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研究方法为两步筛查诊断法,一般健康 问卷(GHQ-12)作为筛查工具,复合 式国际诊断检查普通医疗版(CIDI-PHC) 为病例诊断工具。
基层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躯体形式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2
共随机筛查1673例病人,其中576例完成诊 断性检查。
符合ICD-10心理障碍的加权总患病率为 9.7%,其中重症抑郁患病率最高(4.0%)。
目前国际疾病诊断分类(ICD-10)已将躯 体化障碍、持续性疼痛障碍、躯体形式 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类形式命名为躯 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 。
躯体形式障碍分类(ICD-10)
F45.0躯体化障碍 F45.1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 F45.2疑病性障碍 F45.3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紊乱 F45.4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F45.8其他躯体形式障碍
内科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为15.9%。
1673例连续门诊病人中性别患病率及总患病率 (%)估计患病率
诊断
男性
女性
合计
酒精依赖
9(3.0)
0(0.0) 9(1.1)
伤害性饮酒
11(4.3)
0(0.0) 11(1.6)
重症抑郁
16(3.3) 37(4.4) 53(4.0)
抑郁性神经症
3(0.9)
4(0.4) 7(0.6)
3.4 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F45.4)
3.5 其它躯体形式障碍(F45.8)含“癔症 球”、感觉异常等。
基层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中躯体形式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1
用标准化的方法和工具研究了两所基层 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病人中符合诊断标 准的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以及心理障碍 对病人的影响及内科医生的识别和处理 能力。
10列为分离性障碍 CCMD-II-R列入癔症,和ICD-10基本一致 DSM-IV则将转换性障碍列入躯体形式障碍 (300.11)。
3.躯体形式障碍的分类 3.1 躯体化障碍(F45.0) 3.2疑病障碍(F45.2)含身体变形障碍 (BDD)与疾病恐怖。 3.3躯体形式的植物紊乱(F45.3)
在医务人员每天诊治病人中,有些病人往往反 复陈述躯体不适症状,或即使存在某些躯体障碍, 所患躯体症状并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还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却查不到任何阳性结 果。
尽管医师反复说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并给 予再三保证,仍不能减轻患者忧虑和躯体症状。
对患者来说,即使症状的出现和持续不 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有关, 他们也拒绝承认心理问题。这就是躯体 化表现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
2.躯体形式障碍的概念
2.1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
是一类障碍的总称(F45)。主要特征是 病人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 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管 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基础的再三解释、 保证。
2.2转换性障碍(Conversion disorder)ICD-
抑郁性神经症
0(0.0)
2(0.6) 5(0.6)
恐怖障碍
0(0.0)
2(0.3) 0(0.0)
惊恐障碍
0(0.0)
2(0.3) 1(0.1)
广泛性焦虑
2(2.4)
8(1.8) 15(2.0)
躯体形式障碍
0(0.0)
6(2.4) 5(0.9)
神经衰弱
0(0.0) 19(3.0) 11(1.3)
≥1种心理障碍
8(9.7) 51(10.3) 45(9.3)
≥2种心理障碍
2(2.4) 18(2.8) 15(1.8)
躯பைடு நூலகம்化障碍
概述
躯体化障碍曾有过许多名字。 古代埃及人曾把癔症诊断为躯体化障碍。 1859年,Briquet在巴黎的一所医院里观
察了430例以多种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 诊断为癔症,并作了详细描述。 1951年1953年间,一系列重要论文均 承认癔症涉及多个系统的概念。
1.躯体化的概念
1.1 躯体化(Somatization)是一种临床 现象,但不是诊断名称,这种现象可见于 许多精神障碍。
1.2 抑郁症与焦虑症(尤其是惊恐障碍) 是躯体化最常见的两类原因。
1.3 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是 一个临床诊断名称,这种障碍并不多见, 不应和“躯体化”混为一谈。
躯体形式障碍
Somatoform Disorder
根据WHO报道,在全世界50亿人口中, 约5亿人有心理卫生问题,但各国通科医 师平均识别率仅48.9%。
由WHO组织14个国家参加,15个城市为 中心的全球合作研究“综合医疗机构中的 心理障碍”的报道中,上海通科医师的识 别率仅为15.6%,而有心理障碍患者的 99.1%是以躯体不适为主诉到综合医院就 诊,这也是各科医师不能识别的主要原因。
20世纪70年代有人提出Briquet综合征 来表示涉及多个系统的癔症,即指10个 症状群中有25个症状。
直到«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3版)(DSM-III)出版,才有了新 的名称——躯体化障碍,取代了以往的 以人名命名的疾病名称。
DSM-III统一了诊断标准,在37个症状中,女 性需有14个症状(男性12个),而且需符合 各器官系统症状群的要求。随着DSM-III-R的 出版以及随访研究的深入,现规定无论男女均 需有13个症状。
≥2种心理障碍
10(2.0) 25(2.4) 35(2.3)
1673例连续门诊病人中不同年龄组患病率 (%)估计患病率
诊断
15~24岁 25~44岁 45~65岁
酒精依赖
2(2.4)
4(0.9) 3(1.2)
伤害性饮酒
1(1.3)
6(1.4) 4(1.7)
重症抑郁
4(4.9) 26(3.9) 23(4.0)
恐怖障碍
0(0.0)
2(0.2) 2(0.1)
惊恐障碍
0(0.0)
3(0.3) 3(0.2)
广泛性焦虑
8(1.7) 17(2.1) 25(1.9)
躯体形式障碍
2(0.3)
9(2.2) 11(1.5)
神经衰弱
9(1.5) 21(2.2) 30(2.0)
≥1种心理障碍
43(11.4) 61(8.7) 104(9.7)
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指出,躯体化障 碍的主要特征是至少持续两年以上多种多样、 反复出现并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症状可涉及 身体的任何系统或部位,多在30岁以前发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