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总结及优化方案
骨一科2012年
通过2011年的总结,我科在2011年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加强中医药在急性期的应用,如形成三期协定方,诊断特殊病症,个体治疗,同时积极预防中老年原发疾病的发生,以及使用骨折部垫软枕等方案,不断改善治疗方案,在2012年我科共收治胸腰椎骨折病例104例,纳入标准进行分析的病例87例,治愈74例,好转8例,无效5例。
有效率94%。
优良率85%。
差或无效6%。
进入分析的病例数占收治病人总数的比例83.65%。
(一)、一般资料:
一、诊断:符合中医诊断:躯干骨折,骨痿,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病例87例,男37例,女50例,男女比例1:1.35。
二、病期诊断
早期42例,中期30例,后期13例。
三、入院检查项目
所有病人均完成治疗规定的必需的检查项目。
四、治疗方法
口服中药制剂85例,牵引疗法0例,其他外治法:如中药外敷、中药薰蒸等一项或以上86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86例,物理治疗87例,运动疗法87例,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活血等药物对症治疗80例。
中医治疗率98.8%。
五、评价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胸腰椎骨折疗效标准分为优、良、差。
优:椎体高度恢复3/4以上,后凸畸形完全纠正或Cobb氏角<5°,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
良:椎体高度恢复>2/3≤3/4,后凸畸形部分纠正或Cobb氏角<15°,偶有疼痛,劳动诱发轻度疼痛,日常生活、劳动能力部分影响。
差:椎体高度恢复≤2/3,后凸畸形无纠正或Cobb氏角≥15°,静息疼痛,活动加剧,日常生活、劳动能力明显影响。
六、评价方法
1.于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随访时行X 线检查,分别测量其上位椎体高度和下位椎体高度,取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计算伤椎参考高度;分别测量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的椎体前缘高度,再除以伤椎前缘参考高度得出各时间段伤椎前缘的百分率,然后进行比较。
中后缘高度百分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同理。
2.测量矢状面Cobb角:在侧位片上分别作治疗前、治疗3周、治疗一个月、治疗六个月伤椎上位椎体上终板线和伤椎下位椎体的下终板线的垂直线,两垂直线的交角即为矢状面Cobb角。
七、结果
本组病例符合纳入标准,进入临床管理者资料基本齐全,可进入临床分析。
项目治疗前治疗四周后治疗后三年
椎高百分比(%) 58.1±7.82 93.1±9.46 93.65±10.48 Cobb角(°) 14.5±5.58 4.6±2.85 5.7±2.24
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治愈74例,好转8例,无效5例。
有效率94%。
优良率85%。
差或无效6%。
(二)、难点与优化方案
本病属骨伤科常见病,经上一年度优化方案的实施,早期有效复位及维持良好的复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另一方面,通过早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干预,改善腰背部的后突畸形,减少病人日后出现慢性腰背疼痛。
但本病在治疗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如对于中医治疗的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提出如下优化措施:难点1: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出现脊髓截瘫症状者,现代医学尚无理想治疗方法,而中医学在这方面研究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但目前还仅仅是得到了一些临床验证,缺乏基础实验研究。
解决措施:对于不稳定或爆裂性骨折,如果出现明显的脊髓压迫症状,及早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术,一般并不需要行椎管减压。
或压缩不超过二分之一,症状严重的,可行椎体成形术。
并与上级单位如广州军区总医院合作开展关于截瘫的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相结合的实验研究。
难点2:护理措施经验不足:
解决措施:
(1)心理护理由于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病情来得突然,在精神上所受打击较严重,加之病程较长,担心疾病的预后等;同时腰部疼痛较重,需绝对卧床休息,严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导致患者自理生活能力下降,产生忧虑等不良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满腔热情,向患者解释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向患者讲解疾病的转变过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愉快,充满信心,消除思想顾虑,主动配合治疗。
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与患者耐心交流,解除其紧张情绪,减轻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从思想上引起重视,配合治疗。
(2)对症护理
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要求卧硬板床,在胸腰部垫软枕,以便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减轻疼痛,避免并发症,受伤当天即可垫软枕,高度逐渐增高,可达10~15cm,垫枕应保持平整,衣服应拉平,防皱褶,应定时巡视防止发生褥疮。
(3)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主要为腰背肌及双侧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
腰背肌的锻炼对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腰背肌锻炼,使骨折部分复原,腰背肌的力量增加,增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少脊柱退变的发生,避免腰背部的疼痛及畸形,患者局部疼痛减轻后即可在床上进行。
股四头肌的舒缩练习,可防止股四头肌的萎缩,增加腿部力量,防止下床摔伤。
(4)并发症的护理
A腹胀、便秘、尿潴留胸腰椎压缩骨折由于骨折部的出血,血肿刺激后腹胀,肠系膜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胃肠功能减弱,不习惯卧床排便,患者多伴有腹胀、小便困难,甚至尿潴留,饮食减少,我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①饮食上多食含粗纤维的蔬菜食物和香蕉、蜂蜜等具有通便作用的水果和饮品,多饮水,可防止大便干燥。
②在排除急腹症以后,可中药热奄包热敷腹部,腹胀严重者给予持续肛管排气灌肠等。
③协助患者排便,给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屏风遮挡),给予充足时间排便,同时按摩患者腹部,可促进肠蠕动有利于排便,方法多用掌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30~40次。
④若小便困难,可让患者听流水声,腹部热敷,上述方法无效给予导尿,但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3d,以免泌尿系感染。
B褥疮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腰骶部及双侧肩胛部长期受压,极易因局部缺血而产生褥疮。
为防止褥疮发生,应给予腰围固定,每2~4h在保持躯干上下一致的姿势下翻身一次,另外在受压部位采用红花酒精按摩,2次/d,必要时局部可垫气圈。
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是由于屈曲压缩暴力所致,故有腰背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护理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尤其是能否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关系到患者的情绪稳定,而正确的指导及护理直接关系到疾病的预后。
因此,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应配合医生为患者进行牵引、用药,防止并发症,指导患者康复锻炼,建立自信心。
只有认真实施了各项护理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