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广告设计发展趋势及其传播方式创新研究
摘要:时下,POP广告在国内十分兴盛,且其传播方式随着新兴媒介的出现呈现出多种方式的创新。
通过市场调查和文献阅读等方式研究了POP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及其传播方式的创新,得出POP广告的六种发展趋势、两种创新传播方式及其相关结论。
关键词:POP广告;新兴媒介;发展趋势;传播方式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15.23.009
1 发展趋势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POP广告在沿海地区开始发展,如今已达到兴盛的程度,内地的POP广告也正形成气候。
但是,与国际上的POP广告相比,国内的POP广告水准仍较低。
因此,探讨POP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1.1 系列POP广告的运用
虽然系列POP广告早已存在,但是它很少被运用于商品销售中,因此,系列POP广告的运用是一种很好的促销途径。
以家族式的系列化促销广告为基础,同时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将陈列展示与参与活动、动态与静态、局部与整体融为一体。
与单一的柜台吊挂POP广告相比,上述方式更能吸引顾客,扩大影响力。
1.2 与商品结合的POP广告
陈列于商品周围,与商品融为一体的小型促销广告可以使顾客直接获取商品的价格、性能等相关信息。
在当前日益同质化的市场背景下,与商品结合的POP广告确实是一种较好的促销形式。
1.3 综合新技术的POP广告
网络及各种高科技手段的出现,使得现在的广告设计有了更多的表现方式。
结合各种新技术来设计POP广告能够起到更大的刺激消费的作用。
1.4 互动的POP广告
让消费者参与到销售现场的互动游戏活动中,以活动的趣味性、和谐气氛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这种体验式消费模式对消费者来说非常受用,消费者体验之后更能产生购买欲望。
1.5 事件POP广告
利用事件的时效性、话题性来吸引消费者主动参与,进而增强商店的吸引力。
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设计一些能取悦消费者的事件,让消费者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体验到商家的优质服务,增加其消费的愉悦感。
1.6 形象主导的POP广告
在POP广告发展的初期,因其制作成本低而被各商家当作商品竞争的有力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品牌形象已然越来越重要,将POP广告设计与企业形象的塑造相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传播概况
POP广告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将大众传媒广告所累积的效果浓缩在销售现场,作最直接、最关键,同时也是最终的展示和促销。
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人们熟知的传统广告媒介,比如报纸、广播、电视之外,新媒体也在兴起,这使得当前的广告形式丰富多样。
POP广告本身也是一种广告媒介,指的是在售卖点的广告。
常见的POP广告有以下几种:①门面的POP广告,其目的是吸引顾客进入。
②店内的宣传单,其目的是让顾客看到店内的繁荣。
③引导顾客的POP广告,比如在天花板上悬挂引导性的POP广告,目的是引导顾客购物。
④商品标价卡。
标价卡大小的变化会引起销售额的变化。
POP广告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优点:①能够加深顾客对商品的认识;②美化购物环境,激起顾客的购买兴趣;③实物展示,便于顾客就近观看商品;④成本相对较低。
3 传播方式创新探究
当前,POP广告仅局限于售卖点,那么,如何通过售卖点的广告拓宽其广告宣传范围呢?在本次课题研究中,笔者通过市场调查和文献研究,对POP广告的传播方式创新得出
了一些结论。
3.1 互动传播
当下,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介都十分注重广告的互动性。
的确,一则广告只有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并互动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下面以立顿红茶的广告为例来诠释互动广告的传播。
消费者只要点开立顿红茶的广告网址链接,并且填写手机号码和联系地址,随后工作人员就会给消费者送去泡好的免费红茶。
此外,立顿红茶广告网页上还有许多丰富、有趣的活动,比如办公室DV自拍秀,还有立顿大礼包,这些不
仅能激起消费者的兴趣,还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
立顿红茶的这种互动广告,通过新颖、有趣的活动策划,吸引目标人群的关注度和好奇心,并且能够让目标人群积极、有效地互动,形成“病毒式”的传播,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且广告投放成本相对较低。
这种互动传播方式是许多零售业都可以效仿的,成本非常低,既可以达到互动的目的,又可以形成“蝴蝶效应”,使宣传效果最大化。
3.2 借助社交软件进行传播
当下的社交软件越来越多样化,有诸如脸书、推特此类的全球性社交软件,也有诸如微博、微信、豆瓣等这类的国内社交软件。
时下有很多电影院、餐饮店、美容院等都会利用此类社
交媒介进行宣传。
通常,商家会用“微信添加公众号”这种方式来积累自己的顾客,操作十分简单,只需要消费者打开微信,扫一下商家的二维码,关注商家即可。
消费者在关注公众号之后,便能查询商家每日活动、商品信息、新优惠等。
借助社交软件进行传播是一种既能方便消费者,且对于商家来说又是零成本的广告宣传方式。
时下,几乎所有的年轻群体,乃至中年群体都在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因此其广告受众群很有保障。
此外,关注了商家广告的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评论或者点赞的互动方式参与到广告中。
这样,既达到了互动的效果,又给商家带来了反馈意见和建议,使得商家能够不断完善自家的商品,提升品牌形象。
由此可见,借助社交软件进行传播,商家受益颇多。
4 总结
POP这种广告形式对于售卖点来说是一种最为受用的传播媒介,但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
因此,通过总结POP广告设计的六种发展趋势和两种创新传播方式可知,只有“实体+互联网创新”的POP广告传播方式才能在市场环境下发挥更好的效用,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青.POP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想媒介[M].河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美)乔治.E.贝尔齐,麦克尔.A.贝尔齐.广告与促销――整合营销传播展望[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4]汪涛.立体POP广告设计[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5]侯立平,郑建鹏.现代广告设计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刘晓芳〕
Abstract:Nowadays,POP advertising in China is very prosperous,and its transmission mode with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showing a variety of ways of innovation. Through market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ading,the autho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P advertising design and the innovation of its mode of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six kinds of development trends of POP advertising,two kinds of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related conclusions.
Key words:POP advertising;new media;development trend;communication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