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酯偶联剂锆酸酯偶联剂
2、拉丝磨损:
成丝比新生丝强度降低15%-25%
3、水分侵蚀:
水分存在下,玻纤强度随负荷时间增长而降低。
24
4、纤维直径
直径越细,强度越高。
5、杂质、气泡等缺陷
微裂纹和应力集中导致强度下降。
6、拉丝时的残余应力
可导致微裂纹的形成。
7、表面涂层(浸润剂)
表面涂层可降低上述问题对玻纤强度的影响
25
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浸润剂)
9
光学法
利用固-液体系两相间的浸润能力进行测量
憎水表面
亲水表面
10
二、红外光谱(IR)的研究
仪器:红外光谱仪 样品测试方法:透射法、研磨法、反射法
(玻纤改性常用) 研究内容:聚合物表面的添加剂、溶剂的侵
蚀作用、聚合物表面取向、玻璃表面改性后 的键合作用(偶联剂等的作用)。
11
21
玻璃纤维SEM照片
放大3000倍照片
放大300倍照片
22
二、拉伸强度
纤维名称
玻纤
尼龙
人造丝
拉伸强度(MPa) 1470-4800 490-680
340-440
纤维名称
铬钼钢 轻镁合金 碳纤维
拉伸强度(MPa)
1370
330
3900
23
影响玻璃纤维拉伸强度的主要因素
1、化学组成:
石英玻璃5880以上;S玻璃(MgO-Al2O3-SiO2)4600; E玻璃(CaO-Al2O3-SiO2)3058;C玻璃(Na2O-Al2O3SiO2)2617
新型玻纤界面改性技术的 研究与进展
章峻
1
表、界面的定义
定义:两相或两相以上体系,表、界面是指两 相之间的过渡区域。
根据物质聚集态结构,表、界面包括: 固-气;液-气;固-液;液-液;固-固五类。
2
表面:其中有一相为气相,包括固-气; 液-气(材料本体性质) 界面:两相均不包括气相,包括固-液; 液-液;固-固(两相间相互作用)
界面的定义:界面是相与相之间的过渡区 域,是一个厚度为几个分子的准三维区域, 具有其独特的过渡性和复杂性。
3
根据研究角度和目的不同,表界面又可分为: 物理表面和材料表面
物理表面从分子和物理学研究角度定义 材料表面从材料学和应用研究角度定义
4
物理表面包括理想表面、清洁表面、吸附表面
理想表面:是指除了假设确定的边界外,系统 无任何变化。
7
接触角仪
力学法:通过固液界面结合力的大小进行测定。 主要应用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表面能的测定 (偶联剂、浸润剂)
光学法:通过接触角进行测定。主要用于固体 的接触角、表面能、固液间相互作用情况的测 定(玻璃纤维表面改性效果)。
8
力学法
利用固-液两相间的作用力的大小进行测量
片法测试
环法测试
P 2P
。
三聚磷酸改性样品 未改性样品
128
130
132
134
136
138
140
142
Binding Energy (eV)
注:测量精确但价格较高
13
四、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应用
仪器:扫描电子显微镜
应用:材料表面形貌、复合材料界面形貌 (界面改性效果)、膜结构性质、纤维表面 形貌、结晶物形貌。
关键用途:将玻璃纤维和聚合物树脂粘结起来,实现无 机物和有机物的良好界面结合和分散效果,使玻璃纤维 增强材料获得满意的应用。一般用量为0.05-1%。
清洁表面:是指化学上纯净的表面(化学组成 一致) 吸附表面:表面吸附外来原子的表面。
5
材料表面:包括机械作用表面、化学作用表面、 固体结合表面、气(液)相沉积表面
机械作用表面:由于机械作用形成的表面 化学作用表面:由于化学腐蚀或化学反应形成
的表面 固体结合表面:两种固体由于真空,界面扩散
等形成的表面 气(液)相沉积表面:一相物质通过气化或溶
液法在另一相物质表面成膜。
6
材料表、界面研究方法
一、接触角和界面张力的研究
仪器:表面张力仪、接触角仪 测试内容:表面张力、界面能、接触角 研究内容:了解聚合物表面极性、表面能、界
面相容性,为聚合物的界面改性、共混提供理 论依据。(玻纤改性剂的开发和选择)
ATR-IR
通过材料表面的多次反射增强信号进行测定
适用于材料表面结构的研究或不易溶解或研磨 的材料样品测量
入射光源
接收器
12Βιβλιοθήκη 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研究
仪器: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应用:材料表面的键合情况和价态,材料表面电子平均动 能。粘结界面的相互作用、偶联剂的偶联作用、粘结点的 老化作用。表面改性剂的作用机理。添加剂的扩散作用、 材料的大气老化。
浸润剂的作用:
1、提高玻纤的界面相容性:增加玻纤和基材的粘结性 能,提高成品的机械性能。
2、粘结、集束:使原丝保持完整,提高其可纺性和玻 纤对树脂的穿透性。
3、润滑、保护:拉丝时减少摩擦,防止纤维摩损、断 丝。
4、防止静电积累:降低玻纤表面电阻,形成导电通道, 提高加工性能。
5、提供玻纤后加工、应用必须的性能:如硬挺性、分 散性等。
17
电镜对玻纤直径的测量(1000倍)
18
偶联剂对玻璃纤维的作用效果:
19
界面改性的目的
提高两相间的界面相容性
无机-有机粘结性能
赋予材料特殊的表面性能
分散、功能化(医用功能、耐腐蚀功能等)
20
玻璃纤维的表面特征
一、外观特性
光滑圆柱体,截面为完整圆形。无有机纤维的皱褶和天然 纤维的中空空隙。 优点:对气体和液体通过阻力小,适合做过滤材料。 缺点:对树脂的黏结能力弱,需表面改性。
制样:机械破坏断面、化学刻蚀、染色、淬 断等
14
SEM在玻纤行业中的应用
纤维情况:纤维直径及其分布 纤维表面形貌:表面磨损(设备损耗、润
滑剂的效果)、短切效果(切刀状况) EDS测定表面元素:改性剂修饰情况,玻
璃种类判断
15
玻纤表面精细结构电镜图(5000倍) 16
玻璃棉过滤产品纤维电镜图(10000倍)
26
浸润剂的分类:
1、增强型浸润剂:含偶联剂,可直接用于树脂增强。 2、纺织型浸润剂:提供玻纤拉丝和编织能力,需热处
理后加入偶联剂方可用于树脂增强,多为淀粉和石 蜡油类。 3、纺织、增强型浸润剂:对纺织型浸润剂进行改性, 以达到增强树脂的部分功用。
27
1、偶联剂
定义:偶联剂是一种能改善非极性和极性物质之间界面 相容性的助剂。是两种不同极性材料之间的粘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