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
内容: 第六章储能元件
课时:3学时
教师:刘岚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
复习
引入新课
讲述新课简单回顾上次课的知识点。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电阻、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这几种常见的电路元件。
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电容和电感元件。
电容和电感是电路中的重要元件,应用十分广泛。
在这一章,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两种元件的特性,为后续章节的应用学习打好基础。
多媒体课件展示:
第六章储能元件
一、设置悬念、激发探究
大家知道最早的电容是怎么样的么?莱顿瓶是由荷兰物理学家马森布洛克(1696-1761)在1745-1746年间发明的。
马森布洛克是荷兰莱顿人,故莱顿瓶因此而得名。
那个“瓶子”就是一个电容。
在那时候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即好不容易起得的电往往在空气中逐渐消失。
为了寻找一种保存电的方法,马森布洛克试图使电能贮藏在瓶子中。
把玻璃瓶的内壁与外壁都用金属箔贴上。
在莱顿瓶顶盖上插一根金属棒,它的上端连接一个金属球,它的下端通过金属链与内壁相连。
这样莱顿瓶实际上是一个普通的电容器。
若把它的外壁接地,而金属球连接到电荷源上,则在莱顿瓶的内壁与外壁之间会积聚起相当多的电荷。
当莱顿瓶放电时可以通过相当大的电流。
莱顿瓶的发明,为科学界提供了一种贮存电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电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强有力的手段,对电知识的传播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这一章就将详细学习的电容和电感这两种储能元件。
二、电容元件
多媒体课件展示:6.1 电容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