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带有较为浓厚的非市场特性、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的年轻市场。
作为刚刚完成“奠基阶段”的市场,不可避免在市场架构、制度建设以及投资者、监管者的经验和理念等方面存在不足,要成为成熟的市场还需时间加以培育和完善。
证券市场现行的制度架构乃至运行之所以带有非市场色彩,局部领域还残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主要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处在宏观经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过渡的特定背景下。
另外,与中国经济整体的开放程度不高相适应,相关领域的封闭性政策也是出于保护证券市场的目的而实行的必然选择。
正由于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性存在这样一个定位,加入奉行市场化、自由化的WTO将使中国证券市场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迈入2000年,中国证券市场提出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口号,为证券市场的新一轮高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中国证券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加入WTO为我国证券业和市场的长期规范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契机。
加入WTO后,将有一批成熟市场的中介机构加入我国证券业队伍,有利于调整投资者结构和提高证券类机构的从业水平。
上市公司通过国际竞争,将促使其进一步提高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
我们将在认真履行入世承诺的同时,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探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水平。
在不断开放中规范发展的我国证券市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加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同时,金融开放的稳步扩大为中国的证券业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的新机遇。
第一,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功能对比当中也涉及证券行业商品经济。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资本市场的内外融合,国内市场的投资偏好和融资需求日益看齐和趋同国际市场,至少我们的证券市场还有翻两番的业务空间,证券行业在市场需求中一定会赢得更多机会。
第二,发达市场的示范作用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正在建立,证券行业又有了增量市场的业务创新的机遇。
资本市场日益全球化,发达市场的作用不断加强,投资需求和融资需求方式日益与国际接轨。
国内市场的投融资需求与国外一样,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
第三,外资有条不紊的进入我们证券行业,证券公司股权结构的重组迎来了证券行业组织创新的机遇。
第四,外资股权发展比重的提升,市场换技术的开放策略得到显现,所以我们的证券市场有技术创新的契机。
外资机构利用自身的国际化优势和专业优势,在国内财务顾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领域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外资大量的服务理念、服务手段和业务基础使我们证券行业有了业务模块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契机。
第五,存量市场系统风险基本释放,证券行业的业务基础日益牢固。
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机构,股权市场是证券行业生存之本。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及其配套措施的顺利推进,市场的投资价值正在为投资者所关注,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应该说已经基本释放。
总之,证券行业的中介职能有了良好的发展后市基础,证券行业的系统风险基本释放,整个行业业务转型和创新的软件和硬件应该说基本具备。
证券业要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坚定信心,准确掌握世贸组织规则,切实做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应对工作,促进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加入WTO对中国证券市场是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是从短期或中期来看,这对中国证券市场而言可能更主要的是风险和挑战。
伴随中国加入WTO组织法律程序的基本完成,我国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将大大提前,这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将在市场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之下开始,这对我们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加入WTO之后,中国证券市场将面临着空前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新兴市场,并且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国际资本的流动、国外金融机构的进入在未来将对我国的证券市场带来巨大的挑战。
我国证券市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我国证券市场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新兴市场;二是我国证券市场一直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开放我国的证券市场将使我国有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
虽然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因而享有开放市场的很多缓冲手段,但是随着缓冲期的结束,国内证券市场必然将更加开放。
因而加入WTO将给我国这样一个不成熟、不完善的证券市场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金融开放的形势下,外资的进入,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改变了证券市场的容量和结构,渗透出理念和技巧,同时也携带着竞争和利益争夺。
中国证券行业在观念、要素和技术的优势对比中显示出历史积累的先天不足,使得中国证券业在监管制度、经营理念、行业技术、资本实力、资源争夺等方面面临一系列风险与挑战。
一是我们国内分业经营模式和证券监管体制的挑战,
二是金融开放凸显了我国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规模弱小的现实,难以对抗外来的压力和竞争。
三是经营理念、诚信建设和风险防范机制的挑战。
四是市场竞争和资源的争夺。
开放背景下,境外机构或外资机构将展开国内市场和资源的争夺,尤其是对优质上市资源、高端客户和高级人才的争夺,一是可能引起优质资源部分我外流。
二是高级人才的流失。
证券业的主要投入和成本是人,因此,外资机构往往采用全球一流的薪酬招揽一流的本土人才。
无论是专业技术人才还是拥有本土高端关系网的销售人才,都将成为被争夺的对象。
这将是国内证券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现实基础,不成熟、不完善、在相对封闭环境下发展起来市场的过快开放必将给我国的金融安全和民族证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表现在:
首先,国际资本的流动将给我国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市场带来极大的风险。
其次,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与本国金融机构开展全方位的竞争将给我国证券经营机构带来极大的挑战。
最后,证券市场的开放将给我国的市场监管带来巨大挑战。
整个证券业都要认真研讨我国证券业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抓紧时间学习,要熟练掌握和利用好世贸组织规则,把挑战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共同促进我国证券行业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
面对金融开放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国内证券业有了生存危机感和发展紧迫感,在开放形势下,卖方市场质变为买方市场,需要“竞争市场”的世界观,配套“自主创新”的方法论,形成金融开放形势下的和谐发展观。
具体来讲要从以下6个方面应对:
一是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
二是要加大兼并重组力度。
三是业务模式全面转型。
四是积极自主创新。
此外我们还要转变经营理念。
总之,处于金融开放背景下,我国证券业要扩大对外门交流合作,积极实行“走出去”的策略。
国内证券机构在境外设立、收购、参股证券类机构,积极开展海外市场业务,可以开拓新的业务资源,促使业务收入来源多样化,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增强经营业绩的稳定性。
国内证券公司通过海外项目的运作,可以较快地熟悉海外市场运作规则,为今后全面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培养和储备人才,加强对国际机构投资者的了解和沟通,形成自己的国际配售网络,建立自己的国际客户群,那么我国的证券业在对外开放中必然会发现机会,赢得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