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什么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什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同德镇中心学校:李学娇
阅读教学向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在文本所占比重上,还是教学时间的分配中,甚至语文评价的分量上,阅读都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文阅读课只有确定教什么才能确定如何教。

教什么是内容问题,如何教是方法问题,方法受限于内容。

那么,阅读教学是什么?阅读课文怎么教?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教师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这儿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

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

首先,这种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对话。

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的谈话。

教师不是学生的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

二、理解是阅读教学的前提。

理解课文需要我们做到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吸收,吸收是需要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累课文的表达方法以及写作方法,然后通过再次读诵来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以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件事是表达,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

学生学习了课文要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也就是写文章的方法,学生学到表达方法后把该方法运用到写作当中,也可通过口头和书面进行表达的训练。

三、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感悟、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的结合,是行之有效的。

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渗透主要落实在传授阅读方法和培养阅读习惯两方面。

四、阅读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维空间,创设宽松自由的对话环境,还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丰富学生词汇,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的积累。

下面就此谈一谈我平时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先教什么,用什么方法;再教什么,用什么方法;后教什么,用什么方法。

随着文本解读的完成,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做到胸有成竹,继而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二)说话中积累,运用中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

如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文章语言文字优美,但不做重点讲读,我就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然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向同学介绍你最喜欢的地方。

说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列成提纲,介绍时尽量用上自己摘录到的课文中的好词佳
句,使学生在说中积累。

(三)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

如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配上再音乐、图画……把孩子们带进了荷花的美妙世界,在叶圣陶爷爷的语言世界里,还有更多的精彩在等着孩子们。

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品读着,赏析着,想象着,徜徉在叶老优美的语言中流连忘返。

比如课文中写到:“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

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学生读完这些句子,于是我随机抛出一个问题:“一池的荷花仅仅只有这三种姿态吗?,想一想,还会有哪几种呢?”这时候,孩子们的想象起飞了: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有的还是小花苞,非常小”“有的快脱落了,只剩两三片花瓣”“有的全展开了,随风飘动”……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在习题评析时,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从而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四)指导学生在运用语言中增强积累语言的乐趣。

1.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对学生摘录的优美词句,要鼓励学生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然而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常犯的毛病是堆砌词句,这时学生最需要的是鼓励和指导,而不是指责和嘲讽。

否则,学生就有可能从此失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

对学生习作中堆砌的词句,哪些可保留,哪些要删除,哪些应替换,教师应予以悉心的指导。

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

2.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

在语文活动课上,可用成语接龙方式,或者找近义词和找反义词方式,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方式等,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

(五)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乐趣
学生通过交流,在交流中不仅可以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同学的赞赏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乐趣。

总之,要不断扩大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在讲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自觉地、把学到的阅读课文的方法运用到学习之中,能结合实际,做到举一反三,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