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调查研究方法
二,暴力新闻与调查数据分析
本调查以兰州都市报《兰州晨报》 本调查以兰州都市报《兰州晨报》和 鑫报》为样本,抽取2005年2005年3 《鑫报》为样本,抽取 年 年 月16日--5月16日期间共 份报纸,以 日 月 日期间共60份报纸, 日期间共 份报纸 本地市新闻报道为分析文本, 本地市新闻报道为分析文本,不包含评 其中星期天和节假日(黄金周 黄金周)的报 论.其中星期天和节假日 黄金周 的报 纸除外. 纸除外.
(一)简单随机抽样
与抽签原理相同 每个单位都有相同的 几率被抽中 工具随机数字表 适合对象 : 小规模调查
简单随机样本的选取
步骤1:编号,母体中每一个体给一号. 步骤 :编号,母体中每一个体给一号. 步骤2:查表,使用随机乱数表选号. 步骤 :查表,使用随机乱数表选号.
(二)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系统抽样-
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
一.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一)简单随机抽样 (二)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 (三)分层抽样-分类抽样 (四)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 多级抽样-
抽样与普查
所有的样本都调查称为普查. 所有的样本都调查称为普查. 只调查部分样本称为抽样调查. 只调查部分样本称为抽样调查. 调查资料所计算出来的统计量, 调查资料所计算出来的统计量,都存在 著误差. 著误差.
1,总量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统计了这 份报纸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统计了这60份报纸 上的社会新闻总量,共计1228条,其中《兰 上的社会新闻总量,共计 条 其中《 州晨报》 鑫报》 州晨报》占747条,《鑫报》占541条.在 条 条 计算暴力新闻总数时, 计算暴力新闻总数时,排除了兰州市区以外 的一切异地暴力新闻,最终归类出来了360 的一切异地暴力新闻,最终归类出来了 条关于"凶杀,抢劫,强奸,斗殴,偷窃, 条关于"凶杀,抢劫,强奸,斗殴,偷窃, 车祸,纵火,诈骗,爆炸" 车祸,纵火,诈骗,爆炸"等方面的暴力新 闻报道. 闻报道.这个数目占到了报纸当地新闻总量 之多. 的1/3之多.对于都市报上暴力新闻的泛滥 之多 对于都市报上暴力新闻的泛滥, 应当引起媒体的警觉和重视. 应当引起媒体的警觉和重视.
研究过程中笔者将暴力新闻内容主要界定为:凶杀, 研究过程中笔者将暴力新闻内容主要界定为:凶杀, 3,报道所涉及暴力类型
抢劫,强奸,斗殴,偷窃,自杀,车祸,纵火, 抢劫,强奸,斗殴,偷窃,自杀,车祸,纵火,投毒 等主要的九类. 软件的分析得出: 等主要的九类.经SPSS软件的分析得出:车祸类占 软件的分析得出 18.92%,凶杀类占 ,凶杀类占18.12%,偷窃类占 ,偷窃类占15.32%, , 抢劫类占14.82%,诈骗类占 抢劫类占 ,诈骗类占12.32%,斗殴类占 , 10.92%,强奸类占 ,强奸类占9.72%,爆炸类占 ,爆炸类占7.72%,纵 , 火类占3.12%.媒介大量报道暴力新闻事件也许是 火类占 . 件好事,这就如有学者提出的: 件好事,这就如有学者提出的:媒介的功能首先在于 监视环境, 监视环境,所以那些导致社会冲突的现象最应该被报 但媒体怎样报道,受众就怎样接受的 皮下注射论" 受众就怎样接受的" 导.但媒体怎样报道 受众就怎样接受的"皮下注射论" 已时过境迁,在经历了"沉默的螺旋"和"培养分析 已时过境迁,在经历了"沉默的螺旋" 理论"之后,受众本位观逐渐形成, 理论"之后,受众本位观逐渐形成,暴力新闻的泛滥 局面还能持续多久? 局面还能持续多久?
2,暴力新闻中的"潜暴力".潜暴力是另 ,暴力新闻中的"潜暴力" 一种更具隐蔽性的暴力新闻表现形式, 一种更具隐蔽性的暴力新闻表现形式,没有 显暴力那么直观. 显暴力那么直观.新闻潜暴力的另一种表现 形式为: 形式为:信息不足或信息过量所反映出的思 想和情感令人恐惧不安. 想和情感令人恐惧不安. 例子很多, 日关于" 例子很多,如2005年10月16日关于"重庆 年 月 日关于 民工广东惠州讨薪遭200凶徒围殴,24人伤 凶徒围殴, 人伤 民工广东惠州讨薪遭 凶徒围殴 1人 人 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新闻报道, 亡"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新闻报道,即是一 例.
2,篇幅
从分析结果来看, 从分析结果来看,得出所被归类的暴力 新闻报道的篇幅大多是以150—500字的篇幅 新闻报道的篇幅大多是以 字的篇幅 进行报导的.其中: 进行报导的.其中:150—500字的篇幅共有 字的篇幅共有 164篇,150字以下的短新闻共 字以下的短新闻共139篇,500 篇 字以下的短新闻共 篇 字以上的新闻共是56篇 字以上的新闻共是 篇.但若以报纸版面划 分比例的话, 分比例的话,则暴力新闻在每版中的比例至 少占到版面的1/4以上.除有重大暴力事件发 少占到版面的 以上. 以上 生意外,两报多以短篇幅加以报道.然而, 生意外,两报多以短篇幅加以报道.然而, 过多的短篇幅刊载,凸现暴力新闻报道" 过多的短篇幅刊载,凸现暴力新闻报道"连 篇累牍"的版面格局,让受众"放眼望去" 篇累牍"的版面格局,让受众"放眼望去" 皆是这类凶杀,抢掠的新闻报道, 皆是这类凶杀,抢掠的新闻报道,着实令人 难以接受. 难以接受.
二.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构成 基本项目(年龄 收入) 1. 基本项目 年龄 职业 收入 2. 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事实或行动项目(利 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事实或行动项目 利 用的媒体,媒体接触时间) 用的媒体,媒体接触时间) 3. 关于态度或意识的项目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
一.内容分析的定义和特点
美-贝雷尔森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 贝雷尔森内容分析, 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 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 调查方法 特点 客观性 系统性 普遍性
调查的方式
派员面访
访员问及填答,受访者自行填答. 访员问及填答,受访者自行填答.
邮寄问卷调查 电话访问调查
传统电话访问,电脑辅助电话访问(CATI) 传统电话访问,电脑辅助电话访问(CATI)
网路问卷调查
网页问卷调查,电子邮件(E-mail)问卷调查 网页问卷调查,电子邮件(E-mail)问卷调查 (E
调查次数-单次调查, 7. 调查次数-单次调查,时系列调查 有无控制-实验室调查, 8. 有无控制-实验室调查,实地调查 对象数量化操作-事例研究, 9. 对象数量化操作-事例研究,统计调 查 10.调查工具-自然观察,实验,问卷,心理 .调查工具-自然观察,实验,问卷, 测试 11.面接深度-指示性面接,详细面访,自由 .面接深度-指示性面接,详细面访, 访谈 12.媒体类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 .媒体类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影,新媒体调查 13.传播过程-媒体接触调查,知觉实验,认 .传播过程-媒体接触调查,知觉实验, 知调查,行动调查, 知调查,行动调查,流程调查 14.内容类型及其要素-广告调查,节目调查, .内容类型及其要素-广告调查,节目调查, 明星调查
样本代表性-样本数 样本代表性样本数越多代 表性越高的机 会高, 会高,但管理 也越困难, 也越困难,产 生非抽样误差 的机会也越高. 的机会也越高.
样本代表性-样本结构 样本代表性基本结构:性别,年龄,居住地等. 基本结构:性别,年龄,居住地等. 与调查相关的结构: 与调查相关的结构:
选举时的党派倾向结构 环保议题之民意调查时需考量样本的教育程 社经地位(收入,职业等)等结构. 度,社经地位(收入,职业等)等结构.
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 方法来自第一节 传播学与调查研究
传播学调查研究的类型 基于调查对象-内容分析,传播者调查, 1. 基于调查对象-内容分析,传播者调查, 受传者调查 基于调查对象选定方法-全员调查, 2. 基于调查对象选定方法-全员调查,抽 样调查 基于数据收集方法-文献调查,观察, 3. 基于数据收集方法-文献调查,观察, 个别面接调查,集体调查,留置调查, 个别面接调查,集体调查,留置调查,邮寄调 查 实施顺序和性质-预备调查, 4. 实施顺序和性质-预备调查,正式调查 调查空间-国际调查,全国调查, 5. 调查空间-国际调查,全国调查,地区 调查 调查时期-事前调查,事中调查, 6. 调查时期-事前调查,事中调查,事后 调查
二.内容分析的课题和用途
1. 获得文化指标 2. 用于媒介提示的拟态现实与客观 现实之间的比较 3. 欧洲批派学者的文本分析
三.内容分析的程序和技术
(一)分析对象的选定信源层面上的抽样,传播 分析对象的选定信源层面上的抽样, 单位层面上的抽样, 单位层面上的抽样,讯息层面上的抽样 内容的解析操作分析单位-单词或象征符, (二)内容的解析操作分析单位-单词或象征符, 句子或段落, 句子或段落,整条讯息 (三)量化表示的方法 1. 出现的有无 2. 出现的频度 3. 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 4. 传播的强度
(三)分层抽样-分类抽样 分层抽样-
将对象中的所有单位都按照一定属性预 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 先分成若干类别 分别进行随机抽取 优点: 优点 简化抽样过程 提高判断精度 便于处理数据
(四)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 多级抽样-
实用于大规模调查 例如 全国农村家庭电话普及状况调查 第一级 县 第二级 区 第三级 家庭 缺点 抽取级数越多 误差越大 一般最多 只能分三级
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限
长处: 长处: 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 ①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 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息的特征. 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息的特征. 所需的费用低. ②所需的费用低. 局限: 局限: 无法单纯以内容分析为根据来作出某一 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内容对受众影响程度的结论.
抽样调查的用途
民意调查
选举民意,公共议题民意, 选举民意,公共议题民意,施政满意度调查
市场调查
产品行销, 产品行销,潜在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