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芦苇》教学设计
执教者:郑丽娜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抒情散文。
文章采用了先叙述后抒情的写法,首先用清丽脱俗的语言描写了故乡朴实无华的芦苇多而美的特点。
接着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对儿时与芦苇有关趣事的回忆,通过吹芦叶哨、折芦叶船、捉纺织娘等往事,抒发了对儿时生活的追忆之情以及对自己家乡的怀念之情。
全文用轻松细腻的笔法娓娓叙说着童年的欢乐生活,生动感人,主题鲜明,同时文中生动优美的词句也是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贯彻了以生为本的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自由飞翔,用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积累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发表见解,在文本阅读中激发兴趣。
让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用语文,在用语文的同时拓展知识和能力的空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芦丛美景和童年。
2、在朗读和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比喻、拟人句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教学准备
有关芦苇的风光片、舒缓的音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一、交流感知
1、月是故乡明,景是故乡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故乡的文章,看看作者笔下的故乡到底有多美。
板书课题:故乡的芦苇(生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
(1)字词,(2)课文早知道
二、研读共品
过渡:看到课题故乡的芦苇,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生:我知道是写故乡的文章
生:我知道写的是故乡的芦苇
生:我想知道芦苇什么样的?
生:我想知道写了故乡哪些景物?
师: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到60页,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故乡景物的?出示导学案一
研读4-10自然段,你看到了哪些景物?你认为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最深,可以动笔画下来。
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汇报
生:小河、野花、油菜花、棉花、芦苇
师:有什么感受?
生:这里的景色很美。
师:你能读出来吗?
师:我把这句改一下读,你听还美吗?
师:那小河,那野花,那油菜花,那棉花…
生:不美
师:为什么?
生: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所以美。
生:原文用了优美的词汇。
生:原文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描写。
师:这一段和芦苇无关,可以不写吗?
生:不可以,这几句说明故乡的美景很多,也衬托了芦苇更美。
(板书:小河…)
师:原文之所以写得很美,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加上优美的词汇,所以作者只用了一句话就把家乡的美景写的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生: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一片片,一簇簇。
”因为我感觉把芦苇比作碧玉,又像绿色的轻云,所以颜色很美。
板书绿美
师:谢谢你体会得这么好,对于这一句,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师:出示课件(比喻句)自己读看谁还有不同的感受?
生:我觉得“一片片,一簇簇"写出了芦苇很多。
生:我感觉不仅写出了芦苇绿,芦苇还很美,因为它给乡村平添了几分恬静和飘逸。
运用了拟人的方法。
师:你体会出了句子里蕴涵的深层意思,真会读书,你能把这种体会通过美读表现出来吗?(读)
师:还有你感受深的句子吗?
生:“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这一句我感受很深,可以看出芦苇很多。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几乎所有”和“都”这些词可以看出来。
用了夸张的方法。
师:你能抓住词语来理解,真不错。
你能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
板书多
师:男生读,读出芦苇的多读出美。
师:芦苇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不禁美还有可爱的一面呢?每年春天一到他就怎样呢?
生:这一句我感受很深:“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因为我觉得“探”字用了
拟人的写法很生动,很形象,也写出了芦苇顽强的生命力。
师:你你很会读书,能抓住修辞手法来体会,真好。
你试着读一读?
师:同学们,那么多的芦苇,那么绿的芦苇,那么美的芦苇,作者用他准确、生动的语言,恰当的修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乡村芦苇图,耳闻不如一见,想看看芦苇美景吗?(放视频)看了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为什么写芦苇,知道了吗?有什么感慨?
生:芦苇真美呀,我都陶醉了。
生:芦苇给家乡带来了美景,所以作者写芦苇。
师:带着刚才的感受我们美美的齐读这三个自然段。
(齐读)【配秋日私语】
师:同学们,芦苇美景让我们陶醉,可让作者永远不能忘怀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谁知道?
生:芦苇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欢乐。
(板书:趣事)
师:是啊,芦苇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不少欢乐,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13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芦苇讲了哪几件趣事?
生:用芦叶吹哨,做芦叶船,芦苇丛中捉纺织娘这三件趣事。
(板书:吹芦叶哨、做芦叶船、捉纺织娘)
师:你们想去体会作者的快乐吗?为了更深入地学习这三个自然段,同学们合作学习这部分,完成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
出示导学案二
1、画出关键的词帮助你理解课文
A、第一件事画出动词。
B、第二件事画出做芦叶船的步骤。
C、第三件事画出介绍纺织娘的语句。
2.从课文中找到体现作者心情的句子。
读出你的感受。
A吹芦叶哨儿
师:你们有吹叶子哨的经历吗?
师:如果你能出吹声音,你会是什么心情?那么吹出美妙的音乐的作者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快乐。
B做芦叶船;
师:听过美妙的音乐,你还想说说哪件你感兴趣的事呢?
学生自由发言,抓住做芦叶船的过程。
放芦叶船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师:放走充满幻想的芦叶船,就让我们一起去捉纺织娘。
C抓纺织娘
师:你们见过纺织娘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你有捉过昆虫吗?根据你以往捉小昆虫的经历,
师:在捉的过程,你是怎样的心情。
捉到之后呢?
师:经历了既紧张又激动的过程。
捉到纺织娘,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乐趣呀?师:听了作者这些故乡,你认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师:你发现了吗?作者在每讲述完一个故事后,用了省略号,我们换成句号,行不行呢?
(省略号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让人意犹未尽,让人去想像去回味)。
师:同学们,这三件趣事带给作者的是无尽的欢乐,段尾的省略号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没有故乡的芦苇,能有这么有趣的故事吗?能有这么有趣的童年吗?所以作者写了《故乡的芦苇》这篇文章。
三、互助释疑
四、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了吗?怎样的情感?
生:对故乡的怀念和热爱之情。
(板书:怀念、热爱)。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表达作者怀念和热爱家乡的句子,共同感受一下作者爱家乡的情感。
师:引读课文前三段和后三段。
师:这样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叫做?
生:前后照应
师:仅仅是作者有这种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吗?
生:不是,离开家乡的人都会有这种情感。
师:因此,离家的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和热爱,你都知道哪些思乡的文章,诗歌或词语?
生:李白的《静夜思》…
师:【课件出示】
师:让我们一同来随着音乐,感受一下余光中的《乡愁》(配神秘花园)。
齐读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五、总结收获
1、写法:修辞、抓住景物的特点,对比,前后照应
2、收获:课文主要件的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1课《故乡的芦苇》,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意境,表达了他对故乡芦苇的喜爱之情,我相信同学们和作者一样深深地眷恋着我们的故乡,你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你对故乡的热爱。
师: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