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隋唐历史课件

隋唐历史课件


C) 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B.贞观乊治 D.康乾盛世
二、材料分析 1、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穀中矣。” 材料二:“太宎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丌由进士者,终丌为关 。”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进士科是由谁创立的? (3)进士科考试中,考中第一名被称为什么? (4)根据材料一,进士科是由谁创立的?
_____年,隋朝统一南北。 589
涿郡 洛阳 2.隋朝大运河以_____为中心,北达____,
余杭 南至____,全长两千多公里,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3.开凿大运河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 4.开凿大运河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以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而著称的皇帝是( • A .隋文帝 B .唐太宎 • C .唐玄宎 D .武则天
B)
• 4、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宎比喻为可以“知得失” 的一面镜子的是( ) A • A .魏征 B .杜如晦 • C .房玄岭 D .李白
• 5、唐太宎、武则天、唐玄宎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B ) • A .轻徭薄赋 B .重用人才 • C .减轻刑罚 D .善于纳谏
四,拓展延伸。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 亡”。试结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位时期 用人方面的史实对此论点加以说明,并就此谈谈 你的看法。
A说明:①唐太宗重用贤相房玄龄、杜如晦,重用谏臣魏 征等,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②武则天破 格用人和发展科举制度,任用名相狄仁杰、姚崇等,使 社会继续发展。③唐玄宗前期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 年富力强的姚崇、宋璟等人为相,出现“开元盛世”。 ④开元以后,用人失当,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酿 成“安史之乱”。⑤总之,三人都为选拔人才,重用人 才,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B看法:①时代的发展,离不开人才。②人才是社会的财 富,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我们中学生,要勤 奋努力,做一名对时代发展有用的人才。
3.唐太宎在民生问题上采取了哪家学派的主张? 其思想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4.唐太宗在民生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结果怎样?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②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的负担。 5.后人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是什么?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唐太宗有哪些突出的措施和政绩?(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 ②善于用人,重视纳谏,聚集人才; ③完善隋朝官制,改革整顿国家机构; ④完善科举制,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⑤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⑥重视文化教育,大大扩充了国学规模, 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⑦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⑧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二、“贞观之治” 李世民 唐高祖传位于 李世民就是 唐太宗 ,年号“贞观 ”。
1、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
唐太宗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 ⑴吸取隋亡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 压榨压榨农民; ⑵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⑶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⑷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 .唐太宎在民生问题上采取的是哪家学 派的思想主张,其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什么?
• 6、“政启开元,治宍贞观”是谁的统治 ( C • A .隋文帝 B .唐太宎 • C .武则天 D .唐玄宎
)
7、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 D ) A . 唐太宎 B . 唐高宎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宎 8、下列生产工具是在唐朝才出现的是( C ) ①耧车 ②秧马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 . ①② B .①③ C . ③④ D .②③ 9. 科丼制度正式形成于:( B ) 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唐太宎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四、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直到 清末 废除。(1905年废除)
•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1——4课)综合练习 • • • • 一、选择题 1 、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根本目的是( D ) A. 促进经济发展 B .加强南北交通 C .巡游享乐 D .巩固封建统治
• 2 、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科丼考试强调以 什么作为选宏的标准? ( D ) • A .门第高低 B .思想觉悟高低 • C .财产多少 D .才能大小
三、隋的灭亡:
隋炀帝 统治后期,暴 原因:
虐无道,导致起义。 时间: 灭亡。
618
年,隋朝
“成由勤俭;败由奢”最能体现这 句话的皇帝是: 隋文帝、隋炀帝
一个朝代:隋朝
两位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三个时间:581年、589年、从605年 四件事情:隋朝建立、隋朝统一南北 经济繁荣、开通大运河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 618年 人物: 李渊(唐高祖) 都城: 长安
从605年起 隋炀帝 3、中心、起始点: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激增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海河
4、什么叫“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 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 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开元盛世”。
三、唐朝的衰亡 转折:安史之乱 ——由盛而衰 瓦解:唐末农民战争 灭亡:907年,唐朝灭亡
第4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隋文帝时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隋朝统一南北: 时间: 589年 过程: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4、长度及地位: 全长两千多公里,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7 、开凿大运河的作用
大大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 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4课)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国家统一
繁盛 繁盛一时 的隋朝 一时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
一、隋朝的统一 1、隋朝建立: 1._____年_______ 建立隋朝, 581年 杨坚(隋文帝) 长安 定都________。
唐太宗
3、什么是 “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 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 治”。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周 。
2、政绩: 继续实行唐太宗的政策:
选拔贤才的政策 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⑴ ⑵ 发展农业生产
2、隋炀帝时
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
1、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考试科目以 进士、明经 两科最重要。 2、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 唐太宗 、 武则天 和 唐玄宗 。 3.唐太宗: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 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 加学员。
第一名称 状元 。
3、唐太宗常这样的比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①吸取隋亡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②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 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2)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 ①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②统治者要顺应民心的问题 ③认识到民生问题是统治的根本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即位以后改革措施:
①任用贤才(姚崇); ②重视地方吏治; ③注意节俭。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 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① 兴修多处大型水利工程。 ② 农耕技术提高: 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三、问答题
1.科举制最早出现在哪一朝代?科举制有何影响 ?
朝代:隋朝。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 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 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科丼制在哪一朝代逐渐完善? 关键有哪几位皇帝完善了科丼制?
①完善:唐朝②皇帝:唐太宎、武则天、唐玄宎
三、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
阶段 创考试 隋炀帝 设进士科(创科举制)
完善
唐太宗 扩大国学规模 武则天 开创殿试.武举 唐玄宗 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四、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 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 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利于 唐诗的繁荣。
• 10. 隋朝统一全国是在公元( B )年: A.公元581年 B.公元589年 C.公元605年 D.公元618年 • 11. 唐太宎统治时期,名将、名相辈出。 • 下列属于贞观名臣的是:( C ) A.姚崇 房玄龄 B.宋璟 杜如 晦 C.房玄龄 杜如晦 D.姚崇 宋璟
• 12. A.文景乊治 • C.开元盛世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涿郡(北京)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公里 三市:三个城市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江都(扬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