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同修同德—青岛明德读书会成功运作模式探讨姜汇峰青岛市国学学会副会长焦绪霞青岛市国学学会理事建立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的读书会,是我与青岛市国学学会前辈、同仁很长时间以来的共同愿望。
从2006年参与成立青岛市国学学会以来,我们在不断探讨国学传播的有效途径。
作为青岛第一批尝试经典传播的探索者,多年来,我们与大陆以及香港、台湾的经典传播者及团体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与青岛传统文化界密切接触的基础上,获得了不少启示。
比如,与马宣老师主持的青岛明德读书会、书画家石寒老师主持的明德经典读书会等都有联系。
并且对整个青岛的各类读书会尤其是经典读书会非常关注。
在长期合作、参与亲历及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对其运作模式做了比较全面的探讨。
目前,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读书会的性质、功能、模式等又起了新的巨大变化,对青岛传统文化传播事业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总结起来,我们认为有几下几点成功经验可以提供我们很好的借鉴。
一准确的国学定位明德读书会在创办之初,就确立了明确的经典路线,以传统文化经典为阅读内容。
为什么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会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读书会看准了人们何种需求才取得成功?这要看当下中国大的文化环境。
自从2004年“国学年”以来,祖国大地上上演的文化回归浪潮早已为大众瞩目,国人回归民族文化身份的要求越来越高。
“做回中国人”的呼声和实际要求越来越迫切。
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家们,2008年,他们在追随西方管理模式的多年之后,发现其致命弱点。
回头发现企业管理的锦囊妙计就在老祖宗的经典之中,待我们去发现。
2008年以后的青岛,从此在企业家中掀起了“国学热”。
为了事业兴旺发达,青岛的企业家团结起来,以《大学》等国学经典为核心,展开深入学习和研讨。
2012年6月,青岛文明网对同学同修读书会主持人、发起人之一马宣做了采访报道。
谈起开办读书会的初衷,马宣老师说:“在开办读书会前,从2008年开始,曾经参与连续举办了三届的传统文化交流会,每届为期四天。
在那四天里,几乎每个人都会被传统文化的力量深深吸引,都会被传统文化所感动。
但是过了这四天,好多人就开始恢复到原样。
于是我就和几个朋友合计着能不能开办一个长期性的活动,让传统文化的力量可以时时影响我们的生活和行为。
”“其实,《大学》里曾很明确地表达了一种思想,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道’、有‘德’。
”“一间屋子长期不打扫,都会有尘埃落上,何况人的心灵呢?传统文化就是让人们在面临各种困扰和问题时,常常拂拭自己的心灵。
”在读书会举办的讲座中,《大学》、《弟子规》、《道德经》、《易经》、《女诫》、《了凡四训》这些传统文化经典都成了学习的重点。
这些经典蕴含了极高的智慧和为人的基本规矩,培养君子之德、淑女风范离不开这些经典。
首先从《弟子规》说起。
这部书在中华大地引起了类似宗教的学习热潮。
或者说在很多学习者那里,《弟子规》就是一部法典。
有的人每天诵读多遍,仿佛佛家弟子的功课。
读书会除了讲解弟子规,对《弟子规》的的学习则是每天早晨九点准时开始集体诵读,要求背诵。
《弟子规》要求的100多件事情每个人在生活中做到了没有,这对今天的中国人非常新鲜而有力、易行。
孝悌之义、爱众之心、谨信之道、亲仁之学在一部小经之中尽数揽括。
《弟子规》在读书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每次暖场时节,学员的心灵一次次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反省。
尤其是“入则孝”章所讲孝义大道已经是每一个学员熟知的。
孝亲大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基内涵长久以来已经被边缘化,不知不觉已经被经济大潮所淹没了。
多少老人孤独地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是精神却无人慰安。
来到读书会,在半天时间里,在文化的浸润中,大家共同探讨文化、家庭、孝道等重大而普遍的话题,享受每周一次的盛大节日。
至今,每周一期,已坚持了71期的读书会为学员奉献了”《道德经》的智慧”、“易经智慧”、“《了凡四训》的智慧”、《女德》等文化大餐。
会员受益匪浅。
马宣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孝”与“修身”是两个重要的话题。
在读书会中,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要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大家分享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并认真践行。
有一位学员在学习了《女德》之后,感慨颇深地走上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以前总认为现在是‘女强人’时代,要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但是当事业成功之后,却发现家人已经与自己疏远了。
现在补救还不算晚,因为在社会体系中,首先我是一个妻子,一名母亲,只有把这些做好了,维持好家庭内部的和谐,才能在事业层面、社会层面上追求更大的和谐。
”一位几乎每期都到场的学员:“现实中,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老祖宗那里找到答案,只不过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实践。
比如,很多父母把孩子的学习好坏作为第一评判标准,但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这个做父母的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位学员说,以前孩子成绩差,她总会认为孩子一无是处,忽略了孩子孝敬父母,诚信的这些优良品德。
“后来,当我把他的这些品德作为优点加以表扬时,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而另一位学员则表示,自己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压力和难题,以前经常情绪失控,严重影响了家庭和生活。
但是学了《道德经》之后,他明白了人在身处烦恼、逆境时,如何积极地化解矛盾。
“得与失,有与无,刚与柔,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键看你的态度,如何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化解。
”(自青岛文明网、中国文明网报道,2012.6)以下是焦绪霞为读书会三十期所写的纪要中的一段文字,“2011年11月15日,是青岛同学同修读书会第三十期的日子。
今天,马宣老师身兼二任,既是本次读书会的主持人,又是主讲老师。
我九点就来到位于麦岛的芳子美容会所,看到已经有不少同学早早来到。
青岛国学学会的姜汇峰会长以及马宣、高松老师都在细细交谈。
这里与其说是会场,不如说是教室。
各位同修已经在此共同度过了三十个周的美好时光。
读书会不拘年龄、出身,同学同修,在这里,我们学习做人的基本道理,更向高处做远大的追求。
在这喧嚣的社会中,读书会希求营造一方净土,让她成为传播圣贤文化的场所。
道教《初真十戒》第九戒说:“不得交游非贤、居处杂秽,当慕胜己,栖集清虚。
”“当慕胜己”,也即孔子“无友不如己者”之义。
孔子此言并不是道德律令,而是劝勉我们,寻找师友,劝人向善,并择善固执。
所以,常言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教我们向仁者靠近。
本段文字作为一个读书会的成员写来,可以发现作者对这一文化环境的倾慕。
在流行各地的四天式幸福人生讲座的气场中,我们享受到某种久违了的人生仪式感。
人生需要仪式,而捧读经典本即具备十足的仪式感。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读书会是一方净土,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聚到一起。
二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一个能够长期坚持的得力的主持人是读书会成功举办并持续发展的第一要件。
读书会主持人马宣老师——“心得创意”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多年以来热情参与各类传统文化研讨会,如企业家论坛等,参与各种会议的策划、主持等重要工作。
此人热情、有活力,尤其对经典怀有崇敬之心。
具备读书会主持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从2011年4月份开始创办读书会至今,读书会从规模到学员质量、学习效果、社会影响等各方面都堪称青岛读书会的楷模,很多人来此取经。
我们接触马宣老师是在2008年10月第一届青岛全国企业家论坛大会上。
那次大会由青岛大洲运动用品有限公司与青岛市国学学会共同主办,马宣老师担任了几天的会议主持和系列活动组织者。
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后,我们国学学会与他的交往越来越多。
2008年的一期半岛《魅力》杂志上,我们看到对马宣老师这样的介绍:兴趣:国学、音乐、旅游;专长:策划。
工作:青岛心得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个人信念:心态决定命运。
喜爱的城市:青岛资源丰富前途无限;喜欢的音乐或歌手:萨拉萨提《流浪者之歌》刘欢;今年做过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投资创建了“上班吧”大学生兼职俱乐部;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1996年12月3日我的女儿出世;对我改变最大的事或人:2008年6月听了蔡礼旭老师的国学讲座后,认识到我们老祖先文化的超级伟大!而从前我对国学一无所知。
一年多来,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发生了很多变化:身体好多了,脾气好多了,情绪好多了,家庭和睦多了,事业上顺多了。
最重要的是:我因帮助他人,找到了真正的快乐!爱基金对我的影响:爱基金让我学会了很多。
首先是“爱”字背后的责任感,爱基金成员对员工、对客户的高度责任感延伸到对社会的责任感,让我十分感动!其次是爱基金慈善活动,带给我那种付出的真正的快乐。
慈善的意义: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从这里,其实可以看到一个比较完整的马宣,他的爱心、他的对国学的热爱、对蔡礼旭老师的感谢。
这对他发起创办明德读书会应是具有决定影响意义的因素。
此后,我们的接触更多一些。
2010年春天,马宣参与起草申请2011年第四届中华义理经典教育国际研讨会的具体工作,在他的公司办公室里,与国学学会张文会长、姜汇峰副会长、孙克诚秘书长、理事焦绪霞多次商讨,最后确定申请方案。
马宣老师提出了很宝贵的建议,如增加“第五:青岛又是一个会展城市,青岛的义工团队已经很成规模。
具有策划、接待大型会议的丰富经验和能力。
”是从专业角度,依靠对青岛的独特了解提出的针对性的建议。
2010年,昆明大会上我们的申请成功获批。
马宣老师与有力焉。
2011年4月,马宣与其他几位企业家朋友共同发起创办”同学同修读书会”(后改为“明德读书会”)。
2011年4月刚开讲时,读书会连老师在内只有8人,如今已发展成为有一百多名学员的大讲堂。
明德读书会的宗旨是“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名称则来自于古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马宣老师认为:“在一起诵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用来指引自己的行为和人生。
”在与读书会同行的日子里,我们发现,主持人是一个读书会的核心人物之一。
他必须具备真正主持人的基本素质:热情、口才、良好的组织能力、超强的人际沟通能力、领导力。
事实上,这些马宣皆能具备。
作为一个新疆出生和长大的人,他的豪爽热情无可挑剔,在青岛著名的朗园酒吧工作期间,他还开过个人演唱会,深具艺术素养。
他还可以用英语主持节目和活动。
作为读书会的主持人,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虽然曾经主持过不少大型活动,但是要每周不拉的主持一个读书会,其实真的不容易。
所以,除了上述之外,还在于马宣老师的“坚持”的力量。
当大学生国学爱好者请求读书会给予支持的时候,各位同修给出了回答。
那就是:坚持。
无论以何种方式,在哪里,只要你在读书,在共同研修,就是一个很好的读书会。
马老师提到日本的安冈正笃、稻盛和夫等修习中国圣贤文化而成功的事例,以说明圣贤的力量。
在读书会三十期时,马宣老师在读书会满三十期时,如此说:“读书会成立以来,参加人数共500多人,现在基本上有了固定的同学同修者,而且还不断地有新的朋友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