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二十世纪乡村音乐发展过程中与摇滚乐之结合

试析二十世纪乡村音乐发展过程中与摇滚乐之结合

试析二十世纪乡村音乐发展过程中与摇滚乐之结合
内容摘要:
本文以西方流行音乐中的乡村音乐为研究对象,从历史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角度出发,在自身教学体验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功,对二十世纪乡村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与摇滚乐三次由浅入深的结合作一初步的尝试性探析,以期进一步了解和深入把握乡村音乐的演变轨迹。

关键词:
二十世纪、乡村音乐、摇滚乐
引言
乡村音乐兴起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最初只是美国南方农村和偏僻山区的一种民间歌谣。

如今,乡村音乐已俨然列入现代流行音乐的主流行列。

它不但代表着美国民族文化,更是全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乡村音乐经历了不同的风格演变,也形成了众多分支,并对其他流行音乐品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三次由浅入深的融合与渗透为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乡村音乐风格和特点。

笔者由此为出发点,在自身教学体验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前人研究成果,拟从历史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等角度对二十世纪乡村音乐发展过程中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结合作一初步的尝试性浅析①,以期对乡村音乐的发展和演变有个更深入的探索。

一、“山地摇滚”时期
众所周知,在二十世纪50年代初乡村音乐对摇滚乐的产生起到了极大的催生作用,但当乡村音乐发展到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时正值摇滚乐在全美风靡。

不少热爱和擅长乡村音乐创作的年轻艺人开始广泛的接触摇滚乐,也萌发出他们试图将摇滚乐融入乡村音乐的理念。

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有别于之前乡村音乐风格的乡村音乐,即山地摇滚(Rockabilly),这也是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第
①在本文中主要以乡村音乐为侧重点,因此在论述二者的结合时也是以乡村音乐为主流,摇滚乐为渗入对象。

——笔者注。

一次结合。

在这一次的结合中,艺人们以传统“山地音乐①的音乐为基础,尝试性的加入摇滚乐的音乐元素。

在乐器的伴奏上,他们摒弃了原先为山地音乐伴奏的主要乐器——提琴和班卓琴,取而代之以布鲁斯的乐队伴奏,同时改最初的木吉他为电声吉他,且加入了钢琴、萨克斯等,与此同时还加强了鼓和贝司的力度。

在音乐风格上,也一改之前山地音乐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事性和浓郁的乡土性;在演唱上也是不带修饰,体现了白人化的高亢有力,从而形成了一种听起来既不失山地音乐韵味,又带有摇滚乐气息的乡村音乐风格。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山地摇滚在某些情况下也被认为是一种倾向于乡村音乐的早期摇滚乐风格,但实际上它更多的是在传统乡村音乐中加入了节奏布鲁斯(Rhythm&Blues)的乡村音乐,也正因此才催生出了摇滚乐的诞生。

这种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不但为了热爱乡村音乐的听众带去了新鲜的听觉享受,也赢得了摇滚乐迷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在这一时期,从事山地摇滚创作的艺人们大多具有深厚的乡村音乐创作经验。

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的偏重于乡村音乐,也有的偏重于摇滚乐。

如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他那浓郁的乡村音乐风格的山地摇滚对乡村音乐进行了新的演绎。

又如卡尔·帕金斯(Carl Perkins),虽然确切的说他应该是一名摇滚歌手,但是他创作的大量兼有乡村音乐和摇滚乐韵味的歌曲,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乡村音乐和摇滚乐相互融合的重要纽带;再如“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Elvis presley),作为一个乡村音乐歌手出身的“摇滚乐之王”,在他的音乐中也有大量带有山地摇滚色彩的作品。

此外还有很多摇滚乐歌手的早期作品中都带有山地摇滚的韵味。

二、“乡村摇滚”时期
盛行于1970年代的“乡村摇滚”是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第二次结合,是1950年代山地摇滚的升华,也是1970年代轻柔类摇滚乐的代表之一。

在西方流行音乐历史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摇滚乐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南方很多专门从事乡村音乐创作的年轻艺人们也受到了摇滚乐的感染和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或多或少渗透着摇滚乐的元素,从而在继“山地摇滚”之后,乡村音乐演变过程
①山地音乐是最早的乡村音乐,被认为是乡村音乐的前身,主要是对1920年代乡村音乐的称呼。

【尤静波编著,《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8,P120】
中又出现了一种融合化的乡村音乐风格,即“乡村摇滚”(Country Rock)。

如果说“山地摇滚”是在乡村音乐中渗入摇滚乐的话,那么“乡村摇滚”则确切的说是在摇滚乐表演中加入了乡村音乐成分。

从整体音乐风格特点上看,虽然乡村摇滚有时也带有强劲的节奏和呼喊式的演唱,但依旧是不带威胁性的,较为温顺、轻松的。

与“山地摇滚”时期的风格风格一样,在“乡村摇滚”风格中有的作品倾向于乡村音乐,有的则倾向于“摇滚乐”。

比如,在1970年代在南方乡村音乐艺人中兴起的“南方摇滚乐”就是乡村摇滚在南方的一种别称,其代表人物有查理·丹尼尔斯(Charlie Daniels)、小汉克·威廉姆斯(Hank Williams)等,在他们的音乐中都充分显示着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融合风格。

而由“伯兹”乐队(The Byrds)掀起的“乡村摇滚运动”和来自加利福尼亚的老鹰乐队(The Eagles)手中,也为乡村音乐和摇滚乐搭起了一座结合的桥梁,促使越来越多的“乡村摇滚”陆续出在乡村音乐乐坛和摇滚乐坛上,他们的“乡村摇滚”同样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也体现了那一时期美国社会安逸与稳定的局面。

三、“新乡村音乐”时期
“新乡村音乐”(New Country)虽然在近现代西方流行音乐史上被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所有具有乡村音乐风格的音乐的统称,但严格意义上讲,它是特指乡村音乐发展到八十年代时产生的“新传统主义”①潮流的延续。

在“新乡村音乐”时期,乡村音乐与摇滚乐实现了第三次结合。

虽然这一时期的口号是要回归到传统乡村音乐时期,但在音乐制作方式上仍借助着流行音乐的手段,加进了更多的背景合音,电声乐器的运用也相应加强了力度,因此在“新乡村音乐”时期创作的乡村音乐中摇滚乐的成分越发加重,这种带有浓厚摇滚风的乡村音乐同样得到了众多乐迷的喜爱和追捧。

在这一时期也涌现出新一批年轻的艺人,他们将乡村音乐与摇滚良好的融合在一起,不但是歌手更是创作人。

如加斯·布鲁克斯(Garth Brooks)、仙妮亚·特温(Shania Twain)、文斯·基尔(Vince Gill)等,他们都是“新乡村音乐”的典范。

①“新传统主义”是指1980年代兴起的一种乡村音乐潮流,主要以“复兴传统乡村音乐”为口号,在音乐元素上追求原始的民间性和乡土性,但在音乐制作商采用现代流行音乐的制作模式,现代乐器演奏,既具有乡土气息又带有流行色彩。

【尤静波编著,《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8,P150】
综上所述,二十世纪乡村音乐与摇滚乐的三次结合不但为乡村音乐自身的发展和演变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摇滚乐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换言之,正因为摇滚乐的渗透才使乡村音乐形成了新的风格,也因为乡村音乐对摇滚的反作用才促成了摇滚乐的诞生并使其也成为西方流行音乐史上最为重要的音乐风格之一和近现代流行乐坛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纵观整个流行音乐史,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乐坛,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出现了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音乐风格相互结合创作的音乐作品。

这种具有创新性的结合不断推进着全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和演变。

同样,在多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出现由不同的音乐风格或者乐种结合而成的流行音乐形式出现,共同构成了五彩斑斓的当代流行音乐文化世界。

笔者谨以此拙文抛砖引玉,以期更多专家学者和热爱流行音乐的音乐爱好者关注流行音乐及其发展。

参考文献:
[1]尤静波编著,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8;
[2]陶辛主编,流行音乐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11;
[3]郭静舒,中外通俗歌曲鉴赏[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11;
[4]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2002.3。

作者简介:王洁,女,音乐学硕士,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样刊邮寄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北圩路41号,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

邮编:2100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