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之道
KDDI是日本第二大运营商,以移动业务为核心的全业务 运营商,其全业务体系建立了五大服务品牌,分别为:
AU TU-KA 基于CDMA网络的移动业务品牌,提供基于2G/2.5G/3G网络的各 种移动通信业务 基于PDC网络的移动业务品牌,只提供2G服务 固定电话业务品牌,主要提供国际长话业务 针对企业用户的业务品牌,主要提供VPN与Data Center等针对企 业客户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服务品牌,主要提供ADSL、FTTH等互联网接入服务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移动自身发展的实 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是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 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中国移动优势
市场份额优势
移动网络优势
移动用户质量优势
中国移动优势
品牌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
中国移动机会
中国移动机会
1
移动语音对固话的替代
2
移动业务增长空间较大
以移动业务为主导
实施以移动业务为主导这一战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
进一步聚焦细分市场,让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品牌成为同 类品牌的代名词。 主动进攻,抢占客户:利用网络优势、品牌优势,做好客户保 持的同时,抢占其他运营商的用户。 加快基站部署。 发展移动数据及增值业务:数据及增值业务带来的收入比率在 逐年升高。 整合铁通固网资源:开展固定和移动的融合业务试验。 进军固网宽带,实施万楼光纤,主攻大企业客户。
全业务与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
终端融合
业务融合
网络融合
软交换技术——网络IP化 •软交换是电信网从电路交换走向IP方 式的包交换迈出的第一步,实现了话 音业务在业务层面的IP化。 •软交换的部署,使网络趋于扁平化, 结构更加清晰,维护管理更加方便。 •软交换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替代电 路交换机的能力,并具备提供一定的 宽移多媒体业务能力。
解决方案融合
融合多种接入方式的融合型信息 应用解决方案,如移动的飞信融合 了手机端和电脑端的即时通信应用
目录
1
全业务运营分析
2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定位及SWOT分析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战略
3 4
5
全业务运营案例
实现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的策略与措施
全业务运营模式
全业务运营模式,如图:
运 营 商 独 自 运 营 固定业务 语音业务
移动家庭网就属业务捆绑
全业务的实现方案
业务融合:
话音融合
主流方案为: One Phone,如英国电信的BT Fusion HomeZone,如德国电信的TMobile@home, Femtocell,如美国Sprint Nextel
宽带接入融合
主流方案为: xDSL/FTTH+WLAN,如香港电盈 “网上行Every-where”服务 2.5G/3G/E3G数据卡或 2.5G/3G/E3G 中继传输+WLAN接入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之道
目录
1
全业务运营分析
2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定位及SWOT分析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战略
3 4
5
全业务运营案例
实现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的策略与措施
什么叫全业务运营?
狭义的全 业务运营 全业务 运营
• 同时经营移动、固定、数据网 络,全方位开展接入服务、通 信和增值业务的运营模式。
广义的全 业务运营
现在的游戏,最吸引人的就是 游 身临其境和角色扮演, 用户体 戏 验太重要了!
提 与其花大价钱在游戏内容上取 供 胜,不如另辟蹊径在用户体验 商
上超越对手! 广告都快成为垃圾内容的代 表了,其实广告对买卖双方 都有益。 ——如何把广告发送给需要 的人
比VoD便宜,比碟片方便, 视 如果在能有类似的收看效 频 果,……
例子:
海尔在最初是以宣传自己冰 箱的品质优良作为定位 , 而 在产品延伸之后,很快就突 出了“中国创造”“向国际 营销商授权”等新的定位。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SWOT分析
企业机会
(Opportunity) 企业优势 (Strength)
企业劣势 (Weakness) 企业威胁 (Threats)
SWOT分析
在三网融合的推动下,国家广 电总局将成为第四大运营商。
目录
1
全业务运营分析
2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定位及SWOT分析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战略
3 4
5
全业务运营案例
实现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的策略与措施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战略分析
通过对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定位及SWOT分析,可得出中 国移动全业务运营战略为:
1
2
3
以“最佳 用户体验 ”为目标
以移动 业务为 主导
以价值 链整合 为契机
以“最佳用户体验”为目标
在电信业发展的时期,关注用户的体验是极为重要的
提高最佳用户体验主要关注四个方面:
业务:创新融合的业务和内容,吸引用户, 带动消费。
品牌:创新理念的品牌塑造,合理的市场 定位,提升用户感知度。
网络:完善的网络覆盖和高速率接入,保 证客户服务质量。 业务终端:深度细分的终端营销,增强对 最终用户的控制。
以价值链整合为契机
3、转变增长模式,获取新的利基
需要开展的工作:
拓展个人客户和集团客户规模,丰富捆绑方式。
提升新业务客户满意度,优化业务功能和使用便利性。
加强对客户轮廓信息的管理,提取轮廓信息的价值点。 识别商家的广告需求和渠道代理需求,筹备技术解决方 案,探索双向收益的相关产品。
以价值链整合为契机
全 业 务 运 营
移动业务
数据业务
与 其 他 合 作 运 营
固定业务
多媒体业务
移动业务
其他增值业务
定位理论 定位是对产品在未来的潜在顾客的脑海里确定一个合理的
位置。
定位的基本原则不是 去创造某种新奇的或 与众不同的东西,而 是去操纵人们心里原 本的想法,去打开联 想之结。
定位方法
1.处于领导地位者,要以另外的新品牌来压制竞争者。 2.打破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所保持的原有位置与结构,使产品按照新 的观念在消费者心目中重新排位,调理关系,以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 的新的秩序。
• 涵盖电信、互联网、媒体、娱 乐等多个业务领域,包含所有 用户未来可能需要的有线和无 线通信、信息应用等多种业务。
中国移动对全业务的诠释:全业务运营是指具备能力为客户提供 综合的通信和信息解决方案
两种运营的关系
狭全业务运营和广义全业务运营是包含的、递进的关系,也是逐步 演进、发展的关系。
广义的全业务 狭义的全业务
Telephone For Business
Dion
KDDI全业务运营-实施背景
1、市场竞争格局促使KDDI实施全业务运营
KDDI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固网业务收入的不断下滑与移动业务替代 的巨大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KDDI进行战略转变,运用先进技 术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加强业务创新研发,在全业务市场上寻求 发展机遇 。
统一IMS——核心网融合
•基于IMS的网络移动融合的核心网, 可以为各种接入网提供一个统一和强 大的业务引学,并提供开放的业务环 境,满足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各类终端 业务的穿越和无缝漫游要求,真正实 现一点接入、全网服务。
•IMS自身处在不断演讲、完善的过程 之中,从而与时俱进地支持网络融合。
全业务与三网融合
以价值链整合为契机
1、转变合作模式,控制价值链
控制价值网的信息内容
控制中间发布渠道
控制终端厂商
2、转变运营模式,提升竞争力
以实际应用带动网络的发展,反过来再促进应用的发展,形 成良性循环,使网络能力达到最优化。
例如:中国移动由于缺乏固定接入资源,可以与广电在接入 资源和内容上进行合作,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全业务的必要性
全业务的必要性一:客户的全业务需求日益显现
全 业 务 竞 争 的 驱 动 力 是 要 满 足 客 户 需 求 用户群 典型需求
移动语音+移动宽带 个人用户 固网语音+固网宽带 家庭用户
固定+移动综合解决方案 政企用户
全业务的必要性
全业务的必要性二:全业务竞争格局的要求
电信业重组后,三家电信运营商均已具备了全业务运营的资质和能力。 电信和联通一方面通过固网接入将集团客户牢牢把控,另一方面将固 网优势和移动进行捆绑,抢夺移动用户。 为了应对竞争,中国移动必须发展全业务手段,阻挡手机用户的流失, 并发力集团客户市场。
3
移动数据业务将快速增长
4
固定宽带用户有较大增长空间
5
向价值链上下游扩张
中国移动劣势
中 国 移 动 劣 势
4.IP网络运营经验不足 3.集团客户品牌鲜为人知 2.固定接入网络资源缺乏 1.业务类型单一
中国移动威胁
中国移动威胁
中国移动的传统优势市场在移 动语音服务和增值服务,将遭 受传统运营商和替代技术双向 夹击,面临收入分流危险。 在潜在收入增长市场如信息服 务面临着互联网企业、内容服 务提供商等新型竞争者的巨大 威胁。
固网/无线
全业务的实现方案 全业务实现方案可分为两类:
-业务捆绑
– 打包营销 – 统一服务
-业务融合
– 话音融合
– 宽带接入融合 – 解决方案融合
解决方案融合
全业务的实现方案
业务捆绑:
一种与网络技术无关,完全依 靠IT手段的融合方式,通过后 台计费营帐系统,用户的业务 定制界面,客户关系系统,客 户服务系统的整合,在单一账 单上实现业务捆绑,将固定业 务、移动业务、宽带业务、流 媒体等捆绑销售给用户,实行 月租优惠、网内或组群间通话 优惠甚至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