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药行业分析

医药行业分析

医药行业分析一.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1.厂商数目我国境内大大小小的医药行业非常多。

然而分析某一行业的市场结构,不仅要看该行业的厂商数量,更重要的是看行业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比如产量)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计算公式为: 1/n Nn i i i i CR Q Q ==∑∑。

式中,n CR 表示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i Q 为第i 家企业的产量;n 为要计算的具体前若干家企业数目;N 为行业内的企业总数。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

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前2个月,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342.7亿元,同比增长21.4%,增幅较去年全年下降7.1个百分点,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医药产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246.2亿元,同比增长21.8%;整体产销率为96.3%,较去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化学药品制剂产销率下跌1.9个百分点、医疗器械产销率下跌0.9个百分点外,其他子行业的产销率上升幅度均超过1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称,受国家实施新版药品GMP 等因素影响,医药产业投资继续高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182.2亿元,同比增长44.4%,高出制造业19.7个百分点。

2.产品差异程度首先是实施品牌战略不同的,品牌之间的销售可以有很大的差别,这与不同厂家的品牌战略有必然联系。

其次是创造技术方面的差异化。

一是包装的方法和形式应新型、有特点。

二是产品剂型方面要改进、提高。

三是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标准。

最后是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实战策略:一是广告投放。

二是队伍建设。

三是终端管理。

包括对药店、商场专柜、消费人群以及终端价格的管理;四是通道建设。

3.厂商进入行业难易程度增加研发投入,新药研发的难度越来越大。

中国医药行业一向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热衷于仿制而受到批评,因而部分中坚企 业开始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在新药研发上有所作为。

但来自新药研发领先国家的信息是: 新药研发难度越来越大,人们转而开始追捧仿制药了。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产业生命周期是指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一般分为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四个阶段。

识别产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标志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潜力、产品品种多少、竞争者多少、市场占有率状况等。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市场增长率上升,需求增长潜力巨大,产品种类较多,竞争者数量多,市场占有率高。

所以得出结论:医药行业基本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

1.市场增长率上升,需求增长潜力巨大2010年-2014年间,新兴医药市场预计将以14%—17%的速度增长,而主要的发达医药市场的增长率将仅为3%-6%。

到2014年,新兴医药市场的药品销售额的累计增长金额将与发达医药市场持平,达到1200亿-1400亿美元。

而过去五年间的这一数据的对比为690亿美元和1260亿美元。

未来五年内,预计每年上市的新专利药个数仍将保持在30-35个的范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5年内将增长近3000亿美元,2014年将达到1.1万亿美元。

未来5年5%-8%的年复合增长率,既反映了发达国家的主销药品失去专利保护所带来的影响,也反映了全球新兴国家医药市场强劲的整体增长。

2.产品种类较多a解表药: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

b,清热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温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

c,泻下药,攻下药;峻下药。

d,祛风湿药,祛风化湿药;利水渗湿药。

e,温里药。

f,理气药。

g,消食药。

h,驱虫药。

i,止血药。

j,活血祛瘀药。

k,化痰止咳平喘药。

l,安神药。

m,平肝息风药。

n,开窍药。

o,补益药,步气药;补阳药;补阴药;补血药。

p,收涩药。

17,涌吐药。

q,外用药及其他药3.竞争者数量多北京同仁堂,三精牌哈药集团,太极集团,广州医药,山东东阿阿胶集团,幸福医药,上海雷允上药业,华北制药集团,北京双鹤药业,东北制药---中国十大医药企业资料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4. 市场占有率高近年来,我国医药市场发展迅速,成为外资进入的重点领域之一。

外资在带动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民族医药工业造成冲击。

业内人士反映,目前一些政策和制度没有促进中外医药产业的公平竞争,客观上扩大了外资药品的市场主导权。

“洋品牌”药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改革开放后,跨国企业在华医药领域的投资不断扩大,辉瑞、默克、罗氏、葛兰素、诺华、拜耳等全球前二十大制药企业均已在华投资设厂。

截至2006年底,我国已有合资和外资制药企业约1500家,占我国制药企业总数的30%左右。

目前,外资企业在整个医药产业总销售额中占据了27%左右的份额,在大城市中,外资药和进口药已占去年销售额的60%到65%,医疗器械市场约80%的份额为外方占有。

有些品种为外资垄断,如礼来占据我国胰岛素市场份额的99%。

综上所述:医药产业处于产业周期中的成长期。

三.经济周期与行业分析医药行业是几乎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行业之一。

在宏观经济不确定的形势中,医药行业因其需求的刚性和新医改等策的长期促进下,行业已经驶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继续向好前景明确。

行业和优质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仍可继续支撑医药板块获得相对较高的溢价,投资医药行业应该是目前不错的投资选择,给予行业“增持”的评级。

1.医药行业景气指数持续下滑2012年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7.3,比去年四季度微降0.5点,降幅比去年四季度减少7.3点,在持续回落后出现止跌企稳的迹象。

其中,即期企业景气指数为120.3,比去年四季度回落7.9点;预期企业景气指数为132.0,比去年四季度回升4.4点。

从工业内部看,景气度较高的行业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烟草、医药、食品、农副食品加工、饮料制造业等,景气指数在130以上;景气度较低的行业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钢铁、化纤、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石油加工、化工、有色金属等制造业,景气度在110以下,其中前4个行业处于不景气区间(景气指数小于100)。

2.医药行业产出呈速增走势如图所示,1-12月化学原料药的产量增速继续保持高位,累计产量为289.8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3.33%,比上年同期的增速上涨9.35个百分点,比1-11月的增速增幅小幅下降0.55个百分点。

从12月份当月的数据看,全国化学原料药的产量为27.23万吨,同比增长28.84%,比上年同期的的增速上升37.61个百分点,比11月的增幅上浮1.53个百分点,比11月份的产量减少了0.24万吨,环比11月增长-0.87%。

1-12月全国中成药的累计产量为238.5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3.96%,增幅同比上升了12.33个百分点。

12月份当月全国中成药共生产24.1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7.15%,增长幅度比2010年12月份上升28.23个百分点;比11月份的产量增加了2.02万吨,产量环比11月份增长9.11%。

总体来说,医药产量继续维持较快增长态势。

3.医药行业销售收入总体有所上升一季度行业收入、利润增速环比上升。

截止到2012年3月医药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616.90亿元,同比增长23.20%,实现利润总额为346.60亿元,同比增长14.3g%,收入和增幅维持在历史均值附近,环比有所上升,利润增幅仍大幅低于25.43%的历史均值,但环比有所上升,我们认为利润增速触底回升在下半年是大概率事件。

截止到2012年5月4日市盈率为29.32倍,依然处于历史低位。

不过医药行业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比例仍然在高位,截止到2012年5月4日比例已经达到2.15,随着政策压力的释放和中报业绩的转好,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在医改扩容的影响下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仍将继续保持20%以上增速,兼具进攻性和防御性的特性将进一步支撑行业的高溢价,因此我们长期给予行业“优异”评级。

4.医药进出口2012年1-3月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统计单位:万美元商品名称出口额出口金额同比(%)出口价格同比(%)出口金额占比进口额进口金额同比(%)进口金额占比进出口额进出口额同比(%)进出口额占比2012年4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7%,环比上涨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持平(涨跌幅度为0)。

2012年1—4月份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0.6%。

6.医药行业利润增长提速处方药销售恢复,3月行业收入盈利增长提速:1-3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23%,利润增长14%,1-3月医药制造业(扣除原料药)收入同比增长26.5%,利润增长19.4%,其中:3月单月医药制造业(扣除原料药)收入增长34.4%,利润增长25.8%(1-2月收入增长24%,利润增长17%),行业收入盈利增长明显提速。

四.医药行业竞争性分析(一).国内细胞培养、细胞融合行业分析两大单抗生产技术壁垒为:上游技术——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和下游技术——单抗药物分离纯化。

1、国内上游工业化技术在国内,培养方式大多采用微载体培养,连续灌流和流加培养产业化工艺尚在形成中。

国内很多实验室,真核细胞中抗体表达量在1mg/L以下,很难用于生产,只有个别实验室在对载体进行改造后,抗体表达量达到60-100mg/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