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及畜牧行业发展浅析
农村城镇化建设和食品卫生安全加速推进了养殖规模化的发展进程,直接导致了饲料行业的巨变。
养殖、饲料及畜产品加工一条龙企业(产业化)、集团化大型饲料加工企业(规模化)和产品细分战略型企业(专业化)必将带来行业企业洗牌.
面对这些变化,养殖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及畜产品加工企业该如何应对?现有大中型企业如何把握机会进行行业资源整合以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型企业该如何在竞争中寻求保护或完美转型?专业畜牧商贸网站——中国畜牧街()为你分析:
一、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解析
(一)饲料行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
1。
中国目前登记注册的饲料企业约13000家,饲料生产总量1亿3千万吨左右,平均每家企业每年约1万吨,每月不足千吨.
2. 以正大、希望、六和、温氏、禾丰、正虹、唐人神、双胞胎、海大、正邦等10家集团企业占有30%以上市场份额,90%以上的饲料企业属于微型规模企业甚至作坊,以预混料企业最为突出,月销量5000吨以上预混料企业为大北农、天津正大、北京康地、广东旺大、北农大等少数几家企业,多数企业月销量100吨左右,人均销量不足8吨。
3。
企业及产品定位模糊,产业短链发展,缺乏长期发展战略,且易变,执行不到位。
4。
产品品类复杂,单产品销量低,制造性浪费严重,规模不经济,服务客户结构简单.
5。
以产品为导向,通过控制成本实现企业发展,研发与服务等环节较薄弱.
6。
多数企业设备简单,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品牌忠诚度降低,无形中加大客户开发与维护成本。
7. 普遍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仍处于简单推销阶段,以价格和促销为主要营销手段;营销人员营销专业性程度低,数量偏多而质量偏低。
8. “三无”现象突出,无优势产品系列,无差异化营销策略,无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二)中国畜牧业发展中的问题
1。
资源紧张,饲料原料涨价,养殖成本涨幅过大,畜牧业生产面临新的成本压力。
2。
动物疫病持续发生,复杂多变,防治难度加大,因疾病导致的亏损概率加大。
3. 生态环境的保护,必须实行畜牧业的健康养殖,畜禽粪便处理优先考量,畜牧业减排任重道远。
4。
劳动力转移,比较效益和城乡差距带来的冲击。
新劳动力补充不足;农村的4亿劳动力
中,已经转移了1.5亿,80后的新增劳动力大多数不愿意从事畜牧业。
种粮补贴后养殖比较效益下降;城市扩大范围和新农村建设使养殖空间缩小。
5. 畜牧业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没有从根本上理顺。
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供求关系的变化调节产销,价格变化是晴雨表,这一点在畜牧行业总是滞后或人为放大。
(三)2009年饲料行业运行特点
1. 总量增加但增速放缓,预计全年饲料行业总产值约为4500亿元,同比上升5。
7%,商品饲料产量1.4亿吨,同比上升2。
4%.商品饲料产量尽管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增幅出现明显下降,较2007年11。
5%,2008年10。
8%的增幅分别低了9。
1个百分点和8。
4个百分点,是自2001年以来增幅最低的一年。
2. 产品结构变化出现新趋势。
预计配合饲料产量为10696万吨,同比增长1.0%;配合饲料占总产量的比重为76.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自2005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浓缩饲料产量2708万吨,同比增长7.0%;浓缩饲料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为19.3%,同比提高0。
8个百分点,自2005年以来首次提高。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595万吨,同比增长9.0%,占总产量的4.3%,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两年比重下滑的趋势.
3。
猪料增长,禽料下滑.在国家稳定生猪价格、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政策的积极作用下,2009年生猪存出栏稳定增长,猪饲料消费量增加,预计猪料产量达到5103万吨,同比增长11。
5%,连续两年保持10%以上的增幅.占商品饲料产量半壁江山的禽料由于存栏下降,在连续5年快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预计蛋禽饲料产量2433万吨,同比下降8。
7%;肉禽饲料产量4173万吨,同比下降0.9%。
水产、反刍饲料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增幅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
4. 饲料生产区域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预计中部六省饲料产量3220万吨,同比增长5。
1%,东部十省饲料产量6430万吨,同比增长2.6%。
西部十二省饲料产量2500万吨,同比增长0。
8%,东北三省饲料产量同比基本持平。
5. 产品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在大型饲料企业产量提升的同时,中小企业产量仍在下滑,重点跟踪16家中小型饲料企业平均产量同比下降了8.3个百分点.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经济运行趋势的判断
1。
预计中国GDP在3~5年之内呈现必然的上升趋势,对畜牧产品的总需求会继续上升,并将与经济复苏同步。
2. 信贷资金规模会得到控制,但不会从紧,并将对畜牧及其相关产业增加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