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中国工程院与各地的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以下简称“院地合作”),是发挥院士群体智力资源优势,为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途径。
为规范和促进院地合作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工程院积极推动院地合作。
院地合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积极合作、稳步发展”。
具体安排上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
第三条根据地方实际需求,可以中国工程院或有关学部名义与地方的部门或单位签署有具体内容的合作协议。
中国工程院各学部与地方的部门或单位签署的合作协议,在院内应履行报批手续,所签署的协议在学部工作局备案。
第四条各级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需要以中国工程院名义出面组织的院地合作活动,原则上需通过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归口部门协调和联系。
学部工作局为我院组织开展院地合作工作的归口联系和具体实施部门。
第五条院机关收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关部门或单位邀请组织院地合作活动的文件,须按照机关办文程序报送有关院领导批示。
学部工作局根据院领导的批示意见,具体负责组织落实或协助地方组织开展有关活动。
第六条组织开展院地合作活动要精心安排,注重实效。
邀请方事前需为宏观战略、规划、计划或重大工程建设的决策咨询类活动提供相应的文件和资料,为学术报告类活动提出参考报告题目和有关要求,为技术项目对接类活动提出具体技术需求内容等。
第七条根据合作活动内容,邀请符合专业需求的院士和专家,并将需求内容提前送达有关院士和专家,以便做好相应准备,使合作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第八条各地设立的负责与中国工程院进行工作联系或为院士服务的机构由地方管理。
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要加强与各地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联系。
第九条应地方邀请组织开展的院地合作活动,所发生的费用由邀请方承担。
除地方委托的需要组织院士、专家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咨询提出专题调研报告类的合作活动外,中国工程院原则上不接受或管理地方的专项合作经费。
第十条要做好院地合作活动的总结和跟踪工作,相关文件、资料、图片等及时归档。
重要活动要搞好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
活动中产生的与国家和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的重要意见和建议,要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专题上报和反馈。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中国工程院负责解释。
(2008年1月2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