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脂类
两条烃链是非极性的,所以完全不溶于水。 很多动植物表面覆盖蜡,可将细胞与外界隔离,并防止细胞失水。
(二)复合脂
除含有脂肪酸和醇以外,还有其他非脂分子参与合成的酯,如 • 磷脂 • 糖脂 • 鞘糖脂
1.磷脂类
磷脂几乎全部存在于细胞的膜系统中,在脑、肾、心、骨
髓、卵及大豆细胞中含量最高。 (1)磷脂类分子的结构
功能: 1.能量来源:脂肪储能量是糖的两倍,脂肪高度不溶于水。 2.组成生物膜:磷脂,胆固醇 3.细胞识别:糖脂 4.保护层:蜡 5.绝缘保温:脂肪层 6.其他生理功能:维生素ADEK,类胡萝卜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酶辅助因子; 信使(亲脂性/亲水性信号分子)
的酯,如磷脂、糖脂和鞘糖脂等。
• (三)异戊二烯系统脂质:一般不含有脂肪酸,包括类固醇和萜类及其
衍生物。
• (一)单纯脂质 脂肪酸的羧基与醇的羟基之间脱水,通过酯键相连的酯分子。
油脂
蜡: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 或固醇形成的酯。
油脂(甘油三酯、中性脂肪)
1.油脂 (1)脂肪酸:具有长CH链,和一个羧基末端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脂类
• 绝大多数脂类是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衍生物。不溶于水, 能溶于非极性溶剂(如:乙醚,氯仿,苯中)的一类化合物。
• 组成元素:CHO
• H:O比和C:O比远大于2。
一、脂类物质的分类
• (一)单纯脂质:脂肪酸的羧基与醇的羟基之间脱水,通过酯键相连的
酯分子。
• (二)复合脂质:除含有脂肪酸和醇以外,还有其他非脂分子参与合成
(四)衍生脂 • 衍生脂主要指脂类的水解产物,如脂肪酸及氧化产物脂肪醛等。 (五)结合脂类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成分
脂多糖:脂质A+杂多糖(共价连接)
破裂细菌释放的脂多糖有毒性,叫内毒素
生物膜上
血浆
脂蛋白:脂质+蛋白质 [非共价键(疏水键、范德华力和静电引力)结合]
二、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按功能分 ①储存脂质:脂肪、蜡(海洋浮游生物的主要储能物质) ②结构脂质:磷脂、糖脂、胆固醇 ③活性脂质:类固醇激素,脂溶性维生素
3.鞘脂类 鞘脂类分子由一分子的亲水基团、 一分子的脂肪酸 和一分子的鞘氨醇或其衍生物组成。
都具有一个亲水的头部和两个疏水 的尾部(称为神经酰胺)。
鞘脂类有几个脂肪 酸?
神经酰胺
(三)异戊二烯类的脂质
• 类固醇
• 萜类
1.类固醇
三个环己烷, 一个环戊烷
胆固醇结构式
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2.萜类
萜[tiē]类化合物是指具有(C5H8)n通式以及 其含氧和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可以看 成是由异戊二烯或异戊烷以各种方式连结 而成的一类天然化合物。
必需 脂肪 酸
C一般是16或18个,且大多数是偶数。 生活在低温环境的鱼类不饱和脂肪酸更丰富。
6个O原 子
(2)油脂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三个脂肪酸可相同,可 不同。因此种类多样。 由于油脂没有极性基团, 所以是高度疏水的。
2.蜡 长链脂肪酸(14-36个C,饱和的)和长链一元醇(16-30个C,只含 有一个羟基)或固醇形成的酯。 通式是:RCOOR'磷脂有几 个脂肪酸? Nhomakorabea最简单的磷脂
丝氨酸 磷脂
脑磷脂
(2)磷脂类分子的结构特点 ①脂肪酸链的特点 通常磷脂分子中的2个脂肪酸总有一个是不饱和的,因此2个脂肪酸 链不是平行并列的,其中一个(不饱和脂肪酸)总是在双键处有折 弯。
极性:磷酸 和含氨基的
化合物
非极性:脂 肪酸烃链
2.糖脂类
• 糖脂就是通过单己糖和二己糖 等寡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以糖 苷键与脂质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并因醇成分的不同,又分为鞘 糖脂和甘油糖脂,此外还有由 类固醇衍生的糖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