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2018年7月 10日评估人员名单目录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1.总则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情况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根据我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由矿井总经理(矿长)组织各分管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各基层单位队长及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矿井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重点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机电运输等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如下表1-1:现有事故风险防控情况成立以矿长为组长、各分管副矿长为副组长、各科室队组负责人、班组长为成员的事故风险防控小组,实行分级管控。
对危险源进行不间断、定期、巡查,抽检等方式,以确定其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通过对矿井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辨识将事故风险归纳为以下几类见表1-2:2.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分析事故情景分析根据《水文地质类型报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
结合本年度矿井生产接续计划,矿井井下水害事故风险主要来自:开采过的空区水。
(1)老空水受区域地质构造的影响,采区内断层较发育,周边临近矿井采空区积水、如擅自开采、破坏隔离煤柱将导致突水淹井。
(2)断层水井田内大部分断层的导水性、赋水性较弱,但局部断层破碎带含水较好,井下采掘巷道接近或揭露断层,引起采掘工作面涌水量增加。
﹙3﹚地表水受季节影响,雨季来临通过地表裂隙补给,地面排水设施不健全会造成大量地表水涌入水井下。
根据地面火灾事故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木材)。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油类)。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煤气、甲烷、乙烷、等)。
D类火灾:带电火灾。
机电设备带电燃烧的火灾。
以上可燃物如果在储存、适用过程中违规操作将造成地面火灾。
矿尘是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煤、岩尘的总称,分为岩尘和煤尘。
粉尘不仅可以使人造成职业病,煤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爆炸和燃烧,日常生产过程中如果不按规定及要求及时做好消尘工作,若遇到火源即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和煤尘燃烧等事故。
运输事故主要斜井提升事故、辅助运输事故,矿井生产过程中人员违规操作,运输系统设备设施不按规定要求检修、检验导致系统不可靠,将致使提升运输事故的发生。
矿井瓦斯是从煤及岩体中涌出的以甲烷CH4为主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俗称沼气。
若矿井通风系统不可靠,极易造成瓦斯积聚,监控不连续,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当条件满足必将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燃烧事故和瓦斯积聚窒息等事故。
机电事故主要体现类型有:供电事故、触电、机械伤人事故等。
若矿井供电布局混乱、作业人员不按规程操作、使用淘汰无保护的电气设备等,将极易出现供电事故、触电及机械伤人事故等事故。
顶板事故按其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可分为,局部冒顶和大面积冒顶。
采掘工作面不及时架设永久支护,不正确使用临时支护,冒险空顶作业极易出现顶板事故。
根据引发火灾事故的原因和条件分析,可能造成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型:(1)、外因火灾:主要是由外来热源引起的事故,其次是由于人为因素而引发的火灾事故。
包括违反电器安装和使用安全规定,违章使用明火作业,电气焊作业防护不当而引发电器设备火灾、煤炭和可燃物火灾、电缆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引起的火灾以及地面等火灾事故。
(2)、内因火灾:可燃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积聚热量达到燃烧,主要是由煤炭自燃倾向性决定的,我矿井属于Ⅱ类自燃煤层,采掘工作面浮煤严重,不按防灭火措施进行治理,当具备可引发煤层自燃发火,包括煤巷半煤岩巷巷道火灾,采掘工作面火灾等。
(1)、煤(岩)体压应力型冲击地压;不按规定合理布局开采格局,造成应力季度集中区。
(2)、顶底板受拉应力型冲击地压;不及时采面放顶,悬顶过大,顶底板监测预警工作不到位。
(3)、断层走滑受剪型冲击地压:断层产状观测不及时,不留设合理保护煤柱等。
雨季三防工作不到位、相应措施不落实、物资储备不足,可能发生的洪涝、山体滑坡、雷电等自然灾害。
不及时关注气象局等有管部门发布的预警,不做好充足准备,不及时撤出人员,当出现灾害性天气时必然引发相应灾害事故,以及引发联锁反应。
火工品存储库区如果不符合规定,管理松散,库区内用电用火无标准,容易发生火工品爆炸事故。
运输过程中不使用专用车辆,容器不是专用防震绝缘容器,作业前不进行雷管导通试验,作业员违规操作都是致使发生火工品事故的诱因。
事故发生可能性分析根据事故性质结合矿井实际及危险源状态等情况对各类事故发生可能性进行分析,详见下表(2-1)事故的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分析通过对事故性质、类型,结合矿井实际条件、空间位置等情况对各类事故发生后的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分析,详见下表(2-2)3.划分事故风险等级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安全检查表法、因果分析图法、事故树分析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风险矩阵法等。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选用风险矩阵法作为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其余方法在安全风险评估中作为辅助方法。
对找出的风险点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采用LEC评价法计算风险分值(单位:分):D=LECD —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存在的安全风险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 —人员接触危险环境的频率C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表3-5 安全风险矩阵表事故风险评估标准由矿长牵头组织,在“煤矿安全风险管控”辨识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规范确定的重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标准,结合我矿实际,制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标准,从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重大风险(A类、Ⅰ级)、较大风险(B类、Ⅱ级)、一般风险(C类、Ⅲ级)和低风险(D类、Ⅳ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
其中:重大风险(A类、Ⅰ级、红):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较大风险(B类、Ⅱ级、橙):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一般风险(C类、Ⅲ级、黄):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主要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低风险(D类、Ⅳ级、蓝):是指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损坏的。
事故风险评估利用风险矩阵法对水灾风险进行分析,确定水害风险的风险指数[风险指数(R)=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S) ],并按照危险因素对人员、系统、装备危害程度不同,对水灾风险进行评估:我矿自1989年建矿以来,未发生过火灾事故、人员未受到伤害。
所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少发生,L=2;没有造成人员伤害或受到财产损失,S=1;风险指数R= L×S=2×1=2;按照风险矩阵表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指数在1-2之间为低风险。
利用风险矩阵法对水灾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地面火灾风险的风险指数[风险指数(R)=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S) ],并按照危险因素对人员、系统、装备危害程度不同,对地面火灾风险进行评估:我矿自1989年建矿以来,机电事故发生不经常。
所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少发生,L=3;没有造成人员伤害或受到财产损失,S=1;风险指数R= L×S=3×1=2;按照风险矩阵表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指数在1-3之间为低风险。
利用风险矩阵法对煤尘风险进行分析,确定煤尘风险的风险指数[风险指数(R)=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S) ],并按照危险因素对人员、系统、装备危害程度不同,对煤尘风险进行评估:我矿自1989年建矿以来,未发生过煤尘事故、人员受到伤害。
所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少发生,L=2;没有造成人员伤害或受到财产损失,S=1;风险指数R= L×S=2×1=2;按照风险矩阵表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指数在1-2之间为低风险。
但根据我矿井2017年11月16日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依据AQ1045-2007煤尘爆炸性鉴定方法判定此开采煤层“有爆炸性”因此,煤尘风险为重大安全风险。
利用风险矩阵法对提升运输风险进行分析,确定提升运输风险的风险指数[风险指数(R)=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S) ],并按照危险因素对人员、系统、装备危害程度不同,对提升运输风险进行评估:据统计,我矿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发生过运输事故3起,人员受到伤害3人。
所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每年可能发生一次,L=5;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一人重伤,S=4;风险指数R= L×S=5×4=20;按照风险矩阵表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指数在18-36之间为重大风险。
采用类比推断法对矿井开采时可能出现的容易导致群死群伤风险的瓦斯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我矿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管理历来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采掘工作面的瓦斯管理。
针对瓦斯风险辨识评估,虽然我矿未发生过重大瓦斯事故,但是2013年4月20日延边州和龙市庆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18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的重大瓦斯事故。
采用类比推断法比对两矿采煤方法、通风方式及煤层自燃倾向性基本相似,而且事故煤矿瓦斯等级也为瓦斯矿井,因此瓦斯风险为重大安全风险。
利用风险矩阵法对水灾风险进行分析,确定机电风险的风险指数[风险指数(R)=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S) ],并按照危险因素对人员、系统、装备危害程度不同,对机电风险进行评估:我矿自1989年建矿以来,不经常发生过机电事故、人员轻伤害。
所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少发生,L=2;有人员轻伤害或受到财产损失,S=2;风险指数R= L×S=2×2=4;按照风险矩阵表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指数在3-8之间为一般风险。
利用风险矩阵法对顶板风险进行分析,确定顶板风险的风险指数[风险指数(R)=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S) ],并按照危险因素对人员、系统、装备危害程度不同,对顶板风险进行评估:据统计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发生顶板事故25起,导致人员受伤25人,严重伤害(重伤)6起。
所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时有发生,L=5;每起事故可能造成多人受严重伤害以上,S=4;风险指数R= L×S=5×4=20;按照风险矩阵表风险等级划分,风险指数在18-36之间为重大风险。
采用类比推断法对2015年11月20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杏花煤矿发生火灾、死亡22人的事故进行比对发现,特别是采区均采用皮带运输,如果皮带跑偏、洒货易造成皮带摩擦起火,有毒有害气体沿风流进入采煤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中毒窒息死亡;在内因火灾事故方面,类比1997年2月10日淮北矿业集团朱仙庄矿煤层自然发火,造成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通风区长等8人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