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常见违纪真实案例,请引以为戒!
(以下案例中均为化名)
案例1夹带材料
【违纪情况】在期末考试中,宋某在参加期末考试时,由于课程内容较为复杂,担心难以通过考试,于是抱着侥幸心理,将事先准备好的几张作弊材料带进考场,压在试卷下,但还未开始偷看就被监考教师发现。
【评析】虽然宋某夹带材料并未开始偷看,但根据学院考试违规行为认定:“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
试的”行为均属于考试作弊。
特别提醒:一些同学以为夹带材料还没偷看尚不构成作弊的想法是错误的。
案例2 考试时使用手机。
手机中有考试相关资料,或者使用手机看时间
【违纪情况】考试开始后,监(巡)考教师在巡视考场时,发现杨某查看手机【评析】一些同学考试时纪律意识淡薄,往往很容易忽视一些细节,导致违反考试纪律。
根据学院考试违规行为认定:“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均属于考试作弊。
特别提醒:考试过程中,看手机(不论手机里有无考试相关内容),均按作弊处理。
案例3 撕毁小纸条或试卷
【违纪情况】在期末考试中,张某因有违纪行为被监考教师终止考试资格,张某拒不交出小纸条或试卷,并将小纸条吃掉或销毁。
【评析】根据学院考试违规行为认定,在考试中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资料均按作弊处理。
案例4 将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写在身体或课桌上
【违纪情况】在期中考试中,孙某在参加期中考试时,事先在手掌上写好公式;陈某在课桌上写了相关资料,在考试过程中被监考教师发现。
【评析】根据学院考试违规行为认定,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属于考试作弊。
特别提醒:除此之外,在学生证、直尺、计算器、准考证、橡皮空白处写有考试资料的,
案例5 传递答案
【违纪情况】在期末考试中,吴某应林某要求,在考试过程中,将写有答案的小纸条传递给林某,林某迅速将小纸条收了起来,这一情况被监考教师发现。
【评析】互相传递答案是常见的作弊方式之一,根据学院考试违规行为认定,在考试中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答题卡、草稿纸均属于考试作弊行为。
案例6在试卷上填写他人姓名
【违纪情况】在学期补考中,李某担心考试不能通过,于是邀请同班成绩较好同学林某与其一同参加考试,以便在考试中遇到疑问时询问,在考试过程中,林某在自己的考卷上填写了李某的姓名,被监考教师发现。
【评析】根据学院考试违规行为认定,考试时“有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双方均属于考试作弊。
补考期间,不需要参加补考的学生不得进入考场,否则按替考处理。
案例7 扰乱考场秩序
【违纪情况】在期末考试中,李某不断旁窥,监考教师多次制止并提醒无效后按违纪处理并要求其离开考场。
李某大声与监考教师争执,后由巡考人员带走处理。
【评析】李某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考场秩序,在同学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根据学院考试违规行为认定,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信号或者手势,均按违纪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