 垂褶裤
§8 下装结构总结
一、下装结构设计总结 ★、※二、烫迹线偏移对运动舒适性的影响
一、下装结构设计总结
直身裙(H=H*+≤6)
+上档
贴体裤
H↑
较贴体裤
H↑
较宽松裤
H↑
宽松裤
二、烫迹线偏移对运动舒适性的影响
图4.5.1 较宽松裤结构设计
1.后口袋及省道定位:见图4.5.2。 • 后垫垫布同后袋嵌线:宽度6;长度:1+13.5+1。 • 后口袋大小:宽度0.6*2+1+13.5+1+0.6*2=17.9,
长度(1+6.5+16)*2=46.8。
图4.5.2 口袋定位
前口袋定位:(见图4.5.2) AF=15,DE=1,DG=18,GH=10。 口袋大小AF在加1cm缝份,以FH为连折线。(见图4.5.3)
裤长线、膝围线或中档线(臀围线→裤长线/2向上2cm处)。 ②、前侧缝基准线、后侧缝基准线(H/2+0.14H~0.15H)。 ③、前小档宽=0.04H,前中心点向内撇1~1.5并下落2cm,主要目
的:避免坐下前面起涌。 ④、前侧缝在上档处向内撇0.8cm,取该点与前小档中心点定位前烫
迹线。 ⑤、在中档处、裤脚口处定位脚口尺寸,中档小于或等于脚口尺寸,
均为喇叭造型。
⑥、后档宽=0.11H,下落0.5cm作为后上档线,后弯档角度应 ≥15º并略凹0.3cm。
⑦、后腰口取W/4-1+省(≤3),主要是为将省道转移至分割线 中,并保证不起包。并进行省道转移。
⑧、后侧缝在上档处向内撇1~1.5cm,取该点与后档中心点偏 0~1定位后烫迹线。
➢ (2)、制图备注 ①、为使前侧缝流畅,前腰口采用:W/4+1,后腰口采用:W/4-
上档宽≈0.21H(前:0.09H,后:0.12H)
图4.2.1 裙裤制图方法
§3 贴体裤装结构设计
一、贴体型裤装结构 二、 贴体型裤装结构制图
➢ 1、规格设计:在人体WL下2~3cm处开始 BR=1/4H+2; L=0.6G; H=H*+0~6(弹性材料H=H*); W=W*+5(裤腰不在人体最细处) 上档宽=0.14~0.15H(南方:0.14H,北方:0.15H) ➢ 2、后档运动舒适性解决方法 (1)、稍加深BR; (2)、后上档倾斜15º左右(≥15º:15º、16º、17º)。
➢ 1、规格设计: 已知:W*=68,H*=88,G=160 L=0.6G+2=0.6*160+2=98; W= W*+2=68+2=70; H=H*+2+10=88+12=100 BR=H/4+4=100/4+4=29(含腰3); SB=0.2H+2=0.2*100+2=22
★、※2、制图过程 ①、画基础线:上平线、上档线、臀围线(上平线→上档线/3处)、
裤装基本结构分析
一、裤装上档宽与人体腹臀宽关系 ★、※二、裤装上档宽与裤下档 角度关系 ★、※三、裤装纵斜向运动舒适性分析
一、裤装上档宽与人体腹臀宽关系
AB:腹臀宽=0.24H* 成型裤装上档宽=人体腹臀宽+适 当松量-材料的伸长量 =0.24H*+松量(随造型而定)材料伸长量 ≈0.21H(→0.24 H*)
较贴体裤 上档宽=0.15H~0.16H
较宽松裤 上档宽=0.15H~0.16H ;
宽松裤 上档宽=0.14H~0.15H (α+β较小,材料弹性小);
裙裤 上档宽=0析
人体运动时,人体皮肤变形有一定量。有三种措施: 1、加深BR +3 适用于裙裤 2、将后上档改斜 最大为20º,适用于马裤,一般裤型不采用;
侧缝线上档以上弧线略凸,上档以下部分略凹。 ⑤、在中档处、裤脚口处定位脚口尺寸,中档/2=脚口尺寸/2+1。
⑥、后档宽=0.11H,下落1cm作为后档线,后弯档角度应≥10º并略 凹0.3cm。
⑦、后侧缝在腰口处向内撇0.5cm(女),男裤向外撇0.5cm,多余 量在三等份处做两个省道。
⑧、后侧缝在上档处向内撇1~1.5cm,取该点与后档中心点偏0~1 定位后烫迹线。
3、人体变形量
适用于一般裤装。
§2 裙裤结构设计
一、结构特点 二、规格设计 ★、※三、结构设计
➢
结构特点
1、A型裙+上档→裙裤
2、人体AB=人体腹臀宽
3、BR=BR*+纵向松量
➢
规格设计
L=0.4~0.6G±a; H=H*+6~8; W=W*+0~2;
BR=BR*+3(纵向运动松量)=(1/4H+4)+3;
图4.7.1 西装短裤结构设计
二、睡裤结构制图
BR=0.25H+5~6(大部分纵向运动量加入BR内);增大α+β L=0.6G+2=0.6*160+2=98, H=H*+32=88+32=120, BR=0.25×120+5=35 SB=25
图4.7.2 睡裤结构设计
三、垂褶裤结构制图
图4.1.1 裤装上档宽
二、裤装上档宽与裤下档 角度关系
由图中可看出: ○’<○,△’<△; α+β越大, ○+△-(○’+△’)越大; 因此, 一般裤装上档宽<0.21H; 当α+β→30º, ○’+△’ →0.15H~0.16H;
图4.1.2 上档宽与角度关系
贴体裤 上档宽=0.14H~0.15H (α+β较大,材料弹性大);
1、规格设计: 已知:W*=68,H*=88,G=160 L=0.6G=0.6*160=96; H= W*+5=68+5=73; H=H*+≤6=88+6=94 BR=H/4+2=94/4+2=25.5(含腰3); SB=0.2H+4=0.2*94+4=23(喇叭裤)
★、※2、制图过程 ➢ (1)、制图要领: ①、画基础线:上平线、上档线、臀围线(上平线→上档线/3处)、
前侧缝线上档以上弧线略凸,上档以下部分略凹。 ⑤、在中档处、裤脚口处定位脚口尺寸,中档/2=脚口尺寸/2+1。
•图4.4.2 褶裥定位
⑥、后档宽=0.11H,下落 1cm作为后档线,后弯档角 度应≥12º并略凹0.3cm。
⑦、后侧缝在腰口处向内撇 0.5cm(女),男裤向外撇 0.5cm,多余量做两个省道。
图4.5.2
图4.5.3
其余零部件 前袋垫布毛板:ADC,再加缝份,长度 3+16+3+1,AC=7; 前袋贴布毛板:ABD,长度 3+16+1+3=23,AB=5。 门襟:门襟缉线宽度3.8,门襟只有一片。 宽度:一个缝份+门襟的净宽+0.5cm的 滚边缝份=1+3.8+0.5=5.3; 长度:一个缝份+第一个拉练齿到净腰口 的尺寸+拉练的净长度+最后一个拉练齿到 门襟的边缘=1+0.5+17.8+2=21.3。 里襟:长度可比门襟略长0.5cm,宽度同 门襟,门襟面同里可连折。
➢ 1、前不偏,后偏(见图4.8.1) 2、前、后都偏 ➢ 3、后烫迹线偏移后工艺处理 (1)、前、后烫迹线不偏移不需工艺处理、直接烫挺后片需
工艺处理,然后烫挺 (2)、前烫迹线不偏移 后烫迹线偏移(≤2) (3)、前、后烫迹线偏移不需工艺处理、一般不需烫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