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遗产论文精选文档

世界遗产论文精选文档

世界遗产论文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海南大学
《世界遗产赏析》
结课论文
题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灵渠拟申报世界遗产的价值分析
学号: 20
姓名:程巧巧
年级: 2013 级
学院:旅游学院
系别:旅游系
专业: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龚萍
完成日期:2016 年 1 月11 日
摘要
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被郭沫若高度评价为:“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

其选址科学、设计奇巧、施工精湛,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为统一岭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与长城一南一北,同为中华之魂宝,是世界上最美的环城水系。

关键词:灵渠世界遗产意义
目录
前言
灵渠,是古代人民留给兴安县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兴安县2000多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是兴安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也是兴安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最靓丽的名片。

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也是建设美丽兴安的重要内容。

1.概述
简介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湘桂运河,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位于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

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上最古老的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工程构成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水系概况
灵渠水系由北南两渠组成。

北渠俗称湘江新道,全由人工开凿而成,大致与湘江故道略成平行,渠槽在田畴间,其水位高过湘江故道,湘江水在分水塘经铧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坝引流后,约7分水流入北渠,在高塘村与湘江故道相会,全长公里,最大引流量为12立方米每秒。

南渠自南陡口起,过严关,流至溶江镇老街的灵河口入漓江,全长约公里,南渠引湘江水约3分,最大引流量为6立方米每秒。

灵渠自越城峤至溶江镇的灵河口一段约29公里,主要的自然河流有4条。

一为越城峤以南的始安水,源
出越城峤与点灯山之间的山谷,流程公里至铁炉陡附近汇入灵渠;一为源出台板石之石龙江(又称清水河),北流10公里后再折向西流至灵山庙入灵渠;一为源出唐公背山之马尿河,北流13公里折西至严关零西村入灵渠;一为源出三青岩,经梅村垌至乐施堂,再西至青石陡入灵渠,长15公里。

历史意义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

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

自秦以来,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世界文遗产提名标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
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3.灵渠符合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标准条目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灵渠的开凿从选址、规划、设计上都反映出古代中国在运河修建方面的创造性智慧。

从选址和概念上看,灵渠位于中国南方的五岭地区,沟通了岭北的湘江和岭南的漓江,从而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联系起来,它不仅是世界上首例山区越岭运河,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人工运河连接两个不同水系的实践之一。

从航道设计上,为了保证航运的基本水量与流速要求,灵渠广泛采用弯道与闸的原理,是现存最早实例以及工程技术上的代表作。

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 (或几个)重要阶段
灵渠是反映中国古代运河技术成就的杰出范例,同时也是世界上代表了古代亚洲地区运河水平的珍稀实例。

首先,在水资源的利用上,灵渠的水工设施构造朴实简单,却能完美地协调运作,达到精确的水量控制效果,在确保航运的同时兼顾灌溉和泄洪等多功能。

其次,相关水利设施在两千余年中持续有机更新和改进,形成了适应于独特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完整技术体系。

另一方面,灵渠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背景下乡村运河景观的杰出范例,其蜿蜒盘旋的水道与周边自然、人文环境完美的融合,展现出丰富而独特的航行体验。

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的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灵渠的开通与秦朝统一岭南地区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它见证了中原王朝对南方百越民族征战直至最终确定古代中国南疆版图的重要历史进程。

这一阶段正是中华农耕文明向周边地区延伸和扩张,最终奠定统一封建帝国规模的时期,它对于亚洲甚至人类历史都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正在申遗的同类项目还有大运河。

区内正在申遗的项目还有三项:宁明花山壁画、北海海上丝绸之
路、三江侗族村寨。

4.灵渠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和作用
灵渠申遗是我县党委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对促进兴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具体表现在:
有利于提高灵渠保护的档次和灵渠保护的科学水平。

申遗成功后,将改善灵渠文化遗产本体和环境景观保护状况,延续灵渠的历史风貌,确保灵渠的永续利用。

灵渠的保护将由现在的国家级提升到世界级。

申遗不是目的,保护灵渠、造福后代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结果。

灵渠不仅是兴安的、广西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

我们将以灵渠成功申遗为新的起点,更加努力地保护灵渠这个兴安文化的“根”和“魂”,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把千古灵渠传承给后代,让灵渠至少再活一个2000年。

有利于提升灵渠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有利于改善兴安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形象,促进我县文化、经济对外交流和对外开放,促进我县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和中国十佳最美小城的地位和知名度。

吸引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游客前来考察和参观游览。

从而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并且带动相关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我县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改善我县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
申遗活动对环境治理要求较高,通过城建、市容、环保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可以明显促进我县城乡环境面貌的改观,彰显兴安独具特色的古城风貌。

通过申遗,我县生态环境将大为改善,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
阶,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共处。

有利于广大市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

申报过程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文物保护宣传和普及活动,通过申报将会进一步增加广大市民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广大市民保护意识、开放意识,增强广大市民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素质。

有利于我县把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入列世界遗产名录能为当地带来世界级的文化形象,世界级文化品牌。

我们可以围绕灵渠,做好文化和旅游文章,构建文化旅游带,做大做强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造福兴安人民。

参考文献
【1】杨迪忠. 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J]. 中共桂林市
委党校学报, 2013(3):57-61.
【2】兴安县政协调研组.灵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调研报告[J].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兴安委员会,
【3】刘元跃, 龙呈. 灵渠申遗的现实依据研究[J]. 才智, 2014(31).
【4】吴文芳, 龙呈. 以申遗为途径的民族自豪感提升研究--以灵渠申遗为例 [J].才智, 2014(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