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评价、优化设计

第三节 评价、优化设计

评价、优化设计
【教材分析】
1、评价优化设计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为设计是一个产生有用产品的创造过程,而优化可以使产品具有强大的功能、最高的效率,使设计更加完善。

本节包含两点内容:“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的运用”、“评价、优化我们的设计”,前者是理论性的探讨,后者是评价优化设计的实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评价优化设计的学习内容。

2、地质版在前面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已经在提出课题、构想方案等环节中进行了阶段性的评价、优化设计的思考。

现在面对设计的结果,有必要进行总结性的评价。

这种对设计结果的评价,既是检验设计成效的需要,也是孕育新设计的摇篮。

3、课标中也强调本节的学习在《技术与设计1》具有总结性意义。

本章与前面各章节属于“总”与“分”的关系。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使学生
对“再创设计新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自觉地把评价的意识和方法运用到后续的学习中。

因此,我综合不同版本的教材优点,决定在讲解有关概念后,选择“创意座椅”为载体,让学生在亲身经历评价、优化的各个环节中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培养热爱技术创作、热爱科学的情操。

【学情分析】
1、通过前两节的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对评价、优化自己的设计方案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产生力较强的实现自我的愿望。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的摆脱思维惰性,不重视评价、优化设计方案。

因此,教师在本节教学策划中要变化教学手段,强化评价、优化设计的行为。

2、在本节的评价、优化设计的行为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十分突出,教师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仅仅看中评价、优化设计的结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设计评价的基本原则,以及这些设计原则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2、经历评价、优化设计的过程,理解评价、优化设计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环节。

过程与方法:
1、了解1~2类产品的常用测试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

2、能在分析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对自己或他人的设计产品进行较全面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3、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关注技术产品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道德伦理的密切关系及相互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能对一些技术产品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培养热爱技术创作、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根据图纸评价、优化设计,并写出设计评价报告。

难点:正确的理解评价、优化的全面性、适用性和针对性。

【教学策略】
教学方式采用分组教学和全班结合型讨论法、分类辅导法、典型个案讲解法等教学法。

学生主动思考、讨论、试验,教师配合讲解、演示、提问,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我们在第一册前面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已经在提出课题、构想方案等环节中进行了阶段性的评价、优化设计的思考。

这一节课面对设计的结果,进行总结性的评价。

【学生思考】你认为评价一个产品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如果说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设计评价的基本准则。

怎样理解这些原则之间的关系?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评价优化的目的?
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运用
【讲解】使学生明确,评价、优化设计不同于数学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答案有多种方式,在产品的优化和改进过程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个更好就是适合!怎样做到适合呢?我们先从从设计的基本原则来探讨!例如:
★问题一:存不存在“一票否决”某个原则的情况?
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例如对于实用型的产品,如果设计出来没有实用性,尽管它是美观的,成本是很低的,也必须否定,因为它不实用。

★问题二:评价原则应不应该分轻重主次?
应该分轻重主次
第一、区分是由产品的不同类型而决定的。

第二、区分是有评价者的喜好区分。

★问题三:如何协调互相矛盾的评价原则?
评价的原则,有时候往往会互相矛盾,互相制约,典型的如产品成本和产品性能的矛盾,你要提高产品的性能,就要增加成本,使产品价格上升;你要考虑经济性原则,就制约了产品性能的提升。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如何来评价设计的优劣呢?应该兼顾性能和价格两方面因素,具体分析产品的性价比,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

例如,某产品的性能一价格曲线如图5-10所示。

总之,我们学习评价原则,重要的是理解这些基本原则的实质,针对具体的评价对象,综合地、灵活地运用评价的基本原则,并结合设计在适应社会环境、合理使用资源、符合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作出相对合理的有针对性、有主次的评价结论,促使设计不断优化。

三、评价优化设计
首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应优先考虑什么评价原则。

以创意板凳为例为大家讲解一下,这是个实用型的简单产品,评价的首要原则可选定为使用功能,其次为美观性,然后考虑其他因素。

⒈使用功能的评价与优化
便携式凳子的用途是供人们坐息。

方便携带。

如果凳子不稳定,说明安全原则有问题,分析原因,明确需要改进之处。

评价一下,便携式凳子的使用功能是否能令人满意?是否便携?还可做怎样的优化设计?
比如说,根据她的针对消费者,我们是否可是在它保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增加附加功能!
通过对使用功能的评价,找出问题和差距,想好改进的方案,画出草图来。

①问题思考:
便携式凳子在使用功能方面,还可以怎样优化呢?
②问题思考:
怎样使便携式凳子更加符合美观性原则呢?
⒉美观性的评价与优化
作为一件日常生活用品,其美观性应表现在造型优雅,外形、色彩、质感与其功能相协凋,整体效果朴实、活泼,并与实用人群相协调。

整体观察模型,看看感觉如何?进行评价。

找一找,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吗?
比方说,我们看到作品中有太多的直线,感觉很呆板,把它改成圆弧形的,既美观又安全。

另外,凳面上平面的棱角也改成圆形的为好,
产品的局部和整体造型比较协调一致
⒊其他方面的评价和优化
从人机工程学角度考虑一下,便携式凳子是否方便适用人群?测量一下
凳子重心是否稳定。

怎样来增加产品的安全性能?
总结各方面的评价优化结果,我们可得到几种新的设计方案。

据此,可以写出评价报告,并确定新的改进设计方案,再创设计新意。

四、学生活动:优化创意座椅模型
要求:
1、每个小组根据原有座椅模型进行评价与优化。

2、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表,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四、作品点评
【教后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教材中的精华为载体,在教师的引领下达成本节教学目标要求。

选择合适的案例,特别是学生都熟悉的案例为载体进行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容易打开学生的思路。

技术课,必须有充实的课堂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