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对口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语文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 分。
时间120 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50 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取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3分,共24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落蕊.( ru 自惭形huì)修葺.(r 万籁.俱静làiB.缜.密(zhēn)强聒.不舍(guō)告诫.( jiè)咸与.维新(yù)C.愤懑(mèn)广袤.无垠(mào)惊骇.(hé)蓊.蓊郁郁(wěng)D.不啻.( ch ì)面面相觑.(xù)老妪.(yù)拖沓冗.长(rǒ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因地治宜惊惶失措兴高采烈行侠仗义B.为之以新安然无恙前仆后继不经之谈C.疏密相间色彩绚烂精巧别致矫揉造作D.无孔不入谬种留传腾挪跌荡精神抖擞3.下边横线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____________ 是诗人, _______ 带着浓厚的颓废色彩, __________ 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特别多。
A.虽然却所以B. 尤其都所以C. 即使也因为D. 如果都因为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
B.这场戏真演得绘声.绘.色..,赢得满场观众的喝彩。
C.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里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D.《荷花淀》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的妇女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晰的一句是()A.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作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B.之所以美国没有大量出兵进攻别国,不是因为美国政府不愿意,而是因为美国政府有顾虑。
C.同志们请想一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不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呢?D.在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过程中,使我们的思想来了个大解放。
6.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老远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
这五个大字,_________________A.煞是壮观,笔力雄厚苍劲,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B.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笔力雄厚,煞是壮观C.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煞是壮观,笔力雄厚苍劲D.笔力雄厚苍功,与那高耸云天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煞是壮观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应用文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上,杜甫被称为“诗圣”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
B.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第一篇报告文学是夏衍的《包身工》。
C.汇报提纲一般而言是有一定的格式的,一般包括标题、前言、主体、结尾和落款五个部分。
D.求职信、应聘信有明确的目的和特定的内容,都是向用人单位自荐谋求职位的书信。
8.阅读下面这首新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红叶沙白风,把红叶掷到脚跟前。
噢,秋天!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经霜后我才发现⋯⋯A.诗中“掷”字,写出了秋风劲吹,枫叶零落之状;“脚跟前”暗含有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我”,自然地引出下面的感受。
B.“噢”字委婉曲折地引出诗人的一番领悟,这领悟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一般人都有的感受,第二层蕴含了诗人独有的感受。
C.“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绿”一般象征和平、蓬勃生长;“红”一般象征流血、奋斗、牺牲,诗人道出了两者的联系的必然。
2D.“经霜” 语涉双关,既是对枫叶经霜变红的实写,也是比喻诗人在十年浩劫中所经受的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等考验。
二、(每小题3 分,共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4 题。
(一)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
子承母业,去当当。
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当了钱径直奔粮店买粮。
家底单薄,当得的钱,只够一天的“嚼裹儿” ,计:棒子面一斤,青菜若干,剩下的买些油盐。
当得再无可当了,便去押“小押” 。
那是比当铺更低一等,因此也是更加苛酷的买卖。
他们为“方便”穷人计,可以不收实物,拿了当铺的“当票”就能押。
押得无可再押了,仍旧有办法,就是找“打小鼓的”把“押票”再卖掉。
卖,就更方便了。
每天胡同里清脆的小鼓声不绝如缕,叫来就可以交易。
一当二押三卖,手续虽不繁难, 我和母亲的一间小屋里可就渐渐地显露出空旷来,与老郝叔的家日益接近。
9、对“子承母业,去当当”一句。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郑重地接替母亲操持家务。
B. . 继承母亲的事业。
C. 表示自己郑重地接过母亲的重担。
D. 严肃的事情轻松地说,幽默的话语背后,流露出辛酸之情。
10 、概括“子承母业,去当当”的过程,最准确的一句是() A. 比每天上学稍晚的时间,便挟个包去当铺C. 当了钱到粮店买粮D.11、对上段文字的大意,概括准确的一项是(A. 反映旧社会对穷人的盘剥。
B.C. 写作者子承母业。
D.(二) 福建古代桥梁建筑又以闽南地区最为发达,有“泉州桥梁甲闽中”的称誉。
五代时期, 中原地区向福建大批移民, 加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福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到了宋 代,福建经济空前繁荣, 泉州港成为中国四大港口之一, 海外贸易相当发达。
尤其是南宋王 朝偏安江南之后,泉州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海外贸易进一步繁荣。
外贸的繁荣,对陆地 货物的集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客观上要求改善交通条件, 以便迅速地集散货物。
适应经济 发展的需要, 桥梁建筑在福建蓬勃兴起。
到了南宋时期, 闽南出现了持续近百年的 “造桥热”。
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晋江、南安、安溪、惠安、同安五县新建桥梁 76 座,修建桥梁 22 座,总长度达 50 余里,其中南宋绍兴年间( 1131-1162 )为泉州造桥热的高峰,平均每年造 桥一座,长度达一里以上。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12、对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引用 列数字 作比较B.C. 列数字 举例子引用 D. 13、“泉州桥梁甲闽中”的原因,表述不准确.. A. 中原地区向福建的大批移民C.海外贸易的相当发达 14、本段的中心句是( A. 福建古代桥梁建筑又以闽南地区最为发达。
B. 福建古代桥梁建筑又以闽南地区最为发达, C. 到了南宋时期,闽南出现了持续近百年的“造桥热” 。
D.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桥梁建筑在福建蓬勃兴起。
三、(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5-18 题。
(甲)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B. 一当二押三卖 去押小票 ) 表现作者求学的艰辛。
) 引用 列数子 作比较 打比方 ) 举例子 引用的一项是南宋王朝偏安江南 当地自古以来的造桥传统B. D. 有“泉州桥梁甲闽中”的称誉。
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 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 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乙)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
居二年,庞媛杀 剧辛。
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
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 大破秦军。
封李牧为武安君。
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始有远略 略:谋 划1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 .之A. 吾从而师.之B. 项伯杀人,臣活.之C.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 .之D. 吾妻之美.我者17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洎牧以.谗诛 惜其用武而.终也 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 A.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B. 两个“而”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C. 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D. 两个“而”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18 、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认为,齐败亡是由于“与赢而不助五国” ,燕是由于“以荆卿为计” ,赵是由于“洎牧以谗诛” 。
B 、甲文概述了齐、燕、赵灭亡的原因,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
C 、乙文认为,如果齐国不归附秦国, 燕国的刺客不刺杀秦王, 赵国的良将仍然健在就 一定能战胜秦国。
D 、甲文中‘后秦击赵者再, 李牧连却之'在乙文中的史实是‘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后李牧'于宜安,大破秦军和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四、 (8 分)19、将第三题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 可谓智.力.孤危C. 则胜负之数. 智力:智慧和力量 数:定数20、补写出下面名言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句,共3 分①、运筹帷幄之中,。
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③、,死而后已。
④、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
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雁排长空,这是它们的极致。
21、仿写句子。
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五、(12 分)阅读下面的问段,完成22--26 题。
我们最好拿戏剧小说来说明选择的道理。
戏剧和小说都描写人和事。
人和事的错综关系向来极繁复,一个人和许多人有因缘,一件事和许多事有联络,如果把这些辗转追溯下去,可以推演到无穷。
一部戏剧或小说只在这无穷的人事关系中割出一个片段来,使它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世界,许多在其他方面虽有关系而在所写的一方面无大关系的事事物物,都须斩断撇开。
我们在谈劫生辰纲的梁山泊好汉,生辰纲所要送到的那个豪贵场合也许值得描写,而我们却不能去管。
谁不想知道哈姆雷特在魏敦堡的留学生活,但是我们现在只谈他的家庭悲剧,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不许我们搬到魏敦堡去看一看。
再就划定的小范围来说,一部小说或戏剧须取一个主要角色或主要故事做中心,其余的人物故事穿插,须能烘托这主角的性格或理清这主要故事的线索,适可而止,多插一个人或一件事就显得臃肿繁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