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胶印油墨故障及处理方法

常见胶印油墨故障及处理方法

常见胶印油墨故障及处理方法起脏 - 1 -
套印不良 - 2 -
晶化 - 2 -
粘脏 - 3 -
堆墨 - 3 -
飞墨 - 3 -
油墨不落槽 - 4 -
纸张掉毛或掉粉 - 4 -
乳化 - 4 -
环状白斑 - 5 -
起脏
一般是指非图文区产生污脏。

其中也包括印迹糊、网点并连等现象。

然而起脏又可分为浮脏和油脏二种情况。

现分述如下:
1、浮脏
现象:在非图文区产生淡色污脏,因不是从印版染上,所以容易擦掉。

 原因:(1)主要是油墨比较软,受润版液作用后有部份油墨因乳化而进入润版液中,形成水中油型乳液。

(2)纸张中的化学物质和润湿剂助长油墨乳化。

(3)润版液中含有皂类或洗涤剂类引起油墨乳化。

 处理方法:(1)换用粘度高、较稠厚的难乳化油墨,或者在原油墨中加入高粘度调墨油,如0号调墨油。

(2)换用纸张。

(3)调节润版液组份和PH值。

(4)调整水量和墨量。

2、油脏
现象:印版的非图文区变成感脂性,油墨附着在它的上面,污脏了印刷品。

原因:(1)油墨过软稀。

(2)给墨量过大。

(3)油墨中存在游离性脂肪酸、树脂酸及表面活性剂等物质。

(4)颜料中处理剂的影响。

(5)着墨辊润版辊以及橡皮布的压力过大,损坏印版表面结构。

(6)从纸张涂料中溶出感脂物质。

处理方法:(1)更换油墨或在原墨中加入高粘度树脂油(或0号调墨油),使油墨具有粘性和弹性。

(2)调整供墨量。

(3)调整润版液适当用量。

(4)使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润版液。

(5)将压力调适当。

(6)更换纸张。

套印不良
现象:湿对湿套印时后面印刷的油墨不能顺利地附着在先印刷的油墨上。

原因:(1)与先印的油墨相比后印的油墨粘性过高。

(2)先印的油墨固着慢且墨量大。

(3)四色油墨的颜色强度平衡不适当。

处理方法:(1)采用粘性高的油墨先印刷,粘性低的油墨后印刷,比较理想的粘性要求是应当按
套印颜色的顺序陆续降低。

(2)采用固着快的油墨印,且浓度高印得薄一些,图案面积小先印,以利后面套印。

(3)任何一套多色套印油墨它们的颜色强度是平衡的,套印时可以采用等量给墨,
如果采用不是同一套油墨一起印刷时,使用时就要妥善处理。

晶化
现象:在经过干燥的底墨上进行套印时,有可能使后印的油墨叠印不上去,即使勉强印上,也能轻易池被擦去。

原因:这是由于先印的油墨含干燥剂过多,油墨干燥过快,也可能油墨中所含腊成分过多,印后间隔时间过长,
墨膜表面形成光滑硬膜所致,使下一色油墨着墨困难。

处理方法:(1)合理掌握套印的间隔时间,在先印刷的油墨末彻底干燥之前就印下一色油墨。

(2)减少油墨中干燥剂用量,减慢油墨干燥速度。

(3)如果已发生晶化可采用加印一次树脂连接料或05-90亮光浆的办法加以补救。

粘脏
现象:刚印下来的印刷品堆叠时正面的油墨粘脏重叠其上的印刷品背面称粘脏。

原因:(1)油墨的固着和干燥慢。

(2)墨量过大。

(3)纸张表面比较紧密和光滑,吸收性差。

油墨不能在纸面迅速
渗透和固着。

处理方法:(1)油墨中加入05-92防粘脏剂。

(2)采取表面喷粉办法。

(3)换用快固着类型油墨。

(4)换用高浓度油墨采取薄层印刷。

堆墨
现象:指油墨堆积在橡皮布、印版和墨辊上,油墨传递转移性不良,使印件墨色模糊。

原因:(1)油墨缺乏流动性。

(2)油墨和连接料粘度低,与润版液发生乳化。

(3)纸粉剥落混入油墨中使油墨转移性变差。

处理方法:(1)加入能使油墨流动性变好的树脂连接料,如19号树脂调墨油。

(2)尽量减少润版液用量,如无效可换用抗水性好的油墨。

(3)适当加些05-92去粘剂降粘。

如无效更换纸张。

飞墨
现象:印刷机运转时油墨在印刷机墨辊之间分裂,油墨形成长的细丝,这些细丝断裂成细滴呈雾状飞散,
分布在印刷车间的空气中。

原因:(1)给墨量太多,墨辊上墨层太厚。

(2)墨辊安装不适当或损伤。

(3)油墨偏软或偏稀。

(4)印刷速度过快。

处理方法:(1)检查墨辊,并将墨斗开小些,调节棘轮使转动快些。

(2)加入蜡类助剂,如62号耐磨助剂,使油墨粘性降低。

(3)降低印刷速度。

(4)换用颜色浓度高油墨,减少给墨量。

油墨不落槽
现象:印刷中油墨缺乏流动性,不能从墨斗转移到墨辊上。

原因:(1)油墨的屈服值过大,油墨墨丝短流动性差。

(2)油墨触变性大。

处理方法:(1)加入可使墨丝变长的#3调墨油或改善油墨流动性的高粘度树脂油,如19号或0号调墨油。

(2)经常搅动油墨或在墨斗中安装搅拌器。

(3)换用流动性好的油墨。

纸张掉毛或掉粉
现象:印刷时从纸张表面掉下纤维或填料颗粒,堆在橡皮布的图文上,使印品质量下降。

原因:(1)纸张质量差。

(2)油墨粘性大,或因油墨中溶剂挥发使粘性增高。

(3)印刷速度太快。

印刷压力太大,造成纸张与橡皮布之间的磨擦力过大。

处理方法:(1)换用纸张。

(2)加入#6调墨油或05-92去粘剂降低油墨初始粘性。

(3)调整印刷压力,降低印刷速度。

乳化
现象:在平版印刷中油墨和润版液进行高速挤压接触,油墨与润版液发生乳化,形成油中
水型的乳液。

使油墨的流动性和粘性发生变化,印刷适性变差,干燥变慢,造成印刷故障。

另外因乳化而形成水中油型乳液时油墨微粒分散到润版液中而造成浮脏。

原因:(1)油墨中存在极性物质和界面活性剂。

(2)使用了低粘度的油。

(3)润版液量大,润版液PH值控制不稳定。

(4)图文面积小,耗墨量少,印刷机上油墨长时间与水接触产生乳化。

处理方法:在平版印刷中,严格控制润版液PH值,及润版液量(水量),油墨与润版液要形成
适度的油中水型乳液,才能使印刷顺利进行。

如果乳化成为印刷故障时,要分别情况,
采取各种对策加以解决。

环状白斑
现象:印刷图文中出现环状白色的斑点。

原因:(1)纸粉、灰尘等其它异物混入油墨。

(2)油墨干燥皮膜混入油墨中附着在印版橡皮布上。

处理方法:(1)更换用纸。

(2)仔细清洗墨斗、墨辊、橡皮布和印版。

(3)在罐中取出油墨时不要将油墨干燥皮膜混入油墨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