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中国画美术教案
【篇一:幼儿园美术教案 水墨画】
幼儿园美术教案 水墨画:葡萄
活动目的:
1、知道水墨画是我国的国画,学习使用毛笔、墨汁等画葡萄,体验画水墨画的乐趣。
2、能大胆地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欣赏国画(葡萄)ppt、范例、宣纸、毛 笔、墨汁、报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墨画
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 的画有什么不同?这些画是什么材料画出来的?
2、引导幼儿分析国画绘画过程中的运笔和颜料的使用
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浓淡变化(水稀释)。
正确的使用毛笔,知道作画过程中中锋、侧锋的运用。 运笔过程中的留白
3、 欣赏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国画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作画兴趣。
1、我们班的葡萄丰收园地里只有用皱纹纸做的葡萄,今天请大家来用毛笔画一串串的葡萄,让我们的葡萄园地变的更美丽,好不好?
2、讲解演示,引导幼儿学画葡萄。
提问:(1)葡萄是什么形状? 葡萄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2)画葡萄时, 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幼儿先 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的?
提问:
(1)
(2) 水多会怎样?如果水少了会怎样? 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最后画藤和叶脉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方法。
2、提醒幼儿用墨汁时要注意墨汁不能从笔尖滴落下来,这样 作画时就不会有滴墨现象。
3、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有布局及绘画的先后顺序。 四、让幼儿相互交流、分享作品。
【篇二:中国画教案】
中国画——丝瓜画法
执教:兴化市实验小学仇越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画水墨,彩墨画法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国画作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2、学习中国画写意丝瓜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大提斗笔)}、调色盘、纸杯、毛毡、a4生宣纸。
2、教师用具:文房四宝一套、丝瓜范画一张、步骤图一张、吸铁石若干。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瓜果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笔墨技法和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们在四年级时已学过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紫藤和螃蟹等种类,今天,老师准备来教同学们用中国画的写意画法画丝瓜。(板书解题:中国画——丝瓜)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知道丝瓜什么时候成熟吗?(指名回答) (——它是夏季的时候成熟)
(——炎炎夏日,碧绿碧绿,大大小小的丝瓜吊在浓浓的绿荫里,显得分为美观。丝瓜的末端一朵朵的小黄花,像天幕上的星星一样分外吸引人。在中国漫长的绘画史上有很多大画家就喜欢画丝瓜,不仅因为它适宜国画的水墨表现 ,而更在于它负载着一片浓浓的田园诗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丝瓜的画法吧!
2、读画
丝瓜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田间地头,超市菜场都能看
到。今天我们就来 学一学齐白石老先生画的丝瓜 (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丝瓜图,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瓜叶、瓜身、藤蔓、瓜花)。再看看瓜叶有什么特点?瓜身又有什么特征?藤蔓呢?(——瓜花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由圆圆头的椭圆形组成的。
②再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齐白石老爷爷的《丝瓜图》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中锋蘸藤黄点花瓣,再换斗笔侧锋画出瓜叶,未全干时狼毫笔勾出叶脉,长锋笔画藤
③写意蔬果的技巧特点
写意蔬果使用生宣作画。讲究用笔筒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其作画程度不像工笔画那样。把色、染步骤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据绘画艺术效果的需要,综合勾、皴、擦、染、点等手法表现对象。而今天所学的“丝瓜”为小写意画、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
3、作画步骤
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丝瓜的花和叶,均需藤蔓撑托,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瓜身,后穿藤蔓。而后添叶,也可先画丝瓜,次画叶,最后穿藤蔓。以自己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②画藤蔓: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 ③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
③画丝瓜:先用毛笔饱翠绿色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中锋一笔画出,局部可以补笔。 [画后板书](出示分步步骤图)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蔬果画的最基本的技法特点。
4、带领学生临摹
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这2丝瓜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可先用铅笔轻轻的画个大概,以便掌握整体。
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画枝:用笔可曲可直,
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 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五笔画叶)
画瓜身:斗笔蘸翠绿,中锋由上而下顺势画出。
四、巡回指导
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五、小结
1、展示画好的作业
2、评价作业优缺点
3、提出今后应注意的地方
六、布置课外学习
欣赏以丝瓜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思考画家是怎样表现丝瓜的,如有时间也可以写生或者临摹一幅菊花写意图。
【篇三:儿童中国画教案】
儿童水墨画教案
1、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
一、 教学时间第一周 二、教学目标
1、 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五指执笔法”。 2、 对坐姿的培养、学习悬腕的书写方法。 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 教学准备:字帖、毛笔 四、 教学过程 1.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
师: 一(1)班的孩子,我听说学习特别努力,可上进了!看你们这精神气,我想:这肯定是真的了。所以,老师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能把你的名字写在这张纸的白边上吗?让我们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生:好。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大声读读你的名字,快,看谁先和老师成为朋友。 生:(陆续上来。)
师:你们长得这么漂亮,想不想把你的名字也写漂亮呀?那今天,我就教你们 一些把字写漂亮的小窍门,谁想学习呀! 生:我。
师:请你先抓住关键的地方,体会体会,同桌之间交流交流,一会儿,我们再 请你讲讲这些话,你又有什么样的发现? 生进行自由讨论。 师:其实我走了好几桌,我都能听到同学们的发现,你们真了不起,会读书啊,谁来谈谈,想说哪就哪,两位同学想说了,三名、四名、五名!越来越多了!好!请你来说说!
生:要想把字写美观,“五指执笔法”是十分重要的。 师:给他掌声!谢谢!
“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
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生:正确的握笔方法是: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 指关节略弯曲。
师:记住我是怎么写的了吗?来试试。(师生重复书写时的要点)
生:好。
师:咱们写一个试试,来!(师一笔一笔板演,学生看后再书写,教师巡视)
谁写得最棒,到前面来。
三颗星标准:大小合适、方正、有运笔2. 同桌互相纠正,示范。
师:要想把字写漂亮,还要有正确的坐姿。 你们边看边体会老师是如何写字的。
师:练二三寸大楷字无须站立,坐着写就行了;二则坐着省力又利于凝神聚气,注意力容易集中。 1. 手腕要悬空。
2. 头部稍低,肩平,双脚平放。
3. 左手的肘和手掌平放在桌上,要撑开,并与右手保持基本对称。
4.练习手腕运笔 手腕做圆周运动 5. 师:谁来做个示范? 给他掌声!谢谢!
生:(展示,评议,教师印奖章)
师:再感谢这名同学让我们明白了正确的坐姿。 生:好,给点掌声!(鼓掌) 师:下课! 教学反思:大部分同学的拿毛笔的方法已经掌握了,只是有少部分同学还是不会拿,坐姿方面同学们都能坐得端正,
2、 学国画
教学目的1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2认识干湿浓淡墨色。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重点难点1,认识中国画特点。 2,“墨分五色”的认识。 准备: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 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国画。 新授:
介绍中国画: 中国画是我过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称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介绍工具: a)笔:羊毫笔、狼毫笔、白云笔。 b)墨:有松烟、油烟。 c)纸:宣纸——生、熟。 d)砚:砚墨用的是石头。 e)色:可用水彩颜料代替。 各种工具的保管方法。
分类: 1,题材:人物、山水、花鸟。 2,方法:工笔、写意。 墨分五色: 焦、浓、重、淡、清。 笔法:中锋,侧锋。
分辨: 浓淡墨。 中侧锋。 干湿画法。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讲评。
3、认识藏锋和露锋
一、观察“三”,三个的起笔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的三条横有什么不同吗? 生:我知道。第二条横比较短,第三条横比较长。 师:对!那么“三”的这三条横在起笔上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和第二条横的起笔是尖的,第三条横的起笔是圆的。 师:是啊,你观察的真仔细!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两种起笔方式。二、揭示藏锋和露锋的概念。
师:你们知道怎么才能使你写出来的横的起笔是尖的吗? 生:我觉得毛笔的笔头是尖的,写出来的自然是尖的。
师:是啊,这样的笔锋我们把它叫做“露锋”,是笔锋外露的用笔,一般用于笔画的起笔处。用露锋写出来的笔画常是尖笔或是方笔,显得锋芒毕露,神采飞扬。
师:还有一种笔锋叫做“藏锋”,它的写法是让笔锋从笔画内部起笔,把笔锋藏起来。用藏锋写出来的笔画显得浑厚。就像“三”的第三横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