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墨画教案

水墨画教案

《水墨画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基本的水墨用笔技法后的创造性的综合。

通过欣赏、感受、尝试水墨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触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并在神奇的墨色变化中找寻快乐。

对于培养学生笔墨表现能力,激发学生水墨创作兴趣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尝试用水墨的国画语言对动物进行造型的练习,让孩子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国画的造型手法,打消陌生感,并用简单、概括、富有变化的笔触传神地表现动物,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培养孩子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感受水墨画动物的独特表现方法,知道水墨画与彩墨画之间的异别。

2、能力目标:学习用水墨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在造型中体会墨色的变化,提高观察、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学习水墨画用墨、用笔知识,观察表现喜爱的动物。

教学难点
用水墨画出有一定意境的动物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墨工具、范作若干,多媒体课件,音乐《春江花月夜》等。

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凋色盘、洗笔的工具,毛毡或报纸等。

教学过程:
一、我想看一看(导入):
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经典动画《小蝌蚪找妈妈》(播放视频)
能看出这些动画形象是用什么画法表现的吗?与平时所看的动画片有什么区别?老师简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动物形象,是根据齐白石大师水墨画作品中的动物形象创作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体验水墨画动物的独特韵味。

(板书课题:水墨画动物)
水墨画概念: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

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

相传始于唐代,宋元时期开始盛行。

水墨画强调“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以及强调“墨分五色”,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来代替。

(课件出示)
二、我想试一试(初步尝试、体验笔墨):
师:水与墨相结合会产生神奇的变化
师分别演示:
不调水的是焦墨,稍加水的是浓墨,再加水就是重墨、淡墨,调水最多是淸墨
这就是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
三、我想学一学(尝试画蟹,体验水墨)
想和老师一起感受一下吗?
老师讲解螃蟹的构成、绘画步骤、用笔用墨的要点。

(出示螃蟹的图片)
(师生同体验)师边画边讲解:
(1)、先让毛笔喝饱水,用笔尖蘸浓墨,側锋画一笔(墨有变化吗?)、两笔、三笔;
(2)、师继续用中锋画出螃蟹身体左右的各四条腿;(现在笔画出来的墨变得越来越怎样了?)
(3)、看看老师画得螃蟹还少点什么呢?(生说师添画)蘸浓墨两笔画出螃蟹的大螯;小狼毫蘸浓墨画出螃蟹的爪子和眼睛。

怎么样?你也来试试!注意墨色的变化。

(生画体验)
3、对比点评,分析笔墨
我们来挑几只螃蟹来比比,看谁的最神气,谁来做评委?
点评重点:墨有无变化?用笔是不是很生动、大胆?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还有点水墨眼光,水墨画作品,墨色的变化多端、丰富无穷才生动感人,(出示板书:用墨丰富用笔简练)用笔简练却不等于简单,需要用心观察、长期积累。

四、名家介绍
用水墨画动物有趣吧,我们国家许多画家都喜欢画水墨动物,齐白石就是其中之一,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就是以齐白石画的动物为原型制作的。

他画过很多的小动物,其中最爱的是虾。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都是举世闻名的。

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吧。

(播放课件,边放边介绍。

)齐白石的动物用笔简洁概括,看起来简单,却十分生动。

徐悲鸿的马,健壮有力,特别是他画得奔马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

师生互动探究,得出水墨动物画的技法——点厾法,(课件出示点厾法概念)
点厾法:即不勾边线,直接用有浓淡变化的墨或颜色画物体的一种中国画技法。

五、学生作业,师指导
画家们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你们有喜爱的动物吗?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也可以添加一些情节来丰富自己的作品。

六、作业展评
谁的用笔最生动?
谁的墨色最丰富?
谁的作品最有意境?
总结:
师:普通的水墨表现出了丰富的动物世界,中国画真是门奇妙的艺术,只要你用心观察,敢于表现就可以创造出更美、更灵动的作品。

水墨也可以和色彩相混合,下节课我们继续探寻水墨动物世界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