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螺杆压缩机-2
29
3.4 转子的受力分析
3.4.1 轴向力 3.4.2 扭矩 3.4.3 径向力
30
3.4 转子的受力分析
力和力矩:齿轮作用力、气体作用力、轴承支反力、平 衡活塞推力、转子自重和输入力矩、气体内力矩、摩擦 阻力矩等。
作用在转子上的力和力矩
31
3.4.1 轴向力
轴向力:
Qa (Qga.d Qga.s ) Qga.a Qge.a
1
绝热效率ηad:等熵绝热压缩功率Pad与轴功率P的比值
ad Pad P
反映了压缩机能量利用的完善程度。
20
3.3.5 轴功率及绝热效率
1、干式螺杆压缩机的绝热效率
受到压缩机的容积流量、 具体的结构、吸排气压力、 气体种类等的影响。 高压比下,容积效率下降, 进而影响到绝热效率
3.3 热力性能计算
3.3.1 理论工作过程 3.3.2 实际工作过程 3.3.3 内压力比及压力分布图 3.3.4 容积流量及容积效率 3.3.5 轴功率及绝热效率 3.3.6 排气温度 3.3.7 喷油影响及喷油量计算
1
3.3.1 理论工作过程
假设:无摩擦、无热交换、无泄漏、无吸排气压力损失。
螺杆压缩机的实测指示图
9
3.3.2 实际工作过程
一、气体泄漏的影响
转速越低泄漏越严重。容积流量和效率都降低。 内泄漏:泄漏的气体不会直接影响到压缩机的容积流量 如高压腔(压缩腔、排气腔)漏到低压腔,非吸气腔。 (内泄漏使齿间容积气体温度升高,导致功耗增加, 同时,加热作用会间接降低容积流量)
与活塞压缩机不同,螺杆压缩机的内外压力比可以不相等
3
3.3.1 理论工作过程
2、内、外压力比不相等的工作过程
内、外压力比不相等的工作过程
a)内压比小于外压比
b)内压比大于外压比
额外的功耗及噪声和振动
4
3.3.1 理论工作过程
三、吸气提前或延迟结束的工作过程(流量减小)
当吸气过程在齿间容积达到最大值之前结束时,气体 将在吸气结束之后进行膨胀,达到最大容值。
34
3.4.3 径向力
1、 斜齿啮合时的径向分力 2、气体径向分力 3、转子自重产生的径向力
35
3.4 重点
(1)转子轴向力包括那些? (2)转子的扭矩包括哪些? (3)转子径向力包括哪些? (4)轴向力的方向? (5)阳转子拖动阴转子的方案中,是否两转子都为重载 转子?同步齿轮是否传递较大扭矩。
压缩过程开始时为原点
16
3.3.4 容积流量及容积效率
一、理论容积流量
扭角系数=V0/Vmax
qVt C qV 0 z1n C Cn1nD13
二、实际容积流量 :折算到吸气状态的实际容积流量
qV V qVt V C Cn1nD13
三、容积效率
实际容积流量与理论容积流量的比值
容积效率随压力比
超高压力比下压缩机 的容积效率
曲线平坦,可用于高压 比场合
压比大于10时,常采用多级压缩
19
3.3.5 轴功率及绝热效率
一、等熵绝热压缩功率 等熵绝热功率Pad
pd Pad ps qV p 1 s
1
二、绝热效率
26
3.3.7 喷油影响及喷油量的计算
一、喷油影响
一定压力的润滑油、喷水、喷制冷剂或喷其它液体 喷油提高了压力比,简化的结构设计,降低排气温度,降低 噪声。 冷却、密封、润滑和降噪四个功能。
2、喷油量的计算
在给定排气温度后,螺杆压缩机的喷油量可由压缩机的热平
衡式决定。
P qmg c pg (Td Tsg ) qmo c po (Td Tso )
Qga.d 及Qga.s 气体压力作用于螺杆排 出端及吸入端所产生的 轴向力 Qga.a 气体压力作用于螺杆齿 面上所产生的轴向分力 Qge.a 齿轮传动所产生的轴向 分力
由排出端指向吸入端的轴向力取正值。轴向力Qa为止推轴承所承 受。 在高压比机器中,阳转子上会设置平衡活塞:
Qa (Qga.d Qga.s ) Qga.a Qge.a Qb.a
1 pd Pad ps qV 1 1 ps
干式螺杆压缩机的绝热效率
ad Pad P
21
3.3.5 轴功率及绝热效率
2、喷油螺杆压缩机的绝热效率
粘度大,扰动损失大,但密封效果好 需要权衡功耗和密封两方面来决定所用油的粘度。
i Pad P i
轴功率=指示功率+机械摩擦损失功率
机械效率:指示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压缩机的绝热指示效率与绝热效率之间的关系为 :
绝热效率=机械效率×绝热指示效率
ad i m
23
3.3.6 排气温度
1.机体 机体是螺杆压缩机的主要部件,它由中间部分的气缸 及两端的端盖组成。双层壁结构和单层壁结构 。
五、喷液的影响
12
3.3.3 内压力比及压力分布图
一、内压力比
齿间容积的内压缩终了压力pi,与吸气压力之比。 理想气体处理,绝热过程内压力比εi为:
pi V0 V ps V i
同一台机器 内容积比是定 值
当内容积比为3.5,丙烷4.17氨5.03空气5.78、氦气7.71
当吸气过程在齿间容积达到最大值之后结束时,齿间 容积中的气体将有一部分重新回流到吸气孔口内。
5
3.3.1 理论工作过程
四、具有穿通容积的工作过程 穿通容积:齿间容积达到最小容积。(余隙) 吸气、压缩、排气、膨胀
6
3.3.1 理论工作过程
五、具有封闭容积的工作过程 吸气封闭容积 :齿间容积达到最小值后,不立即开始吸气 吸气口开启不及时 排气封闭容积 :齿间容积达到最小值前,排气已经结束 排气口提前关闭
V qV qVt
0.75-0.95
反映了压缩机几何尺寸利用的完善程度,主要由气体泄漏所致
17
3.3.4 容积流量及容积效率
转速低、容积流量小、压力比高、不喷液的压缩机,容积效率低 转速高、容积流量大、压力比低、喷液的压缩机,容积效率高 ηv= 0.75~0.95
1、干式螺杆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压差增加, 效率下降 不大
3、喷油螺杆制冷压缩机和工艺压缩机的绝热效率
对于制冷及工艺压缩机,载荷较大,吸排气压力变化 范围宽,故对大中型机器采用滑动轴承,导致机械摩 擦损失增大,故绝热效率降低。
22
3.3.5 轴功率及绝热效率
3、绝热指示效率和机械效率
绝热指示效率ηi:等熵绝热压缩所需的理论功率Pad与压缩机 指示功率Pi的比值,即:
24
2.转子
整体式结构
组合式结构
转子是螺杆 压缩机的主 要零件,其 结构有整体 式与组合式 两类。
螺杆压缩机转子的毛坯常为锻件,一般 多采用中碳钢,如45钢等。
25
3.3.6 排气温度
一、ε0---外压力比
二、喷油螺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33
3.4.2 扭矩
一、气体内力矩:若作用在齿面上的轴向分力为正值,则 为气体阻力矩,反之,为驱动力矩。 二、摩擦阻力矩:轴承摩擦阻力矩和转子旋转运动时的摩 擦鼓风阻力矩。 阳转子传递90%以上的扭矩,阴转子传递10%以下的扭 矩,因而阳转子属于高速重载转子;阴转子属于轻载转 子。所以一般以阳转子作为主动转子拖动从动转子阴转 子。 当用阳转子拖动阴转子时,同步齿轮传递12%左右的轴功 率,属于高转速、高精度、轻载荷齿轮。
干式螺杆压缩机的容积 效率与压比和转速的关系
干式螺杆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与吸气压力的关系,固定压比
18
3.3.4 容积流量及容积效率
2、喷油螺杆压缩机的容积效率 喷油的效率高,通常运行在高压比、高压差工况下。 干式转速高,50-100m/s,喷油的10-50m/s
典型的中型喷油螺杆空 气压缩机容积效率
36
3.5 开启式和封闭式螺杆压缩机
3.5.1 开启式螺杆压缩机 3.5.2 半封闭式螺杆压缩机 3.5.3 封闭式螺杆压缩机
单级具有较大的压比和宽广的容量调节范围。 低温及变工况下仍然有较高的效率。 同一结构可适用于多种工质
37
1.开启式制冷压缩机 最早出现。轴功率输入端伸出机体,通过联轴器或带轮和原动 机相连,易拆卸、维修,但密封性差,工质易泄漏,因此轴外 伸端有轴封装臵。 2.半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32
3.4.1 轴向力
一、端面轴向力:排出端及吸入端的轴向力组成,等于 各部分气体压力与其作用面积之积。
二、气体轴向力:部分齿形、齿段无轴向力存在 三、齿轮产生的轴向力: 决定于斜齿的方向,最好能平 衡掉一部分轴向力。
四、平衡活塞产生的轴向力 :转子上的轴向力较大时, 设置平衡活塞以平衡由排气端指向吸气端的轴向力。
电动机和压缩机装在同一机体内并共用同一根主轴。
3.全封闭式制冷压缩机 将压缩机与电动机一起组装在一个密闭的罩壳内,形成一个整 体,从外表上看只有压缩机的进排气管和电动机引线。 它比半封闭压缩机更为紧凑,密封性更好。
38
3.5.1 开启式螺杆压缩机
39
3.5.1 开启式螺杆压缩机
40
3.5.1 开启式螺杆压缩机
27
28
3.3 重点
(1)螺杆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根据示功图判别运行状态,分析原因。 (3)实际工作过程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产生什么影响? (4)内压力比是指什么,各工作腔压力是如何分布的? (5)什么是容积流量,随压力比、吸气压力的变化关系 (6)螺杆压缩机轴效率和绝热效率 (7)各种类型螺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的限制因素 (8)向螺杆压缩机内喷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