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科学五上《运动与摩擦力》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上《运动与摩擦力》表格式教案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4.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经验认识摩擦和摩擦力。
2.尝试设计探讨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与接触面和物体重量的关系,体验理解增大或者减小摩擦力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看图说文:出示图片,提问: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防滑)
联想生活,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吸引学生的注意,轻松引导课程。
活动一:感知摩擦力
玩游戏:和学生互动引出摩擦力概念:
1、让学生在空中挥动手掌,并询问感受。
2、抽取一名学生和老师相对而站,手掌对手掌在空中挥动,但是不接触,并提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怎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摩擦力?
3、在“学生的建议下”老师和被抽取的学生的手掌相接触并来回摩擦,并提问有什么感受?
4、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手推桌面,感受摩擦。
积极参与游戏,认真体会摩擦力。
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课堂内容,在游戏中能较容易的理解摩擦力概念。
引出摩擦力的概念,并讲解科学原理。
活动二: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摩擦力的大小
设计思想: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同时充分利用各小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好交流,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重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把大部分时间给学生实验,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教师只作适当点拨,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真正做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作业:观察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并记录下来,写一篇观察报告。
课后继续学习,了解摩擦力。
在生活中能够学会怎样运用摩擦李。
板书设计
运动与摩擦力
一、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的摩擦现象
二、什么是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
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三、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出示:自行车刹车装置、拔河、滑雪、拉琴等12幅图片。你能从这些事例中说出人们是在减小摩擦,还是利用摩擦吗?
主动思考,根据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根据所示图片结合所学内容,联想生活积极回答。
进一步了解摩擦力,获取科学知识。
从课堂联想到生活,能更的理解摩擦,学会怎样运用摩擦。
课后延伸: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和减小摩擦的例子呢?
课堂反思:
教学流程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2.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的制作;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设计者:何馨
学校:成都师范学院
专业:科学教育
时间:20XX年9月14日
教案名称
运动与摩擦力
科目
小学科学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
课时
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第5课的内容。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测量力的大小》的基础上。摩擦现象大部分学生见过、也感受过,但还不能从理性的层面认识。本课从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通过学生猜想、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数据和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5、在听取其他同学的汇报同时,也能验证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同时理解“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的科学概念。
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由老师来告知并验证答案,学生会更清楚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对了,什么地方不对,为什么不对,对摩擦力的了解也就更深刻。
关系”的实验。
学生完成实验后,随机抽取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引领学生得出“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的科学概念并板书。
问题一:怎样轻松拉动木块?(加润滑油,手掌相对运动)
问题二:怎样更快更稳地夹起弹珠?
结论: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我们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时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有时又会给我们造成困难和危险。我们可以针对摩擦力的特性采取有效的办法消除它所带来的危害。利用摩擦力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在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实验一:
明确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并做实验指导示范,让学生小组讨论思考设计实验,
并由学生小组完成“探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
1、学生自主认真思考,积极猜测回答。
2、学生自行讨论,积极猜测原因,分析情况。
3、主动回答,跟随老师的步骤验证自己的试验设计。
4、学生动手积极操作,理解原理,小组合作。
动手试试看:
因为在感知摩擦力时已经有了两个小游戏做引导,同学们也有了初步了解,我会直接导入:摩擦力是可以测量的。并提问:根据前两个小游戏大家推想一下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
当学生提出猜测后,给予小结: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状况有关;摩擦力大小可能与物体重量的有关。
然后,引导提问:要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可以如何验证?(播放ppt,告知操作要求)
实验二:
因为有了第一个实验的操作铺垫,在进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关系”的对比实验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老师作相应指导。
在指导学生做完实验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后,先让学生讨论总结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关系,再由老师得出“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这个科学概念并板书。
拓展应用:尝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