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律令制都城的变迁和遣隋·唐使

日本律令制都城的变迁和遣隋·唐使


言一行都可以迅速在较高文化阶层中 掀起一个唐风行动, 正表达了 贵族对隋唐高度文明 的渴求之心。在这种形势下, 藤原京所显示的就是早期遣隋唐使对隋唐长安的回忆和刚
进人隋唐文化圈的日 本的急切模仿。
经历 1年而建成的 0 藤原京为何在仅仅使用 1余年后便废弃, 0 而于7 年迁都新京 1 0 平城?日 本学者有认为是与7 年粟田 0 2 真人遣唐使团 所带回的 有关唐长安城的最新资料
日 文化交 唐 流中的 作用。 公元6 年第一次遣隋 0 0 使节团的 来访[, 4 直到8 年最后一 ] 3 8 批
遣唐使,中经2 〕 0 多年, ( 每一次遣隋・ 唐使节的来访, 他们所持归的情报信息, 都给国 家带来新风尚, 使之在新都建设中展现不同的变化。
自 年, 公元5 5 2 百济王将佛教传到日 本后, 佛教就成为日 本政治中密不可分的组成 部分。每一次的 权力争斗几乎都有佛教作为背景。例如苏我氏打倒物部氏, 中大兄皇子 和中臣 镰足夺权于苏我氏, 乃至平安迁都摆脱旧佛教势力等,皆以崇佛排佛方式出现。 学习输人中国 佛教成为日 本此后一直的重要国家大事。 0 年小野妹子一行虽无成员名 6 7 单, 但朝贡目 的清楚写着 “ 开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 故遣朝拜, 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 法。 ”(《 隋书》卷八一东夷传)正是佛法学习带动了日 本对整个隋唐文明的全面吸收, 从68 0 年到以 后历届遣唐使派遣, 其成员除留学生、 学问 僧外, 还有阴阳士、医者、 乐 者、 画工等等各行各业人员, 学习政治思想、 佛教、 文学、 各种技艺等在内的整个隋唐 文明, 其中 佛教的发展变化自 始至终都影响着日 本社会。遣隋・ 唐使成员的陆续归国, 不断给日 本文化输人新鲜血液。如果圣德太子进行的推古改革还很难说与遣隋使有关, 那么到大化革新,已经是在遣隋留学生、 学问僧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完全照搬中国模式 的改革。 日 《 本书纪》推古天皇三十一年 ( 3 6 年)记事中记载:“ 2 秋七月, ……是时, 大唐学问僧惠齐、 惠光及医惠 日、福因等,并从智洗尔等来之。于是,惠日等共奏闻 日: 留于唐国 学者,皆 学以成业, 应唤。且其大唐国, 法式备定之珍国也, 常须达。 ”
日 本律令制都城的变迁和遣隋・ 唐使
袭 岚
( 中国人 民大学历史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元7 世纪,日 本开始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 来到中国, 僧) 直接吸收隋唐的先进文 明, 使之成为受中国文化影响而迅速崛起的强国。律令制是从隋唐文化中输人的 统治阶 级指导思想,日 本经过大化革新之后逐步走上律令制国 家, 营造了 与此相应的律令制都 城藤原、 平城、 平安京。 三京的格局建制是模仿隋唐长安、 洛阳两城设计而成, 这一点
早经 先生指出u 也有日 宿白 [。 本学者提出 北魏洛阳 北朝邺 城或 南城可能 是藤原、 平城京
的 型2 关 本 城 源 问 持 成 中日 国 古 者 究的 点3 近 原 [ 于日 都 的 流 题, 续 为 两 考 学 研 热 [ 年 ] 。 1 。
来, 律令制都城的研究似乎已 侧重于通过都城制度而探索日 本古代天皇制及古代国 家政 治形态・ 政治组织的变迁, 进一步究明其吸收中国 文化的具体样态上来。本文仅就藤原、 平城、 平安京的变迁, 并着眼于寺院变化及琉璃瓦建筑的出现情况, 试探遣隋・ 唐使在
直 线上的 布局正 如我国目 全面 前已 发掘的 北魏洛阳 寺伽蓝配置[ 然, 永宁 s 1 。当 那时, 佛
教是通过朝鲜半岛间 接传来, 所以与朝鲜的关系更为直接, 例如, 飞鸟寺在塔左右还有 两个相向小佛殿的 形式, 与平壤清岩里废寺类似。 遣隋・ 唐使派遣时期, 大概寺院格局 又流行了 新形式。 韦述 《 两京新记》卷三记长安光明寺 ( 武后天授元年改名为大云经 寺) 建有双塔, 怀远坊)东南隅大云经寺, “( 开皇四年 ( 4 5 年)文帝为沙门法经所 8 立。 寺内 有二浮屠, 东西相值,隋 文帝立。 ”又宋敏求 《 长安志》卷九:“ 丰乐坊西南隅 法界尼寺, 隋文献皇后为尼华晖令容所立。有双浮图, 各祟一百三十尺。 ”限于我国寺 院考古之不足, 这种双塔式伽蓝配置尚未发现。 但天武天皇所建药师寺表现为回 廊内 庭 前方中央置金堂, 金堂左右置东西两塔, 其后置讲堂的这种双塔式布局形式, 应是当时 学问僧带回的最新堂塔配置。 藤原京建设时期正值遣唐使的第一高峰, 遣唐使及留 学生 ( 们憧憬大唐文明, 僧) 将唐长安、 洛阳 城的文物制度搬回日 本是他们的当 然使命。 有关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 可略见一斑。以 “ 大化”为始的年号采用以 “ 及 和同开琢”金银钱的 铸造是最直观的 模
有 关系, 是受大 唐文化的 强烈吸引而欲 建新都[ 8 ]
事隔3年再次派遣的第7 0 批遣唐使恰巧在 71 0 年大宝律令的制订, 标志着日 本律 令制体制的最后完成之时。第7 批遣唐使粟田 真人一行 ( 道慈随行) 就在日 本律令制体 制的强盛形势下浩浩荡荡分为两批出发了。 唐朝正是武则天执政时期, 政治清明、 社会 繁荣。 武则天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了 包括粟田真人在内的外国使节。( 旧唐书》卷 1 9 9 日 本传 “ 长安三年, 其大臣朝臣 真人来供方物。…… 则天宴之于麟德殿, 授司膳卿, 放 还本国”( 朝臣真人即 是粟田 真人) 粟田 。 真人在大明 宫麟德殿参加宴会时大概充分体会 了 唐朝的 威仪和尊严, 也一定会对琉璃瓦建筑的金碧辉煌留下深刻印象吧! 平城京已完全呈现出成熟的律令制都城的格局。平城京一如藤原京呈南北纵长方 形,中央 北端为宫城, 宫城正中向南宽7 米的朱雀大路将京城分为左京、 0 右京,同时 新设东市、 西市。各条坊由大路分割呈现棋盘状。但是, 平城京的规模显然要大得多, 东西8 南 里, 北9 面积是膝原京的三倍, 里, 坊也由 1 坪组成, 6 扩为 4 倍。小路宽 6 米, 大路宽2 米, 4 朱雀大路则宽7 米, 4 显现出气势宏伟的 京城气魄。 值得注意的 是平 城宫发掘, 在面对中央朱雀门的中央区和面对东边壬生门的东区各发现一组太极殿和朝 堂遗迹。东区宫城与藤原宫的构造基本一致, 中央区 宫城则显示出 不同的特征, 如太极 殿院宏大, 相当 于东区内 里和太极殿的 规模, 太极殿在北部, 南部为铺砖的前庭,朝堂 内分列左右各有两堂等。 新出现的这种两宫城制, 应该是武则天时期 “ 东内” 西内” 、“ 即大明宫和太极殿两处办公机构的 模仿。 平城京中央区的 太极殿和朝堂院是大明宫的 写 照, 其用途如粟田 真人所经历过的主要是宴飨和举行即 位、 朝贺等国 家大典。东区 太极 殿和朝堂则是平时处理政务的所在。 平城京的另一个变化是琉璃瓦建筑的出现。《 本志》载: 东院玉殿新成, 续日 “ 群臣 毕会其殿, 授以 琉璃之瓦, 画以藻绩之文, 时人谓之玉宫。 前,日 ”目 本琉璃瓦 建筑多 见于平城京、 平安京内 宫殿和寺院以 及少数贵族宅邸建筑, 京外仅有冈山县吉备津彦神 社和岩手县德丹城发现琉璃瓦 ( 参见琉璃瓦出土情况一览表) 。 与藤原京一样, 平城京内寺院众多, 除迁都时移建于平城京内的 原膝原京诸寺兴福 寺、 元兴寺、 大安寺、 药师寺等寺外, 随着平城京的建设又新造唐招提寺、西大寺、 法 华寺等寺。 但是, 新建 ( 迁)寺院除药师寺外都采用了 不同以往的寺院布局。 新的 伽蓝 形制应是遣唐僧侣带回的最新文化情报之一。如大安寺, 据载写仿唐西明寺, 是随粟田 真人人唐的留 学僧道慈 “ 以图上进”造营而成{。其布局为:中门到佛殿由回廊围 [ 9 ] 起, 内 庭不置建筑物, 讲堂独立于佛殿之后, 塔移至南大门 之外独立构成东西塔院。 塔院是 唐朝佛寺布局的常见内容, 考古发掘唐代 日 僧经常挂锡的青龙寺一部分既是一塔院遗
寺和鉴真建立的唐招提寺的布局亦大体相似,为:中门到佛殿由回廊连接,内庭不置建 筑, 讲堂独立于佛殿之后, 塔移到中门之外、南大门之内的东侧。这种新形式的堂塔配 置,表明了 佛教的发展变化, 从崇敬佛陀发展到演讲佛经。留学僧们也将这种佛教的发 展带了回来。 圣武天皇天平十三年 ( 4 7 年)颁布的国分寺制度 ( 3 74 4 7 - 4 年间酝酿) 3 ,即每国 设立国分寺和国分尼寺各一所,我们也可从唐朝制度中找到蓝本。唐高宗乾封元年 (6 6 年)曾令 “ 6 天下诸州郡置观寺一所” (《 旧唐书・ 高宗本纪》。武则天天授元年 ) (0 “ 6 年) 令诸州各置大云寺” (《 唐书・ 9 旧 则天武后本纪》。中宗神龙元年 ( 5 ) 7 年) 0 “ 诸州置寺、 观一所,以中兴为名”(《 旧唐书・ 中宗本纪》。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 ( 8 ) 7 3 年) 亦在全国 各郡修建开元寺。而东大寺卢舍那佛的 铸造也应是仿照高 宗和武则天时期 修建洛阳 龙门 卢舍那佛 ( 2 65 6 一 7 年)和洛阳北邝山白司马阪大铜佛 ( 5 7 7 年)之事。 0 总之,日 分寺制度等应与 , 9 本国 第7 8 三批遣唐使回国所带来的内 , 容相关, 或者说与 道慈、 玄坊的关系大一些。 如果说藤原京映照着初唐文化的光辉, 那么, 平城京则是渗透了盛唐文明的翻版。 从第7 批遣唐使到第 1批遣唐使,每隔十余年派遣一次, 4 在高涨饱满的学习唐文化气 氛中, 延续初期的遣隋・ 唐使使命, 使平城京时期 ( 奈良时代)出现了 “ 天平文化”盛 事。 平城京时期可以说是继承并发展藤原京时期的学习 唐风文化的指导思想, 这样, 有 关平城迁都则比 较容易理解, 正是遣唐使带回的新情报迎合了当时国内 对唐文化的 狂热 气氛。日 本国内的一些考古发现, 也许可以更好地证明平城京时期的唐化情况。1 2 9 7 年奈良 县高松家古坟的发现是最好的例子, 这是日 本唯一的一个壁画墓,壁画的内容四 神图、 天象图、 侍女图与中国 唐墓壁画相似, 有认为是模仿唐永泰公主墓壁画。墓中出 土的一面海兽葡萄镜或以为是第七批遣唐使于庆云元年 ( 4 归国时带回。此墓墓 7 年) 0
1 03
址, 青 西部[。 位于 龙寺 1 据园仁 < 0 1 人唐求法巡礼行记》 ( 开成六年四 卷三 月四日 条)
“ 四月, 往青龙寺, 人东塔院”的记载, 似是应有东・ 西两塔院的。徐苹芳先生根据大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