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旧方法

做旧方法

1、先把白色的漆加上一些调色粉,加一些黄粉,再加一些黑粉,把原本雪白的漆调成乳白色,泛黄,我没用底漆,直接就用了面漆,因为此后要打磨,所以面漆更耐磨一些
2、上漆,两遍,这样更有质感,也更耐磨,待干
3、上油性格里斯(这个东东是做旧的关键,在立邦漆有卖,专门用来做旧的)。

说到格里斯,其实就是一种半透明的咖啡色油漆,渗透性非常好,因为木头的表面都是不平整的,有一些凸的纹路,上了格里斯之后,有纹路的地方很快把把格里斯吸收进去,变成凹纹的地方就像结了脏脏的东西一样。

4、上完格里斯后,整个原本白色的面板变成咖啡大花脸,这个东东很快就能干了
5、然后用细砂皮开始打磨,这个过程相当痛苦,当时可是偶和偶LG一起上的呀,还请俩临时小工外加油漆工。

(不能用力过度,过度就会把原本的白漆磨穿,木头就露出来了。

)打磨后的面板,凸出的表面上沾的格里斯被磨掉,而凹进去的纹路里就有淡咖色的格里斯,做旧最关键的一步完成了
6、最后是上清漆面漆,要调消光剂,这个卖油漆的地方都有的,我好像买了个骆驼牌的,倒。

时间太长有点记不清了,反正就那么小小一罐,20来块钱,足够用了。

把清漆加上消光剂是为了达到哑光效果,但不能调太多,太多就刮三了,用量到底多少,大家根据个人喜好调试,在一小块面板上先试就行了
现在石雕做旧,仿古表现处理分述如下:一)将石雕表面用硝酸水或盐酸水刷之。

因化学反应已将石面腐蚀。

放于夏季露天中雨淋,放久颇与文物相似,因硝酸水或盐酸水所致呈黑色而且亮浑然一体,况且其上犹有一皱皮之状。

但是真正文物并无此等之物。

(二)将石雕用火烤热,用白矾水调黄土涂抹其上,待干后做出土文物状。

(三)将石雕用大烟水略加白矾煮之数日。

再将石雕取出,干燥后,呈似铁屑锈之色。

(四)用滕黄白矾水煮石雕数日,同 (三)之效果。

(五)用香头将石雕熏上一层原胎,置于向阳处,每日喷水数次,经数月再将浮烟灰浮土用凉水刷去,所剩烟釉与石雕凝结之物与真正黄土锈所差无几。

(六)用“高锰酸钾”开水冲好,涂到石雕像上,挨高锰酸钾向里浸润后,按照颜色的深浅要求,再将表面浮色用清水冲刷干净,随后用少许黄泥浆擦一遍,即能达到仿古作品的效果。

这里需知真正石雕文物,若用碱水刷之其锈不会剥落。

若造假之锈,呈逼真,但以碱水刷之其锈不复存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制品做旧的工艺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首先在容器中放入高锰酸钾氧化剂800g~1200g,用10~20升水稀释,将水温控制在30℃~50℃之间使其融化,再将加工好的木制品放在容器中,浸
泡2~5分钟后将木制品从容器中取出,此时被氧化的木制品表面呈现木质炭化的效果;经过5~10小时木制品的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砂光、打磨、涂漆即可。

特点: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工艺方法,工艺步骤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效果好,炭化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

被氧化的木制品色彩层次好,黑白反差大,能充分体现出天然木质的纹理。

特别是用此种方法氧化的木雕工艺品,更能突出雕刻效果,提高工艺品的品位,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1 基材的处理
1.1 虫蛀痕
虫蛀是家具长时间存放最容易发生的。

虫蛀一般都发生在材质比较软的部位、产品的边缘、朽栏处、损坏处。

对于材质坚硬处(例节疤)虫蛀就不易发生,另外产品的表面也不易发生虫蛀。

虫蛀的形状可单个分散孤立的,也可密集成团状。

虫蛀的大小、深度可相同也可不同。

1.2 撕裂痕
家具在使用中受到锐器的撞击并发生侵入,随之撕脱了一块,就留下撕裂的痕迹。

撕裂痕是仿古做旧工艺中表面受到破坏体积最大的一种处理方法。

撕裂痕的部位一般都呈现出木材粗糙的结构,造成一种破旧的感觉。

由于撕裂痕体量比较大,破坏性大,要严格控制撕裂痕的深度、大小、数量。

制作时要避开产品的结构处,尽量选择在产品缺陷处制作。

制作撕裂痕的工具常用凿子,斧子等锐利的木工工具。

1.3 铁锤及敲打痕
家具产品表面受到敲打和撞击是常有的、铁锤及敲打痕是模仿产品遭受这一类理物撞击后留下的印痕,根据撞击物的大小,这类痕迹有大有小,形状也多种多样,一般都选择在产品缺陷的部位制作。

制作小型敲打痕的工具可用带棱角的铁器。

例螺母。

砂轮胎整形刀,螺母串等。

制作大型铁锤痕迹的有各种锤子,利用锤子头部的形状以及敲击的角度、敲击的力度来决定痕迹的形状深度和大小。

1.4 倒角、倒边
家具经长期使用其边角部位都会发生磨损,这是极常见的现象。

在家具使用频繁的区域棱角磨圆了,边部和凸起部位磨成了光滑过度。

所以制作倒角,倒边的部位选择十分重要,正确的选择才能达到逼真的效果。

制作倒角倒边的常用工具是砂纸、刃具,也可使用手提砂光机,这样工效更高一些。

1.5 锉刀痕
家具在使用中被锯齿形物体刻划所产生的痕迹称为锉刀痕,划痕一般同时有多条,划痕的间距相等并且带一定角度,长度在10mm以内。

制作锉刀痕的工具是木锉,不同规格的木锉产生不同锉刀痕的效果。

1.6螺纹痕
在家具表面螺纹状的金属物压入而遗留的痕迹。

制作螺纹痕可用螺栓的螺纹部分在家具表面敲击,也可用螺纹状的硬件在产品表面加压,形成螺纹状的印记。

螺纹痕不宜过大过长,一般螺纹在5条以下,螺距也不宜超过1.5mm.p> 1.7马尾痕,蚯蚓痕
马尾痕即带弧形的划伤痕,伤痕可粗可细。

马尾痕可用硬物的尖锐的头部稍加修钝刻划,也可用硬物刮出宽的马尾痕。

蚯蚓痕是模仿虫蚀后留下的弯曲沟槽。

制作蚯蚓痕最好做几个工具,模仿蚯蚓无规则、深浅自然变化的似蜓蚓爬过的痕迹。

1.8露筋
露筋即让木筋显露出来。

松木等针叶材制作的家具经长期使用后,木材表面显现深深的年轮痕迹。

这是由针叶材的生长规律决定。

针叶材的早材组织比较松软,晚材组织比较致密,使用中不易磨损。

露筋处理是用钢丝刷等工具将早材松软部分剔去,保留致密的晚材,模拟使用年代久远的效果。

2 颜色和层次的处理
仿古做旧涂装的颜色处理与一般家具产品的要求不完全同,仿古涂装给家具涂上一层经历深沉的感觉。

所以对于仿古(做旧)家具表面的色泽处理,并不要
求色泽一致而是允许色泽有变化,以增加产品的层次感。

仿古做旧涂装着色不用很艳很亮的色料。

通过增加整个产品色泽的反差,以色泽深、中、浅来表达产品漫长的时间跨度。

着色的另一特点,常采用半透明的色料,降低产品表面的清晰度,营造朦胧的神秘感。

中式传统家具仿古涂装着色,常用一些白色色料,模拟涂层受潮泛白、霉变的效果。

2.1布印
布印实质上是一种色泽的造形。

运用溶剂性着色剂,通过手工刷涂擦拭,使产品表面色泽有深、中、浅的各种层次,形成一种产品经过长期使用色泽退化的效果。

布印的工序在底着色工艺中可在素材上着色擦拭。

在面着色工艺中可以在底漆后的着色作业时刷涂、擦拭以调整产品的层次。

2.2层次
层次是仿古涂装的一个重要工序,习惯称作格丽斯。

格丽斯又称仿古擦拭着色剂,它擦在产品需着色部位,擦拭格丽斯是一个极重要的工艺。

仿古涂装中,为了防止木材端面吸收过多的着色剂,先用布或刷子将不含色格丽斯主剂在木材端外涂刷一次,阻塞一些端面的木孔,便于调整色泽。

擦拭后的格丽斯可用钢丝绒按一定规律擦出一些颜色较浅的部分,体现出明暗对比的层次。

格丽斯着色剂干燥较慢,可添加各种半透明和全透明的色料。

利用不溶解的色料可达到半透明的效果,使产品表面柔和,形成对比度、产生古典的趣味。

2.3喷点
喷点也称苍松蝇黑点。

主要是模仿家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苍蝇留在家具表面的排泄物和有色物溅落在家具表面没有擦拭干净留下的痕迹。

喷点作业一般安排在第一层面漆后,第二层面漆前。

喷点的色泽一般与产品的色系相一致。

常用黑色、深棕色。

喷点一般用不透明漆,也可用半透明着色漆和格丽斯着色剂。

喷点的大小以及分布密度常以客户的要求为准。

喷点作业有专用喷枪,喷枪可砸调节喷点大小,以及密度。

经过喷点后仿古的效果特别能显现。

3 面涂的选择
仿古做旧涂装的面涂处理,一般都采用光泽度比较低的亚光面漆,常用硝基漆涂饰,用PU漆涂装施工难度高一些。

仿古做旧涂装中裂纹漆也常运用,漆膜的裂纹也能造成很好的仿古效果。

但面漆的丰满度和手感都要达到设计的要求。

仿古做旧工艺通过破坏、制作印痕,着色喷点等一系列处理能掩饰部分家具产品表面的缺陷。

在设计、选材、木加工中应充分利用仿古做旧这一特点,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仿古做旧的方法。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做旧要求,以印痕为例,印痕的种类、大小、数量、分布位置都要恰当,太少达不到效果,过多会显得很不自然和谐。

仿古做旧工艺只是一种产品的涂装形式,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客户都知道这是一种模仿。

如何使仿古做旧工艺更符合市场需要,大家都在努力。

基材处理方式、印痕形状都在发展,着色工艺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如何把家具这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产品做好,把家具表面的仿古做旧和产品造型样式完美结合起来,做到古而不俗,旧中有新,还需不断探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