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计算法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
第六章
作业成本法下可大致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 资源耗费分为以下三类不同类型, 资源耗费分为以下三类不同类型,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 处理: 处理: 直接成本 可追溯至作业成本 不可追溯成本
直接成本 直接材料
可直接追溯到产品(最终成本对象)的成本。 可直接追溯到产品(最终成本对象)的成本。 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路图:
各种资源耗费 直接成本 作业成本 不可追溯成本
直接追溯
动因追溯
分摊
各种产品成本
X资源耗费 资源耗费
资源动因分配
Y资源耗费 资源耗费
作业甲
生产准备次数 作业动因分配
作业乙
维修小时数
作业丙
包装箱数
A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B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归集与分配: 作业成本归集与分配: (1)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 )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 各资源库。 各资源库。 资源项目包括: 资源项目包括:材料;工资;动力;折旧;办公费等等。 材料;工资;动力;折旧;办公费等等。 (2)将企业经营过程划分为各项作业。 )将企业经营过程划分为各项作业。 作业的确定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效益原则 作业的确定应遵循成本 (3)确定“资源动因”。 )确定“资源动因” 资源成本动因简称资源动因, 资源成本动因简称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 耗的方式和原因, 耗的方式和原因,是把资源库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 的依据。 的依据。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
案例:某木工厂生产讲桌和课桌两种产品, 案例:某木工厂生产讲桌和课桌两种产品,每种产品都 要经过刨桌面、锯桌腿、组装三道工序。有关资料如下: 要经过刨桌面、锯桌腿、组装三道工序。有关资料如下: 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100元 元 产量: 讲桌5张 课桌10张 产量: 讲桌 张 课桌 张 耗用工时: 耗用工时:讲桌共 30工时 课桌共 20工时 工时 工时 说明:该厂一直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 说明:该厂一直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即以人工工 时为标准分配间接费用
第六章 作业成本计算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四、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第六章
作业成本计算法,简称作业成本法( ),其产生 作业成本计算法,简称作业成本法(ABC),其产生 ), 背景始终有两条线索, 背景始终有两条线索,那就是围绕科技进步和企业竞争展 开。 高新技术蓬勃发展 高度自动化和电脑化 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 在新的制造环境下: 在新的制造环境下: •人工被机器取代 人工被机器取代 直接人工比重大幅下降 制造费用比重大幅上升 以工时或机时为基础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已不能准确 提供产品成本信息,无法为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有用信息。 提供产品成本信息,无法为管理决策和控制提供有用信息。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
作业成本系统 重要的战略支持系统
第六章
该系统在帮助企业寻找持续发展机会, 该系统在帮助企业寻找持续发展机会,进而获得竞争优 势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势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业成本计算法 作业管理 “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新型企业观: 新型企业观:
第六章
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 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作业”的集合体。 作业”的集合体。 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企 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 业产品凝聚了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 业产品凝聚了各个作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 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 因此,作业链同时也表现为价值链。
企业管理深人到作业水平,追述源头, 企业管理深人到作业水平,追述源头,设法消除非 增值作业,尽可能改进增值作业,减少其资源消耗, 增值作业,尽可能改进增值作业,减少其资源消耗,优 化作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增加企业利润。 化作业链和价值链,最终增加企业利润。 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作业成本信息 作业管理
2. 成本动因
第六章
工时分配率: 工时分配率: 100/(30+20 〕=2元/小时 ( 元 小时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调查: 调查
第六章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主要由电费构成; ① 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间接费用主要由电费构成;
② 两种产品由刨桌面、锯桌腿、组装三道工序加工 两种产品由刨桌面、锯桌腿、 完成,共耗电1000度,其中:刨桌面耗电300度、锯桌腿 完成,共耗电 度 其中:刨桌面耗电 度 400度、组装300度; 度 组装 度 刨桌面:讲桌共刨50次 ③ 刨桌面:讲桌共刨 次(10次/张) 次张 课桌共刨10次 课桌共刨 次(1次/张) 次张 锯桌腿:讲桌共锯80次 锯桌腿:讲桌共锯 次(16次/张) 次张 课桌共锯20次 课桌共锯 次(2次/张) 次张 组装: 讲桌共组装30次 组装: 讲桌共组装 次(6次/张) 次张 课桌共组装20次 课桌共组装 次(2次/张) 次张
(4)根据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动因数,将各资源库汇 )根据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动因数, 集的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 集的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将每个作业成本库 中转入的各项资源价值相加就形成了作业成本库价 值。 (5)确认各作业的成本动因,再根据每个成本动因计算 )确认各作业的成本动因, 相应的作业动因分配率。 相应的作业动因分配率。 作业成本动因通常简称作业动因, 作业成本动因通常简称作业动因,它是作业被产品或 劳务等成本对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 劳务等成本对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也是作业成本库 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 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以“成本驱动因 理论(简称“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 素”理论(简称“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通过分析 成本发生的动因, 成本发生的动因,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间接费用采取 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 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两种方法结果对比: 两种方法结果对比: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讲桌 12元/张 元张 讲桌 15元/张 元张 课桌4元 张 课桌 元/张
第六章
课桌2.5元 张 课桌 元/张
•基本结论: 基本结论: 基本结论 作业成本法更科学, 作业成本法更科学,客观地反映了产品成本的真实 消耗,提供了可行的定价依据。 消耗,提供了可行的定价依据。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 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 分配结果: 分配结果: 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 100元 元 讲桌 2*30=60元 元 课桌 2*20=40元 元 讲桌 60/5 =12元/张 元张 课桌 40/10= 4元/张 元张 市场反馈:讲桌脱销, 市场反馈:讲桌脱销,课桌滞销 盈利情况: 盈利情况:很少甚至亏损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讲桌 元/张 讲桌15元 张 讲桌
第六章
课桌2.5元 张 课桌 元/张
第二步:以加工次数为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产品; 第二步:以加工次数为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产品; 平均每次消耗:30/(50+10)=0.5元/次 刨桌面 : 平均每次消耗 元次 其中: 讲桌分摊=0.5*10= 5(元/张) 其中 讲桌分摊 元张 课桌分摊=0.5*1=0.5 (元/张) 课桌分摊 元张 平均每次消耗:40/(60+40)=0.4元/次 锯桌腿 : 平均每次消耗 元次 其中: 讲桌分摊=0.4*16=6.4 (元/张) 其中 讲桌分摊 元张 课桌分摊=0.4*2=0.8 (元/张) 课桌分摊 元张 平均每次消耗:30/(30+20)=0.6元/次 组装 : 平均每次消耗 元次 其中: 讲桌分摊=0.6*6=3.6元 其中 讲桌分摊 元 课桌分摊=0.6*2=1.2元 元 课桌分摊
直接人工 可追溯至作业成本 虽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但却可以追溯到作业的成本。 虽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但却可以追溯到作业的成本。 资源耗费
直接计入或 分配计入
作业成本
产品成本
直接计入或 分配计入
如引例中的三项作业 主要作业 辅助作业 与产品直接相关的作业 与其他作业相关的作业 供电车间作业 辅助作业成本
随着生产的进行, 随着生产的进行,价值在企业内部各项作业中逐渐积 最终形成转移给企业外部顾客的总价值。 累,最终形成转移给企业外部顾客的总价值。而从顾客那 里收回转移给他们的价值,形成企业的收人,收人补偿完 里收回转移给他们的价值,形成企业的收人, 成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价值之和后的余额, 成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价值之和后的余额,形成企业利 润。 利润 成本 作业分析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
间接耗费
资源动因分配
刨桌面
刨面次数 作业动因分配
锯桌腿
锯腿次数
组装
组装次数
讲桌
课桌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第六章
第一步: 第一步:以耗电量为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至三项作 即三道工序); 业(即三道工序); 300/1000*100=30元 刨桌面 : 300/1000*100=30元 锯桌腿: 锯桌腿: 组装 : 400/1000*100= 40元 元 300/1000*100= 30元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