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本小语教材第一册第八课教学实录
8、看菊花(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二自然段。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生字,认识1种新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1-2自然段内容,能感受菊花的外表美(颜色美),初步感受菊花不怕冷的精神,从而欣赏美、表现美。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设计】:
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天气渐渐冷了,许多花儿都谢了,有一种花现在却开得最美最多。
你知道是什么花吗?指课题:菊花(注音,指名拼读)
2、现在,正是观赏菊花的好时候。
(课件)谁能说说:什么时候,谁去公园干什么?指名说。
(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你一定能读好这段话。
)出示第一段。
指名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文第一段较为简单,放在导入时学习,进一步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为下面的学习打下铺垫。
角色转换更使学习贴近生活实际,更易于生情,从而有感情朗读。
】
3、今天,就让我们跟他们一起去:看菊花齐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看菊花?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公开放许点也不听
(都会读了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2)同桌互读,齐读。
(生字会读了,那由生字组成的词你会吗?)
课件出示一组词语:公园开放许多离去一点儿舍不得听话也是(分男、女生读)
(3)下面老师再增加点难度,去音节读
(4)开火车读;齐读。
★【经过不到两个月的汉语拼音学习,学生便进入了阅读训练。
但由于他们的直呼技能还不太熟练,识的字又很少,所以读课文困难较大,往往表现为一个字一个字地顿读,也有的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指读,不能按照正常的语调去朗读,读的速度极慢,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因此,教学《看菊花》这一课,我在揭示课题后,便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要求他们先看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句子读连贯,给学生充分的初读时间,让他们切切实实地借助拼音自己去练读,教师则是巡视指导学生读正确连贯。
在学生充分练习读的基础上,采用让学生自己汇报读准了哪些生字词,同座相互练习读,开火车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练习巩固,调动学生读准生字词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生字读得真不错,字音准确,声音响亮。
下面老师要奖励小朋友们欣赏一组照片,这是图上的小女孩去公园赏菊时拍下的,大家想看吗?(课件)(一)理解“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
1.这些照片好看吗?你们看,公园里的菊花有好多种颜色啊!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2.是呀,颜色可真多,即便是黄色的菊花也各有各的美丽!瞧,(课件:深浅不一的黄菊花)有淡黄的,深黄的,桔黄的,颜色多漂亮啊!
我还看到许多不同的红呢,你看到了吗?(课件:淡红、深红、白中透红、桔红、紫红……)
3.是呀,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它们都穿着五彩的衣裳,有黄的,有白的,有淡绿的,有紫红的,真漂亮!真神奇啊!你愿意夸夸它们吗?(板书:美)(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
)
评价:你把表示颜色的词重读了(变色),给人感觉菊花的颜色真美。
4、扩展:你还看过其它颜色的菊花吗?(菊花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五颜
六色啊!)
5.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它们。
(评价:你们读得真美!)
★【在阅读起步阶段,我们还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将生活体验迁移到课堂学习中,帮助培养语感。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征是词语概念总是和事物表像紧密结合着,脱离了一定的表像,学生就很难入情入景。
因此若是空洞地读
文,便难以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
课堂上,在学习有关菊花颜色的语句时,我通
(二)理解“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1、公园里的菊花不光颜色美,品种多,数量也不少呢!我们来做个游戏吧,数数一共有多少朵菊花?
2、(课件:图,“朵”字)用“朵”来数,一朵,两朵,三朵,……啊!那边还有啊,一朵一朵地数要数到什么时候啊。
怎么办呢?(出示“丛”字)我们换个词儿来数,一丛一丛地数。
一丛,两丛,三丛……啊!还有那么多啊!一丛一丛地也数不过来了。
别着急,老师再教你们一个词儿,(出示“片”字)一片一片地数。
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菊花多不多啊?(多)(板书:多)
3、老师听到我们小朋友数菊花的声音是一次比一次激动,眼睛也是一次比一次瞪得大!想不想再数一数?
4、我们换个方式再来数一数(出示: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哪个小朋友愿意来数一数。
师描述:你们看,菊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一朵接一朵抢着开,有的三朵五朵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呢!这里一丛,那里一丛,最后,越开越多,一丛丛菊花连成了一大片,向四面铺开,汇成了菊花的海洋。
声音渐渐变高,读出菊花由少到多的意思。
5、是啊,菊花“一朵朵, 一丛丛, 一片片”(范读, 声音渐渐变高),数都数不过来呢!我们一齐来数。
★【在读“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时,因为亲自看到过一大片的菊花,有过被菊花簇拥的感受,读到“一片片”时就自然地扬起了声调,与前面的语句有所区别,突出了菊花的多。
】
(三)理解“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1、前段时间,天气突然变冷了,寒风吹在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我们来看看这些菊花,它们有没有穿衣服?多勇敢的菊花呀!我们来夸夸它们吧!(出示: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句话比较长,范读,练读。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寒风刺骨的感觉,更能让学生理解菊花
不畏严寒的精神。
】
哪个词最能说明菊花不怕冷?(“迎”,变色)那该怎么读?指名读
那谁来扮演一朵“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的菊花?(学生争先恐后地表演)
2、一片片五颜六色的菊花迎着寒风开放,谁来把这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出示第二句话)指名读。
这一句从菊花的颜色和数量上来说明菊花的美,还告诉我们菊花不怕冷的精神。
连起来欣赏一下吧!(齐读)
★【学生的表演生动地表现了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迎着寒风竞相开放的情景。
当学习内容与生活体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之后,接下来的朗读声情并茂。
孩子们在用自己专注的表情和动情的朗读表达着他们对语言的感悟、对菊花的赞美!】
老师也希望你们像菊花那样不怕冷,做一个勇敢,坚强的孩子。
(五)回顾第二自然段
1、我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公园门口,大家看过瘾了吗?让我们再回过头欣赏一番吧!(出示第二段文字)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配乐齐读
2、这么美的菊花,可不能独自欣赏呀!应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请你当小导游,向朋友介绍。
①先记住导游词。
(自由试背)
②向同桌介绍。
(看看是不是会介绍了。
③指名介绍。
(好的挂上导游证,以此激励。
)
★【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原则,前面都是分句进行的,所以这里有必要让学生整体感知,把握,同时也是对于前面所学
的一种检验。
选用“当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利用所学课文知识去向别人介绍,学生兴趣很高。
】
四、指导写字
过渡:你们想不想和这些美丽、勇敢的菊花交朋友?告诉你们,菊花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但是她们要先考考大家,谁通过了考验,谁就可以和她握握手,交朋友。
瞧!她带来了三个字。
出示:许、放、听,谁把字写得好,谁就可以和她交朋友。
1、菊花姐姐为什么把这三个字放在一起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
2、我们先来看“许”,这里面有一个新的笔画:横折提,仔细看怎么写的:先顿一顿,向右上横着行笔,再顿一顿,向下直着行笔,再顿一顿,提上去。
这个字里还有一个新的偏旁:言字旁。
在写这个字之前,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扩词。
范写。
学生描红。
3、再来看“听”:左窄右宽,口字旁写在横中线上方,右边第一笔是平撇,竖撇写在竖中线上,横比平撇长。
扩词。
范写。
学生描红。
4、“放”:左右等宽,左边的“方”写得稍微低一点,注意笔顺,右边的反文旁稍高一点。
扩词。
范写。
学生描红。
★【识写训练贯穿于整堂课中,这里的认读只是对前面识读的检验,让学生自由记忆生字,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大胆表现自己。
扩词则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字,拓展运用范围,从自学笔顺到描红练写,也是有科学性的,是先让学生写正确,再写美。
】
1、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既有课文朗读的指导,又有口头表达的训练,把读课文和说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
2、本课除了赞美菊花的美丽,也歌颂了菊花不怕冷的品格。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能够仅仅扣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自己
的真实体会出发,学生就不难理解课文了。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自然会轻而易举了。
3、生字教学往往会成为课堂的冷场,因为这部分内容与课文联系不大。
但是教者几句导入和提示语将生字又和菊花姐姐发生了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依然高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