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

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

第三章日常交际礼仪
介绍礼仪
●什么是介绍?
介绍就是向别人说明情况。

介绍的种类:
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集体介绍和业务介绍
●分析下列为他人介绍事例
●(1)这位是XXX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张经理,他可是实权派,路子宽,朋友多,需要帮忙可以找他。

●(2)约翰·梅森·布朗是一位作家兼演说家。

一次他应邀去参加一个会议,并进行演讲。

演讲开始前,会议主持人将布朗先生介绍给观众,下面是主持人的介绍语:先生们,请注意了。

今天晚上我给你们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我们本想要求伊塞卡·马克森来给我们讲话,但他来不了,病了。

(下面嘘声)后来我们要求参议员布莱德里奇前来,可他太忙了。

(嘘声)最后,我们试图请堪萨斯城的罗伊·格罗根博士,也没有成功。

(嘘声)所以,结果我们请到了----约翰·梅森·布朗。

(掌声)
●(3)我给各位介绍一下;这小子是我的铁哥们儿,开小车的,我们管他叫“黑蛋”。

●讨论题:
●1.以上介绍各存在什么问题?
●2.在交际场合中进行介绍应注意哪些规范?
●自我介绍
●(一)、需要自我介绍的情况:
●A、想了解对方的情况
●B、想别人了解你的情况
●(二)、自我介绍的顺序(位低者先介绍)
●A、主人向客人介绍自己
●B、晚辈向长辈介绍自己
●C、男士向女士介绍自己
●D、下级向上级介绍自己
●(四)、自我介绍的时机
●A、别人专注时
●B、环境幽静时
●C、没外人在场时
●D、场合正式时
●介绍的模式
●A、寒暄式(也称应酬式)
适用于不得不介绍的泛泛之交,内容仅限于姓名;
B、公务式(包括四要素:单位、部门、职务和姓名)
C、社交式(也称交往式)
包括:姓名、职业、籍贯、偏好和共同的熟人;
二、为他人介绍
谁来介绍?
(一)社交场合:女主人
(二)公务活动:A、专业人士;B、对口人员
●介绍的顺序:
●先把辈分低的介绍给辈分高的;
●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先把客人介绍给主人;
●先把自家人介绍给外人;
●先把未婚的女士介绍给已婚的女士;
●三、集体介绍
●两单位之间:将东道主介绍给客人
●集体与个人之间:将个人介绍给集体
●四、业务介绍
●A、把握时机;B、讲究方式;C、不要诋毁别人
礼仪常识——握手
●握手的顺序。

先上级伸出手后,下级才能接握;长辈先伸手后,晚辈才能接握;女方先伸手后,男方才能接握。

●握手的力度。

一般情况,相互间握一下即可。

如果是热烈握手,可以使劲摇晃几下,这是十分友好的表示。

而用手指尖去点一点,则是无礼之举。

●握手的时间通常以三至五秒为宜,除非关系亲近的人可以长时间握手外,一般都是握一下即可。

●握手时应两眼注视对方的眼睛,表示诚意。

特别要提请注意的是,不能戴着手套握手,这被视作失礼的行为。

握手的顺序
A、正规场合(原则:位高者居前)
长辈先与晚辈伸手;
上级先与下级伸手;
女士先与男士伸手;
老师先与学生伸手。

B、特殊场合(家里)
客人到达时,主人先伸手,以示欢迎;
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以示留步。

C、一人对多人的场合:
1)、由尊而卑;
2)、由近而远:
3)、顺时针方向。

握手的场合和姿势
场合:
A、见面或道别;
B、祝贺或慰问;
C、表示尊重。

正确姿势:
起立,上身略向前躬以示郑重,与对方距离在一米左右,手掌与地面垂直,掌心向左侧,手位是四指,时间约3—5秒,力度在两公斤左右。

忌讳的握手姿势:
A、掌心向下:这是控制式的握手,显得傲慢。

B、掌心向上:这是乞讨式的握手,过分谦卑。

握手的补充说明
A、与人握手要寒暄;
B、要以表情进行配合(双眼注视对方双眼)
握手的禁忌:
1)心不在焉;
2)伸出左手;
3)戴手套;
4)交叉握手。

名片礼仪
一、名片的概念
名片是现代人自我介绍和社交的联谊卡。

二、名片的重要性
1、在现代生活中没有名片的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人;
2、在现代生活中不会使用名片的人是没有社交经验的人。

使用名片三不准原则
1、名片不能随便更改;
2、名片上不提供私宅电话;
3、名片不能印两个以上的头衔。

名片的制作
1、名片使用卡片纸印刷
2、名片的尺寸(55CM*90CM;60*100CM);
3、名片的色彩(控制在三种以内)
4、名片的印制(纤印或打印)
名片的内容
1、左上角:归属
A、企业标志
B、单位全称
C、所在部门
2、正中间:称谓
A、姓名
B、职务(行政职称)
C、学术(技术职称)
3、右下角:联络方式
A、地址
B、邮政编码
C、办公室电话(电子邮箱,网址)
名片的功能
1、介绍;
2、联络功能;
3、替代信件;
4、留言;
5、礼单
递送名片的技巧
1、尊卑有序;
2、放置到位;
3、循序渐进;
4、递名片时的拿法;
5、递名片时要寒暄;
礼仪常识——怎样要名片
●明示法
●交易法——把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来而不往非礼也
●谦恭法——地位低者向地位高者
●名片
●2000年4月,新城举行春季商品交易会,各方厂家云集,企业家们济济一堂,华新公司的徐总经理在交易会上听说衡诚集团的崔董事长也来了,想利用这个机会认识这位素未谋面又久仰大名的商界名人。

午餐会上他们终于见面了,徐总彬彬有礼的走上前去,“崔董事长,您好,我是华新公司的总经理,我叫徐刚,这是我的名片。

”说着,便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名片,递给了对方。

崔董事长显然还浸在之前的与人谈话中,他顺手接过徐刚的名片,“你好”,草草地看过,放在了一边的桌子上。

徐总在一旁等了一会儿,并未见位崔董有交换名片的意思,便失望地走开了……
●结合名片礼仪知识谈谈这位崔董事长的失礼之处。

电话礼仪
一、要树立电话形象
电话形象三要素:
A、时空的选择;
B、通话的态度;
C、通话的内容。

礼仪常识——接电话的礼仪
●1、接听电话要及时,表示对客人的重视。

“铃响不过三声”,太快和太慢都有失礼之嫌。

●2、通话语言要规范。

办公电话:报单位;私人电话:报姓名。

●3、不随便让人代接电话。

●4、如果遇到掉线的情况,要及时拨回去,另外这个电话再次接通之后要说明歉意。

案例:电话
●A:请问王老师在吗?
●王老师:我是王老师,请问您是哪位?
●A:王老师,您猜呢?
●王老师:是李华吗?
●A:不是!
●王老师:是刘霞吗?
●A:不是!老师您都忘了我的声音了。

●讨论题:
●打电话者采用的方式是否合适?存在什么问题?
打电话的礼仪
●1、择时通话。

公事公办,非公务交往别打电话。

有些时间打电话,通话效果受影响。

●2、通话三分钟原则。

通话时间要简短,长话短说,废话不说,没话别说。

●3、拨错电话要道歉。

●狗叫
●在一次讲座上,老师正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突然学生中间传出了“汪、汪、汪” 的狗叫声,老师惊诧地问:“谁带小狗上课了?”同学们哄堂大笑:“老师,这是最新的手机铃声。


●讨论题:
●这位同学在使用手机上存在什么礼仪问题?

案例:责备的目光
●谢小姐大学毕业后不久在某公司就职,她性格开朗、活泼,朋友非常多。

朋友多,电话自然也很多。

谢小姐上班时总要接一些私人电话。

接到朋友的电话,谢小姐总是很高兴,她常常旁若无人地与朋友谈笑风生,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

可是,她没有觉察到周围同事们那带有责备的目光。

●讨论题:
●为什么周围同事投来责备的目光?
移动电话的使用
●1、不要借用别人的手机。

●2、使用手机要注意安全。

●3、使用手机不要制造噪音。

开会也好,观看演出也好,工作场合也好,不要让手机发出铃声。

要养成习惯,进入公共场合手机改为振动或者关机。

●4、手机放置的位置有讲究。

一般手机别别在腰上,不要挂在脖子上,正常情况下,手机放在自己公文包里是比较合适的。

打电话时谁先挂?
●谁先打谁先挂
●接电话者先挂
●对方挂
打电话时谁先挂?
——地位高者先挂
●上司先挂——职业道德
●上级机关——级别优先
●群众先挂——执政为民
●客户先挂——顾客至上
●妻子先挂——女士优先
公众场合不接听手机
●任何行为都是一种表达,在交往中要有表达的意识。

●关掉手机也要有技巧
●如:面试
我为你而关机,我的眼里只有你,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代接电话的礼仪
●对方找的人不在时,先说不在,才能问来系何人,所谓何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