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之我见

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之我见

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之我见
目前,当学生价值观从整体上来说,主流是积极的,爱国、爱人民、爱党,有道德、有理想、心理健康;同时也发现少部分同学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原因,首先是经济结构的,还有教育体制本身存在的。

结合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状况,应该加强习惯的培养及主导思想的教育,加强德育及制定相关的规则、规章制度,增显力度和效果。

标签: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意义;现状;原因;解决措施
价值观是意识形态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社會发展与进步中重要的软件。

当代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重要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21世纪的主要接班人,可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所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如何,直接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面貌。

目前,中国处于转型时期,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如何,怎样处理,应该认真全面考虑,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可以为此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的平台和重要前提。

一、现状及特点
1.政治方面
从整体上来说,当代的大学生都非常地爱祖国、爱人民,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

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认为应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应该发扬和发展,加大宣传力度。

对祖国和党的热爱发自内心,对祖国的前途发展充满信心。

总的来说,主流是积极的,支流是消极的,积极与消极并存,信仰也出现了多元化。

实用主义流行,理想、信仰与现实行动相脱节,信仰马列,坚持集体主义,也坚持以人为本,但选择务实、理性、客观。

2.道德方面
大学生在公共道德方面认识很强,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引起众怒或引起公愤,崇尚完整的主体间性。

遵守社会公德,一般不会自己做出危害国家和民族的缺德事,诚信是多数大学生拥有的和选择的品质。

尊敬师长,但也不盲目服从。

认为知识和道德一样重要。

意气风发,追求知识,追求正直,追求真理,追求人格。

孝敬父母,崇尚恋爱自由。

“但是在现实中,大学生也存在着道德选择的软弱性,40%的大学生都承认自己有过考试作弊的行为”,30%以上的学生,还对抄袭别人的文章,不以为然,认为天下文章就是一大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有少数人的情况下,大学生说脏话的,素质很差的也有。

追求个性差异,穿着不伦不类,有损学生良好的形象。

3.心理健康方面
许多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很重要,60%的学生认为影响心理问题的因素,首取就业压力。

对一些大学生心理出现极端的行为现象,如马加爵、杨元元等,表示事可怒,更可怜、可悲。

很多大学生都表示自己有自信心就业,应是公平竞争而不是走后门。

心理出现了问题有了情绪不会去自残,而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7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学解答,自找方式发泄,但不会变态。

值得关注的是,说要找心理医生的很少。

大学生希望得到理解、得到关爱。

渴望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少数人承认自己性格内向,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当代大学生,注重社会价值,但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选择中出现了矛盾,在政治观、道德观、心理观方面都出现了两重性。

学生们渴望成才,渴望独立,希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追求自由,当代大学生具有实用性和可塑性。


二、原因
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没有改变,所以我们社会的主流思想,仍未改变。

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爱国热情,有很强的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

我们原来提倡与坚持的和计划经济相对应的集体主义,过分地片面,没有把适当的个人利益放在应有的位置,有时甚至忽视了个人利益,市场经济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以个人为本位的自主性经济。

彰显的是个人主体,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与利益,无疑这对压抑个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集体主义是一个否定。

这种思维意识,涤荡着许多中国人,它为人们才能的发挥,尽可能地提供着各种需要的张力,很快被人们接受。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已经充分发现物质利益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

”也就是说,马克思在寻求真实自由的过程中,发现经济对自由地决定作用。

在这样的国内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受其影响是难免的,何况大学生接受新思想是很快的。

党内的部分分子腐化堕落,没有及时处理,或处理得不彻底,有损党在全体人民心中的形象,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虽难以释怀,但对入党不真心,理想与现实缺失,是可想而知的。

市场经济中利益驱动机制,竞争机制,促使有些人不择手段地竞争,国家没有及时有力地进行法制建设,贫富差距拉大,收入不平等,社会整体道德素质有所下降,大学生信念有所动摇,道德有所败坏,可以想象。

再者,大学课程中的两课教材僵化、教法老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

还有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趁机而入,我们整个社会对国民素质、德育方面,心理健康方面等宣传力度还不够,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一代,价值观还未真正形成,思维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成熟,看问题又太片面,自私自利思想意识很严重。

三、解决措施
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道德观、心理健康观方面要积极加以引导,强化社会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在多元化的时期里,一定要坚持一元化教育为主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教育绝不能动摇。

加强政治信仰教育。

充实两科内容,改革教育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引起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理解与接受。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众广播媒体中介,在校园和社会营造舆论氛围。

教会当代大学生思考问题,用哲学思维,用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问题,防止片面性。

我们提倡个人的价值要关注,要重视,个人的才能智慧要让其充分展示,但也不要从一个极端刚下来又步入另一个极端的境地,现在正确理解集体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却又个人主义膨胀,为了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利益,不顾他人与国家的利益,“现代性自由观的个人主体性原则,黑格尔认为它是一个知性原则,其极端发展将导致自由的丧失。

这种困境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致社会共同体的瓦解,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的灭亡;一是在道德层面上容易导致价值个体主义,最后,还将造成‘他者’维度的丧失。

”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自由,没有考虑到别人和社会国家的利益,自己个人的自由实现,最终也将失去基础和保障。

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课程多加大社会先进人物事迹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

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习惯中培养。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但要理论上说服教育,而且要有对应的一定的强制性的社会公约及校园规则来约束。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双管并下,有利于当代大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不能让他(她)们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在我们国家不是很到位。

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迫使,人从社会中摄取的问题很多,但能出口的得到释放的机会却很少。

长时间的挤压,难免会出现问题。

我们不但要增加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课程,国家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学会找到合适的解压办法。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是个系统、复杂、需要特别重视的一项大工程。

不但要从心理上尽力让其自觉吸收并很好地反馈社会,并且要制定进一步完善的规则、规章制度,来限制其不好的行为。

从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综述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历史唯物史观的理解与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就是:经济因素。

无论是现有的价值观,还是将要培养的价值观,都离不开它。

人的意识形态的产生一定源于特有的经济结构,其发展表现的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一消灭之后,长期滞留。

新的意识形态也必须有新的经济社会条件才能出现。

同时在意识形态中占重要地位的价值观,它所具有的反作用是巨大的,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使人拥有积极上进取的信心和决心愉快地劳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否则,不利于经济基础的巩固。

参考文献:
[1]刘宁.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现状调查及思考——以东南大学为例[J].西安社会科学,2008,(06).
[2]邹克玉.当代青年的信仰危机及青年主导价值观的构建[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3]吴潜涛.价值观多样化势态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J].道德与文明,1999,(04).
[4]孙玉姣.论新时期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建构[J].沧桑,2009,(06).
[5]葛南.浅议主流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J].2005,(03).
[6]黄进.主导价值观在大学生人格养成中的功能体现[J].江西教育科研,2006,(04).
[7]卢桂平,社会转型时期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及其基本原则[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4).
[8]张健明.社会主导价值观基本内涵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
[9]周德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10]曹典顺.自由的尘世根基——马克思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