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媒体艺术结课论文

数字媒体艺术结课论文

*******************
综合测评
*******************
兰州理工大学学生作业
2015年秋季学期
专业班级:12级测控技术与仪器1班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
学生姓名:丁达明
学号:11130101
指导教师:白兴易
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侏罗纪世界》是恐龙片时隔十余年后的重生,从内地和北美地区上映情况看,开局相当不错,有望开启恐龙片的新时代。

恐龙片是怪兽片的一种,有上百年历史,期间几度沉浮,最近的一次辉煌要追溯到1993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上映,创下世界影史票房纪录,全球影响力一时无两,掀起恐龙热。

四年后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第二部上映,但整体不及前作。

到了2001年第三部上映时,颓势已无法挽回—这波恐龙热过去了,恐龙片也基本销声匿迹,淡出了观众视野。

恐龙片的兴衰和怪兽片的周期大体是一致的,有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新世纪前后,随着灾难、科幻、超级英雄片的大热,怪兽片从高峰走向低谷,有的则沦为魔幻科幻元素。

而伴随着观众对这些大片新鲜感的回落,怪兽片又渐渐浮出水面,像去年的《哥斯拉》就重拾怪兽传奇。

《侏罗纪世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重生的《侏罗纪世界》贴近了时代,用两张牌拉近了与观众阔别十余年的距离。

一张是“侏罗纪主题公园”,影片以两个少年的视角见证了恐龙主题公园的兴盛奇观,不谈公园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单就这一主题公园而言,对青少年就有吸引力。

另一张牌是“转基因”,转基因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克隆技术一样,是备受大众关注的高端生物科技;转基因食品之外,“转基因恐龙”显然具有神秘性和新鲜感,而《侏罗纪世界》里大杀四方的暴虐龙正是这样一个产物。

这两张牌成为影片出奇制胜的创意支点。

影片的情感处理不失个性,有可以走心之处。

片中的情感包括了男主女主的爱情、两少年之间的兄弟情以及背后的家庭伦理,感情戏比前几部涉猎面广,表达也较为充分,尤其是突出了爱情,是前三部不具备的。

不过全片最闪亮的情感还不是人与人的感情,而是男主同四只迅猛龙的“人龙情”。

相比前三部里的人龙对立,《侏罗纪世界》的情感出现质变,人和最有智慧的恐龙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那是一种更为友好的尊重和交流,甚至有信任的成份在里面。

系列前三部里,侏罗纪公园的衰败、人龙最终的殊途陌路,让我们看到了高科技和现代文明的弊端,看到了人类的渺小;警示要尊重大自然的选择,不要肆意破坏它。

《侏罗纪世界》延续了这一主题,并通过恐龙主题公园的“入世”、“人龙情”,以及恐龙间争斗的“邪不压正”,将人和恐龙、人与自然的关系向前推进了一步。

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无疑为电脑特效制作带来了一次制作革新,从这部电影开始,电影特效从实体模型走进了数字时代。

那时,负责制作《侏罗纪公园》恐龙模型的工作人员看到电脑特效做出的逼真恐龙后,说出一句经典的话:“看来我们(这个职业)也要extinct(灭绝)了。


而在该系列的第四部电影《侏罗纪世界》中,导演科林.特莱沃若并未全部采用愈发先进的特效技术令恐龙重生。

他选择以实体模型与CG技术共同打造电影里的恐龙世界“我们用实体模型完成人和恐龙接触的场景,展现真实的触感;进入大规模的动作场景后,就要看你怎么运用CG技术了。

” 《侏罗纪世界》中,遭到暴虐霸王龙袭击的雷龙奄奄一息
《侏罗纪世界》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人与恐龙互动桥段之一便是主人公欧文(克里斯.帕拉特饰)与克莱尔(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饰)陪伴遭到暴虐霸王龙袭击倒地,奄奄一息的雷龙。

影片中人与恐龙的情感互动真实细腻,温驯雷龙的意外身亡也让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暴虐霸王龙的残暴。

而这只雷龙正是影片将实体模型与CG技术完美融合的典例。

近日,参与《侏罗纪世界》特效制作的传奇特效发布了“雷龙制作”,呈现了该团队数十名成员用三个月时间打造雷龙头颈部位的过程。

传奇特效的核心成员为曾在着名特效师斯坦.温斯顿(他也是《侏罗纪公园》的恐龙设计师)手下工作过的特效人员,此前他们也曾参与制作钢铁侠的战袍、《环太平洋》中的飞行员服装等。

此次制作雷龙则经历了3D 建模、倒模、表面重塑、内部机械构造设计等复杂过程,才使得银幕上不过数十秒的人龙交流成为可能。

传奇特效用三个月时间打造的雷龙模型同时,担任制作人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也在制造该模型的过程中给出了建议。

他打电话给工作人员,强调模型还要做的大一点,而传奇特效的也采取了他的意见,并进行了返工。

电影中,雷龙做出的叹气、眨眼、抬头等动作,全部由机械遥控模型完成,至于最终的呈现效果,观众们自然有目共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