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作文《逃家小兔》教学设计打鼓中心小学教师:胡莉目标预设:1.创造性地阅读绘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角色情感;2.选择具体画面,联系自身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将画面内容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3.在阅读和表达绘本的过程中,感受母爱的真挚与细腻。
教学过程:●预热:孩子们,今天早上出门前,妈妈对你说了些什么?第一板块:讲述绘本故事1.导入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一起来讲一个故事。
可以照着图上地文字讲,也可以根据图面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讲,喜欢吗?2.讲述(1)教师开头: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
你们有过这种想法吗?好,就让我们一起当当这只逃家小兔。
(2)根据绘本内容,学生讲解,教师不断引导:A、出示彩图一:,兔妈妈怎么站在小溪的中央垂钓呢?她为什么用胡萝卜做鱼饵呢?B、出示彩图二:瞧,兔妈妈背着一个包,里面会装些什么?肩上的绳子用来干什么的?C、出示彩图二:兔妈妈来到一片怎样的花园?她跨的篮子里装的是什么?D、出示彩图三:兔妈妈变成的树,和你们平时看到的树有什么不同?E、出示彩图四:看着这个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兔妈妈会把小兔吹到哪儿?F、兔妈妈站在钢丝上,为什么要穿着一件漂亮的裙子,还打着伞?G、这幅图画在色彩上与其他几幅画面相比,有什么不同?(3)在屏幕上打出“……”,想象看,小兔还会逃到哪里,兔妈妈又是怎么追的?在同一张灯片上出示:“如果你张开手臂抱住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如果你变成,”兔妈妈说,“我就变成,”。
(4)无论小兔怎样的逃离妈妈,妈妈总能找到他,最后——(由学生继续讲完故事)3.概括(1)故事讲完了,故事内容很简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2)儿童交流,教师板书:逃、追第二板块:体验绘本故事1.每一次逃离,都充满了调皮;每一次追逐,都充满了爱意和艰难;每一次逃离和追逐都构成一个温馨浪漫的故事。
(出示六幅彩图)2.可是,这里只有画面,没有文字,想想看,我们该怎样让图画中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复活”....呢?3.演绎文本(1)演出来,太好了!谁来当当小兔子,谁愿意来扮演妈妈?(2)他们表演,我们干什么?好,我们一边当观众,一边当当导演!(3)现在我们就来演演这幅画,出示彩图二。
在演之前,作为导演,得先跟演员“说说戏”.....A、小兔子现在已经到了哪里了?你怎么会到这里的呀?是呀,任何一个故事的发生都得有——板书:起因B、小兔小兔,终于逃离妈妈的怀抱,心情怎样?你为什么会这样快乐呢?你会怎样表达自己快乐呢?板书——语言、动作、神情、心理C、兔妈妈,听说小兔变成了高山上的石头,你的心情怎样?该怎样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呢?你会怎么追他呢?——不一会儿,兔妈妈累得气喘嘘嘘,路边的小草会这样劝她——,可兔妈妈却说————不好,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空中的小鸟劝她——,可是兔妈妈却——D、兔妈妈找到小兔了吗?是呀,任何一件事情都得有——板书:结果E、母子相逢,该是怎样的情景呢?4.小结:多么亲热呀!刚才,两位演员和台下的各位导演一起合作,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给这幅图画加上起因,添上了结果,(指板书)给兔妈妈和小兔加上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指板书)看,这幅画已经变得栩栩如生了!第三板块:描绘绘本故事1.孩子们,“表演”可以让彩图中的故事“复..活”.起来,想想看,还有什么办法让这幅图画故事“复活”...呢?2.是呀,图文并茂,也可以让画面动起来,活起来!我们为这幅画配上文字。
请大家从其他五幅彩图中选择一幅最喜欢的图画,配上文字。
注意图画与想象结合,可以从不同角度写。
(指板书)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仪展示学生作文,集体批改。
3.(回到整幅画面上)原来,一幅彩图里就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如果大家给每一幅彩图加上前因、结果,(指板书)给画面上的主人公加上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指板书),用生动具体的文字写下来,这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就会变成一本厚厚的图文并茂的故事集。
大家想来当当这个小作家吗?第四板块:延伸绘本故事1.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师生互动评点。
采取一幅图画“母子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
2.充分交流后,教师总结:孩子们,这真是一场在兔妈妈和小兔之间展开的欢快而奇特.....、温馨而柔美.....的追逐游戏!因为有了大家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文字,这场游戏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境了!3.堂课就要结束了,但是关于《逃家小兔》这个绘本,关于《逃家小兔》这个故事集才刚刚开始,它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添加画面,不断丰富文字,我相信,《逃家小兔》一定会成为人生旅途上不断温暖我们心灵的大书!●结束全课。
孩子们,今天放学回家,看到妈妈,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绘本作文《逃家小兔》说课“绘本作文”——全新的作文教学听过手绘本作文教学课吗?这是一种创新的阅读与习作相结合的创新课型。
为什么以《逃家小兔》这本书作为阅读和写作的载体呢?这样的课型是我第一次接触。
我要说:首先因为这本书内容简单有趣,在这个故事中,小兔子和他的妈妈通过对话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温馨的充满爱的捉迷藏的故事。
故事中小兔子顽皮和奇特的想象很容易把孩子们带进一个天真浪漫的世界;而兔妈妈在小兔子千变万化中的紧追不舍和机智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无论自己走到哪里,妈妈都会紧紧地跟随和护卫。
简单有趣的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和妈妈的故事呢?所以,这本书不仅能深深吸引学生的目光,而且能带着学生轻松走进故事的创编。
其次,这本书写法简单。
的确,整个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程度了,简单到了只剩下几段对话。
但是,从写作的角度看,也正是这份简单,让我们作文教学的训练点集中明确,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模仿,在模仿中创造。
第三,独具特色的结构留下了相当大的写作空白。
这本故事书的结构相当独特——小兔子和妈妈的每一次捉迷藏都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话,第二部分是彩图,这些彩图都很有意思,画的是小兔子完成了变化,妈妈正行走在寻找的过程中。
这些彩图对于写作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每一幅彩图都没有文字说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和描述的空间。
这样,想象中对话和想象中描述相互支撑,让写作训练更加丰满。
课堂教学中:首先,让学习在对故事的猜测中起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古老的一句话却历经沧桑而依然魅力无限,这就是经典。
兴趣的调动就从“猜猜‘逃家小兔’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这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了。
学生的猜测是很有趣的,人人都是以自己的生活为原型进行的想象,所以,很少有孩子能猜到故事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再走进故事,就会使学生在认识上和心理上出现一个巨大的落差,这一落差不仅可以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潜意识中可以帮助他们体会到兔妈妈的慈祥、温暖和智慧。
接下来,对故事书的阅读采用读、想、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则让他们学习句式的表达方法,二则使教学一直走在一种不确定中。
这样的不确定能够弥补这本书因为故事情节类似、表述方式单一而给学生们带来的审美疲劳,促使他们不断变化角度想象和表达,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但是,看书读故事毕竟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阅读只是写作的前奏,所以,综合几次对话,寻找写作特点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
写作也是从填空开始的,并由填空过渡到了写一段话,写几段话,于是,想象和写作就融合在一起。
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自己创作的旅程。
对于这样一节手绘本作文课,我的感受是故事中的每一次对话的写作都是学生在合理想象基础上的创造,都是两个对立的人在一个孩子内心中冲突以后的创造。
任何一点微小的创造都是需要付出心力的,孩子们的创造更难。
或者,我们可以再换一个角度看这节课,虽然每一次对话都很简单,但是我们的学生在一次次简单的写作中完成了一本书的创作,一本和世界级经典《逃家小兔》一样的儿童故事书的创作。
我们也许应该对我们的孩子心存敬畏。
这节看似简单的图画书阅读写作课的确是一节不简单的课,尤其是如果这一次简单的模仿创作,能够在孩子心中种下一棵创作的种子,就更是不简单了。
“简单是成熟的美丽,单纯是丰富的高雅”。
赏读绘本快乐作文打鼓中心小学教师:胡莉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校及领导给我这次机会,到外面学习交流。
这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与大家比较起来,我个人在教学中所做的工作还很少,也很肤浅。
好在有大家的帮助,因此我也就借此机会,谈谈一些体会和感受,以及一些构想,敬请大家帮助指教。
在语文教学中,自己一直感兴趣的就是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说到底,我认为也就是听说读写,字词篇章的训练,而说和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多年的浅薄思考与探索,我觉得:作文,学生的作文,它并不仅仅是我们教师精心的指导出来的,也不是我们教师精细的评改出来的。
看过很多资料,也读过好的传记。
我真的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写好作文,首先,就是要有一种写作的欲望,其次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然后,就是必须要有生活积累和观察。
我们好多教师,都怀着一个善良的心,教给学生这样那样的作文秘诀,对学生的作文又是眉批,又是总批,又是面批,又是点评,花在作文本子上的时间真的是特多。
我不是否定这,我是敬佩但不欣赏。
我们任劳任怨,干的却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学生对于作文,往往总应付敷衍,有几个真的有兴趣?有几个真的有写作的习惯?即是说,获奖了几篇,发表了几篇,你说说,是不是就真的反映了我们作文教学的成果?说白了,学生们好多是为作文而作文,为老师而作文,为了完成任务与作文。
问题在哪?写作的兴趣没有,写作的习惯没有,所以写作的内容枯燥,写作的方法缺少。
这怪我们老师么?怪我们的学生么?我说,都不怪。
前不久,我曾看过一个帖子,说的是这样的一种现象:纵观前后五十年,清华、北大那么赫赫有名的高等学府,中文系,都是精英吧,那么培养出来的是什么?有大文豪么?很少;有大文学家么?微乎其微。
他们培养出来多的是批评家,是政论家!当然,这也许有点偏激。
而实际是,成就大文豪、大作家还是兴趣,就是写作习惯,就是生活积累。
生活积累不谈,孩子毕竟正在成长中,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中。
那么,兴趣、习惯,写作能力的训练需要我们作文教学该怎么做呢?其实,作文教学方法很多很多。
什么是绘本?相比大家都已经了解了一二。
绘本也就是图画书。
绘本就是“有画的书”,它让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也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也有一些相当著名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
有人这样评价绘本阅读:“绘本的阅读是高雅的阅读。
精彩的图画,精妙的故事,精巧的设计,精美的印刷……绘本的阅读是高尚的阅读。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悲悯胸怀,长情大爱……像春天的雨露无声地渗入孩子的心田。
绘本的阅读是高贵的阅读。
去除功利心,与大师对话,就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