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性能及评价指标中文摘要:通过本文探索有关汽车性能及评价指标,更深入地对汽车的了解。
汽车的性能包括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平顺性、通过性以及排放性能等。
动力性是汽车赖以生存的根本,经济性是决解汽车发展的瓶颈,安全性是社会对汽车的基本要求。
本论文是探索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以及理解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汽车动力性汽车动力性概述:汽车动力性系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汽车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工具,运输效率之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
所以,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能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性能。
汽车动力性指标:汽车动力性主要由三个方面指标来评定。
A、汽车的最高车速。
最高车速是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B、汽车的加速时间。
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包括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是指汽车由一档或者二档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恰当的换挡时机)逐步由某一较低车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的时间。
超车加速时间是指用最高档或者次高档某一速度全力加速至某一较高速所需的时间。
因为汽车超车是与被超车车辆并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超车加速能力强,并行行驶的时间就短,行程也短,行驶就安全。
一半常用0—>400M 的秒数来表名汽车原步起步能力,对超车加速能力还没有一致的规定,采用较多的0—>100KM/H所需的时间来表名加速能力。
C、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汽车爬坡能力是用满载或者一部分负载的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上坡度表示的。
显然,这个爬坡度是一档的最大爬坡度。
【一档的牵引力是最大的。
因为经过变速箱和减速器的减速作用,所谓减速增矩】。
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大概都是60%,也就是角度制的31度左右。
以上的三个方面应该都是在无风,或者微风的条件下测定的。
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汽车燃料经济性,是指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
奇瑞汽车的汽车发动机燃料经济性通常用有效燃料消耗率g。
或有效效率叭评价。
但它们均不能反映发动机在具体汽车上的功率利用情况及行驶条件的影响。
所以,它们不能直接用于评价汽车燃料经济性。
奇瑞汽车为了评价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常选取单位行程的燃料消耗量(L/lOOkm)或单位运输工作的燃料消耗量(1./100t·km、L/kP·km)作为评价指标。
前者用于比较相同容量的汽车燃料经济性,也可用于分析不同部件(如发动机、传动系等)装在同一种汽车上对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影响;后者常用于比较和评价不同容载量的汽车燃料经济性。
其数值越大,汽车的经济性越差。
汽车燃料经济性也可用汽车消耗单位量燃料所经过的行程(km/L)作为评价指标,称为汽车经济性因数。
例如,美国采用每加仑燃料能行驶的英里数,即MPG或mile/USgal。
其数值越大,奇瑞汽车的汽车燃料经济性越好。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1、安全带汽车安全带是一种安全装置,它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或急拐弯时,使乘员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位置而不移动和转动,避免与车内坚硬部件发生碰撞而造成伤害。
安全带与安全气囊一样,都是现代轿车上的安全装置,但是前者的历史悠久,普及范围广。
看似简简单单的安全带其实并不“简单”。
一直处在关注行车安全最前沿的通用汽车公司,通过分析大量意外事故后发现:汽车安全带不但能使人保住性命,更能在超过半数的事故中减低甚至消除驾车者、乘车者受伤的机会。
汽车发生碰撞或遇到意外紧急制动时产生的巨大惯性作用力,会使驾驶员、乘客与车内的方向盘、挡风玻璃、座椅靠背等物体发生二次碰撞,极易造成对驾乘员的严重伤害,甚至将驾乘员抛离座位或抛出车外,而安全带能将驾乘人员束缚在座位上。
发生意外时,它能有效防止二次碰撞,并且其缓冲作用能吸收大量动能,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
系好安全带也是安全气囊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安全气囊要发挥最大作用,对于驾乘者在撞击瞬间的身体位置、坐姿以及动作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否则,安全气囊展开时强大的瞬间冲击力对于头部等较为脆弱的部位,可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尤其对于儿童,这种伤害可能是致命的。
即便是最普通的三点试安全带,在撞车瞬间也可及时束住驾乘者的上半身,确保驾乘者处于安全气囊完全展开的范围内,使安全气囊最有效地发挥功效。
因此,千万不要因为车中配备了安全气囊而感到高枕无忧,只有系好了安全带才能减轻或消除车祸的发生。
2、安全气囊当汽车前部发生强烈的碰撞时,由于惯性,驾乘者的身体向前快速移动,这时安全带便会尽力“拉住”驾乘者的身体,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同时安全气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气并完全打开;接着驾乘者的身体上部便沉向安全气囊,气体也开始从气囊的排气口匀速逸出,并吸收了大部分冲击能量;随后,驾乘者身体向后并回到座椅上。
以上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发生在一瞬间的,驾乘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被动的依靠辅助乘员保护系统是唯一的选择。
安全气囊的开发设计就是基于安全带有限的保护作用之上的,它们互相配合发挥对驾乘者的辅助保护作用。
在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气囊有助于减轻胸、头和面部在碰撞时受伤的严重性。
当汽车发生前碰撞时,首先是汽车要停止运动,车内乘员的惯性力作用下仍以原速度继续向前运动。
不系安全带的乘员将会与转向盘、前挡风玻璃相碰,因而可能受到严重伤害;系安全带的乘员可以随着汽车停止运动而逐渐停止向前运动。
如果碰撞剧烈,乘员向前运动更快,即使系了安全带,在完全停止运动前,仍会与车内物相碰。
如果此时装在转向盘或仪表板内的气囊充气弹出,它就可以保护乘员减少其与车内物相碰的可能性,更均匀的分散头、胸的碰撞力,吸收乘员的运动能量,从而起到补充安全带效果的作用。
除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外汽车被动安全技术还包括汽车保险杠、汽车安全玻璃、安全车身、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等。
这些对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
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汽车行驶时,路面的不平度会引起汽车的振动。
当这种振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使乘客感到不舒适和疲劳、或使运载的货物损坏,汽车行驶平顺性正是根据乘座者的舒适度来评价汽车性能的,又可称为乘座舒适性。
讨论的对象是路面一汽车一人体构成的三维系统,系统的输入是路面纵横剖面的变化,此输入经过轮胎、悬架、坐椅等弹性元件传到人体,再由人的反应等复杂因素综合,最后产生系统的输入,即人对汽车振动的反应,由于来自路面的空间频率功率谱是随机变化的,所以它使汽车产生的振动也是随机的,因此,就须对人体在随机路面输入下的振动响应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主观评价法和客观测量法。
2主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是由有经验的驾驶员和乘客组成的专门小组来完成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主观评价,该专门小组成员按预先确定的方式驾驶或乘座一组车辆来主观评价行驶平顺性的水平或特性,然后完成相应的主观评价表,最后综合确定车辆的乘座舒适性。
要求有个人评价值的各类项目有:行驶舒适性(总评价),座椅垂直振动、座椅前/后振动,座椅横向振动,转向盘振动、驾驶室的摇摆及地板的振动等,此评价方法一般用于在同样的试验......汽车的通过性通过性是指车辆通过一定情况路况的能力。
具体是指汽车能够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如松软地面、坎坷不平地段)和各种障碍(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灌木丛、水障)的能力。
通过能力强的车子,可以轻松翻越坡度较大的坡道,可以放心的驶入一定深度的河流,也可以高速的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在城市中也不用为停车上下马路牙子而担心。
总之它可以使你比其他车辆更可能去你想去的地方,让你体验到征服自然的感觉。
影响通过性的主要因素有:汽车的支承-牵引参数和几何参数;也与汽车的其它使用性能(如动力性、平顺性、机动性、稳定性、视野性)有关。
通常选取以下15个参数作为表征汽车通过性能好坏的重要点:1、前桥差速器锁普通差速器,虽然可以允许左右车轮以不同速度转动,但当其中一个车轮空转时,另一个在良好路面上的车轮也得不到扭矩,汽车就失去了行驶的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没有差速器更好。
这样两个车轮连在一起,动力至少可以传递到另一侧车轮,使汽车得到行驶的动力,从而摆脱困境。
在一辆汽车上,一般来说前差速器锁的安装不像中间和后桥差速器锁这么明显,有它的车辆非常有限,因此,这个参数并不重要。
一辆车不会因为有了前差速器锁而使通过性能一下子高出许多。
2、中央差速器锁。
其作用同前桥差速器锁,只不过此时前后桥等同于前差速器锁的左右车轮。
在一辆汽车尤其是SUV车型上面,安装中央差速器锁比较普遍,因此若一辆讲究通过性能的车辆没有中央差速器锁,就会比其他安装了的选手落后比较多。
因此,这个参数对于车辆的通过性相当重要。
3、后桥差速器锁。
其作用等同于前桥差速器锁。
后桥差速器锁在车辆尤其是四驱车辆的安装上尤其普遍,它的安装与否甚至直接影响到车子的通过性能,因此,这个参数对车辆的通过性能非常重要。
4、车体结构。
车体结构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三种。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一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
车架与车身的连接通过弹簧或橡胶垫作柔性连接发动机、传动系的一部分,车身等总成部件用悬架装置固定在车架上。
一般用在货车、客车和越野吉普车上。
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没有刚性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底板等部位,发动机、前后悬架、传动系的一部分等总成部件装配在车身上设计要求的位置。
大部分的轿车采用了这种车身结构。
半承载式车身就是车身与车架用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等方法刚性地连接。
在此种情况下,汽车车身除了承受上述各项载荷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固车架,分担车架的部分载荷。
车体结构直接决定着汽车在复杂路面行驶时车体的受力状况,能受的力越强,汽车的通过性就越强。
在业界一般认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
不过车体结构对汽车的通过性影响在当今来看差距不是十分的明显了,像路虎揽胜和大众途锐,都是通过性能相当不错的车子,它们就是用的承载式车身。
不过若是将目标放大到所有的车型上,上述不等式还是成立的。
车体结构对于汽车的通过性不是很重要5、底盘保护。
它分为底盘封塑、底盘装甲、底盘防护钢板等几类,这在通过性里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因为它只能适当保护底盘部件不受伤害,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汽车的通过性。
汽车行驶在崎岖路面上时,会发生底盘托底现象,这时候适当的底盘保护有助于汽车顺利通过。
不过像底盘封塑、底盘装甲只是一种喷涂在汽车底盘上的化学涂剂,在真正发生托底时他们和没有底盘保护的效果是一样的,因此不是重要的。
底盘防护钢板在此时的用处就大得多,它至少能保证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不受伤害,为汽车的通过打下了基础,因此是比较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