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分类学概述ppt课件

植物分类学概述ppt课件

12
一、植物种名的组成
采用的是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 1707~1778)所命名人
属名:某一植物所隶属的属的名称。起首字母要大写。 种加词:标志某一植物种的作用。全部字母小写。 命名人:首次合格发表该名称的定名人的姓名的缩写, 每个词首字母大写。
2、探索植物“种”的起源与演化 借助古植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学、孢
粉学、植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资料,探索植物种的起源与进 化,为建立合理的植物自然分类系统提供依据。
3
3、建立自然分类系统 根据植物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的研究,确定
不同分类等级,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以期建立 符合客观实际的自然分类系统。
1)亚种(subspecies, subsp.):指同一种内由于地理分布上、 生态上或季节上的隔离。而形成的形态上多少有变异的 个体群。
2)变种(variety, var.):在形态上多少有变异,变异比较稳 定,分布范围(或地区)比亚种小得多,与种内其它变 种有共同的分布区。如: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瓠 子L. siceraria var. hispida
习称名 规范学名
习称名 规范学名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Brassicaceae; 唇形科 Labiatae, Lamiaceae
豆科 Leguminosae, Fabaceae;
菊科 Compositae, Asteraceae
藤黄科 Guttiferae, Hypercaceae 棕榈科 Palma , Arecaceae
林奈在《植物种志》采取的生殖器官分类系统也是人为分类系统。
6
二、自然分类系统
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 古生物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化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的 角度进行研究,所建立的能够反映出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 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中认为物种起源 于变异和自然选择,从此推动了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加上古生物 学、细胞学的研究,使不少植物学家提出了各种较为科学的植物自 然分类系统,其中使用最广的是恩格勒分类系统和哈钦森被子植物 分类系统。
9
3)变型(form, f.):是一个种内有细小变异,如花冠或果的颜色、 毛被情况等,且无一定分布区的个体。
4) 品种(cultivar, cv.):不是分类等级,只用于栽培植物的分类上。 通常把人们培育或发现有经济价值的变异列为品种,实际上 是栽培变种或变型。
以金樱子为例,其分类等级为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伞形科 Umbelliferae, Apiaceae
禾本科 Gramineae, Poaceae 8
1、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指具 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生 物类群。种内个体间能进行的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 ,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2、 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有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蔷薇目Rosales 蔷薇科Rosaceae 蔷薇亚科Rosoideae 蔷薇属Rosa 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等(种)。
10
11
第四节 植物的命名
为了国际交流,每种植物有一个全世界通用的 科学名称,称为学名。学名是根据《国际植物 命名法规》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等 生物命名法规命名,使用拉丁文或其他文字 加以拉丁化来书写。
药用植物分类 应用植物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对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进行鉴定、研究和合理利用。
2
二、植物分类学的主要任务 1、对植物的分类群的描述和命名
对植物个体的异同点进行比较、鉴定,将类似的一群体归 为“种”,并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缩写ICBN)的规定,对种进行描 述和命名,给每个种一个专有的学名(Scientific name),作 为种的标志,这是植物分类学的首要任务。
4、编写植物志 运用植物分类学知识,根据不同需要,对某地
区、国家或某用处等的植物进行调查、标本采集、 鉴定,并按照一定的分类系统编排,成为不同用 途的植物志
4
三、学习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意义
1 、对中草药进行原植物鉴别。 2、 识别和区别近似种; 3 、科学地描述植物; 4 、澄清名实混乱; 5 、发掘和扩大中药资源; 6 、对中草药研究、生产、临床安全和有效 用药均具重要意义。
第四章 药用植物分类概述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植物分类简史 第三节 植物的分类等级 第四节 植物种的命名 第五节 植物界的分门 第六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应用
1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目的和意义
一、植物分类学概念 植物分类学
是对极其繁杂的各种各样植物进行鉴定、分群 归类、命名,按照分类系统排列起来,并且研究整 个植物界的起源、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和直观性较强的学科。
5
第二节 植物分类简史
一、人为分类系统
仅就植物形态、习性、用途上的不同进行分类,往往用一个或 少数几个性状作为分类依据,而不考虑植物彼此间在演化上的亲疏 关系。 李时珍所编《本草纲目》将所收集的一千多种植物分成草、谷、菜、 果和木等五部, 草部又包括山草、芳草等11类; 吴其濬在其《植物名实图考》中将植物分为谷、蔬、山草、隰草、 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和木等十二类。
7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
植物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及种下等
级。在门以下各级分类单位,有时范围过大,常增设亚
(sub ),如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等。
分类单位门、纲、目和科的拉丁名,其词尾有规定,门词尾 -phyta、纲-opsida、目-ales和科-aceae。但有的长期的习惯用法, 成为保留名,如: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单子叶 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8个科的保留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