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公司治理

第七章公司治理


2、并购对象寻找:价值发现和估价
(1)企业价值的表现形式
企业资产价值
企业市场价值
资产净值 重置资产价值
企业资产在未来各个 年度创造价值的能力
对于有能力的潜在购买者来说,企业对于他的价值可能非常高, 而对另外一个人,可能就不值那么多的钱。于是,每个所有者 都会根据自己的经营能力来评估资产的可能收益,进而判断“企 业价值”的大小。
7.1.1 证券市场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融资功能 ——吸引发展资金,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造就控制 权配置主体,壮大收购企业的资本实力。 反映功能 ——股票价格提供了公司管理效率的信息;控制方能 准确评价被并购方的价值 纠正功能 ——公司控制权由效率低的所有者转向估价比较高的收 购者,对公司治理低效的情况加以纠正
管理者收购(杠杆收购)
经理人融资收购基本原理
MBO前 MBO后
债权投资人
贷款
子公司经理人 外部股权投资人
集团公司 控股 集团公司 参股 子公司
控股
参股
新公司 控股
子公司
5、收购后整合
• 整合被收购公司的基础——确定企业恰当的经营战略 • 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定位”,包括:①目标客户是谁 ;②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有哪些;③用什么方式提供产 品和服务。
《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九章 第一百七十三条 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与分离合并。 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 立一个新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1、并购方式
协议并购 并购双方通过谈判 达成股权转让的协 议,从而完成公司 控制权的转移。 ——“善意收购”
• 在制定了企业战略目标及实施细节后,整合的内容就 是企业组织形式的调整和结构的变动。通常包括对资 产的分析和剥离、对财务结构的重新安排、对人员的 合理分流等等。
• 通过重新配置资源,可以使企业形成新的、完整的生 产经营体系,使企业资本更充实、负债更合理、财务 更健全、生产成本更低、运行更有效率,从而最终实 现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目标。
第7章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7.1 证券市场的功能及其效率性
7.2 公司并购、剥离与控制权转移√
7.3 敌意接管与控制权争夺 7.4 “卖空”机制
7.2 公司并购、剥离与控制权转移
公司兼并与收购 控制权转移 以证券市场为依托 进行的产权交易 公司剥离
公司控制权由效率低的所有者转向效率高的所有者 ——纠正公司治理低效现象
7.2 公司并购、剥离与控制权转移
7.2.2 公司并购 1、
2、 3、 4、 并购方式
现代企业制度 价值发现与股价
收购过程中的融资
现代企业制度
杠杆收购
公司并购(M&A)有关概念
•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它企业的产权, 并获得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
合并(Merger):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合而为一 收购(Acquisition):一个企业收购另一个企业的全部或者部分资产
7.2 公司并购、剥离与控制权转移
7.2.1 控制权转移的意义
1、 2、 公司并购的意义
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剥离的意义
1、公司并购的意义
规模经济 ——通过产量的提高和单位成本的降低而实现 企业的规模效益 。 财务经济 ——将收购企业的低资本成本的内部资金,投 资于被收购企业的高效益项目上。 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效率高的公司兼并管理效率低的公司 ,可使得管理资源得到有效的转移和增加。
弱势有效 (Weak Efficiency):
半强势有效 (Semi-strong Efficiency):
强势有效 (Strong Efficiency):
认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关于公司营运信息, 包括已公开的和内部未公开的信息。没有任何方 法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额利润。
3、各国有效市场实践
弱势有效 (Weak Efficiency) 我国证券市场:弱势有效市场与半强势有效市场 之间,最多是半强势有效市场。市场中仍然充满 了内幕消息和内部操纵现象。 半强势有效 (Semi-strong Efficiency)
接 管 防 御
敌 意 接 管
• 2005年2月18日。 盛大宣布通过证券 市场持有新浪15%的 股份。
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并购和反并购是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方式
第7章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7.1 证券市场的功能及其效率性√
7.2 公司并购、剥离与控制权转移
7.3 敌意接管与控制权争夺 7.4 “卖空”机制
2、公司剥离的意义
改变公司的市场形象,提高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 ——改变因多元化经营造成的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失误 ,形成股票价格的低落。 调整经营战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公司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调整和改变其经 营方向和战略目标。 满足公司现金需求,甩掉亏损包袱 ——满足主营业务扩张或减少债务负担的现金需要 消除协同效应,弥补并购决策失误 ——有些并购并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收购后剥离可 以弥补并购决策失误 。
1、公司剥离的方式
股东 股东
目标公司
出 售
目标公司
一 分 为 二 股 权 分 割
目标公司
部 分 资 产
持 权 分 立
对外 发行股票 股东
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 一级市场 证券发行市场 证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 资金调节和分配枢纽 控制权配置的载体
2007年全球十大证券市场及其市值 • 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集团 19万亿 • 东京证券交易所 4.6万亿 • NSDQ 3.9万亿 • 伦敦证券交易所 3.8万亿 • 大阪证券交易所 3.1万亿 • 香港联合交易所 1.7万亿 • 多伦多证券交易所 1.6万亿 • 德国证券交易所 1.6万亿 • 马德里证券交易所 1.3万亿 • 瑞士证券交易所 1.2万万亿
集中竞价收购 通过在股票二级市场 上购买上市公司的流 通股股票的办法获得 公司控制权的收购方 式。常常是对目标公 司出其不意的袭击。 ——敌意接管
要约收购 收购公司公开地向目标 公司全体股东发出“要 约”,承诺以某一特定 的价格收购一定比例或 数量的目标公司股份。 要约收购直接在场外收 集股权,事先并不需要 征求对方意见。 ——敌意接管
2、价值发现和估价
(2)价值发现和估价
目标公司旧表 目标公司新表
资产负债表 资 产 负 债 权 益
价值发现
资产负债表 资
折现 现金流模型
负 债 权 益

投资银行家和靠公司收购盈利的战略投资者,平时所最为关注的, 就是这样一个价值发现工作。
3、收购过程中的融资
• 固定资产抵押
• 利率:基率+1%-2% • 期限:5-10年 • 比重:25%-50% • 商业银行
学习提示
基本概念 证券市场效率 控制权配置 敌意接管 接管防御 卖空机制
学习提示
本章重点
证券市场的效率性 公司兼并 接管防御 卖空机制 本章难点 卖空机制与公司治理
导入案例:盛大敌意收购新浪
•新浪迅速制定“购股权 计划”(毒丸计划): —— 一旦新浪10%或 以上的普通股被收购,购 股权的持有人(收购人除 外)将有权以半价购买新 浪公司的普通股,使收购 者的股权得以充分稀释。
股本金
• 管理者、职工
4、杠杆收购
概念:一个公司主要通过借债来获得另一家公司的产权,又从后者的现金流 中偿还负债的兼并方式。
被收购企业
优先债
次级债
股本金
4、杠杆收购
收购公司
少量股权
投资银行
过桥资金
控股公司 收购
目标公司
垃圾债券
5、收购后整合
• 企业在完成并购,取得被收购方的控制权后,更重要的 ,是要对企业的资产、财务、管理和制度等方面进行改 革和整理。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 • 在制定了企业战略目标及实施细节后,整合的内容就是 企业组织形式的调整和结构的变动。这通常包括对资产 的分析和剥离、对财务结构的重新安排、对人员的合理 分流等等。 • 通过重新配置资源,可以使企业形成新的、完整的生产 经营体系,使企业资本更充实、负债更合理、财务更健 全、生产成本更低、运行更有效率,从而最终实现为股 东创造价值的目标。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新兴治理
第十章 企业集团治理: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 第十一章 网络治理:公司治理的延伸 第十二章 公司治理的演进及其 模式
公司治理模式
学习提示
内部治理——用手投票
股东 股东 股东
外部治理——用脚投票
股东大会
公司接管 “卖空”机 制
有效 证券市场
控制权配置
董事会
激励约束
经理层
健全的证券市场是公司治理的必要内容,也是控制权配置得以实现 的前提。
第7章 证券市场与控制权配置
7.1 证券市场的功能及其效率性
7.2 公司并购、剥离与控制权转移
7.3 敌意接管与控制权争夺 7.4 “卖空”机制 教学目的 1、了解证券市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证券市场与控制 权配置的关系; 2、掌握公司并购的操作步骤及接管防御措施; 3、明确我国证券市场外部治理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4、理解“卖空机制”的公司治理含义。
7.2 公司并购、剥离与控制权转移
7.2.3 公司剥离
1、 2、 公司剥离的方式
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剥离行为分析
案例7-1 IMB剥离个人计算机业务
2004年12月8日,IBM与联想达成了出售其PC业务部的 协议,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以及相关专 利、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包括其X系列生产线),以及 位于日本大和与美国罗利的研发中心;根据协议,实际 交易额达到17.5亿美元。2005年5月1日,联想正式宣布 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IBM漂亮转身为IT行业软件 服务供应商。 事隔7年,IBM公司CEO彭明盛才透露,当年他已看出IT 行业将出现大的变化,如云计算,未来的重点将是服务 和软件,而不是硬件。而从经营角度看,IBM的PC业务 受到来自戴尔等强大的价格压力,利润已经趋薄。出于 精细的战略性考虑,彭明盛决定在其仍赢利的时候就将 PC业务卖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