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语文作品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语文作品1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继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2、回味自己对爱的体验,能够用片段文字比较准确地描写自己对爱的感受。

3、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

4、能够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通读的基础上,能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3、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玩味作品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4、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注意融入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3、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对应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阅读(7—9年级)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
本专题学习成果理解爱的含义,运用本单元学习到的知识,能够用自己身边的故事诠释爱,字数600以上。

把自己爱的故事发在博文中。

本专题问题设计1.关于本单元展示的不同的爱,你是如何理解的?小组内交流。

2.《父母的心》,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位父母?
3.你读出了怎样的一位养母?
4.两篇文章表现爱的方式有何异同呢?
5.你如何看待你父母对你的爱,你理解他们对你的爱吗?举例说明。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常规资源:中学语文教材:八下第一单元以及关于和“爱”有关的故事或是图片、视频等。

教学支撑环境: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室。

其他:班级博客。

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
根据学生的选择,我们重点来理解父母的爱,从而引出各种各样的爱……
学生课前:学生搜集和母爱有关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歌曲……),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最让你感动的故事。

学生谈感受。

一、激情引入,出示话题。

1.出示“爱”(多媒体红色放大显示)。

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说。

3.同学们想到了各种各样的爱,人间正因为有爱,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好。

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呢?是的,就是生我养的父母!
课件:比较·探究《父母的心》《养母》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浏览课文,概括内容。

三、走进文本,品读语言:
学生再次走进文本,运用圈点批注,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1、父母的心是,我是从文中看出来的。

2、养母是一个的人,我是从读出来的。

重要语句教师课件展示,师生共同品读。

……
小结:从同学们的品读中,我们体会到了无论是亲生父母还是养母都充满对子女一种浓浓的爱心。

第二课时
四、感悟文本,比较探究:
讨论:两篇文章表现爱的方式有何异同呢?
五、升华文本,感悟亲情
第二课时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多侧面地认识母亲,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2.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感情,学会理性地思考母爱以及“爱”的内涵;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流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本次综合性学习,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开展四项学习活动,二是在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写一篇作文。

四项活动各包括若干小项,可让学习小组各有侧重地开展活动。

1.关于“道不尽的母爱”。

“母爱”的主题,在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表现。

开展本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把目光投注到各类文学艺术的题材和体裁中去,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获得“母爱”情感的浸润,同时培养诸如编辑、概括、交际等语文能力。

教材中列举的五个方面,其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视角(体裁、题材)去探寻、感受“母爱”。

“母爱”几乎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永恒“话题”,学生深入其中,将会发现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感情世界。

2.关于“剪不断的‘脐带’”。

开展这项活动,是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通过与母亲聊天,向母亲采访,进一步了解母爱,体会母爱。

教材中列举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既不是要求面面俱到,也不是仅此而已。

只是举例,旨在提示。

实际上,这四个方面中,3、4小项可以合二为一,当然,也可以从所列举的四个方面伸展开去,这将根据学生家庭的特点和母亲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取舍或自主设计。

3.关于“多角度看母爱”。

如果说,前两项活动侧重于了解和感受,那么这项活动则侧重于对母爱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前两项活动是较感性的,而这项活动则是较理性的了。

在这一活动中有三个问题可以任选其一。

(1)从生活中举出几件倾注着母亲无尽关怀的寻常小事,再说说你的感受。

在这项活动中,既
教学评价1.能够运用网络、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探究阅读。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利用网络,实现智慧共享;3.能够认真研读文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父母之爱。

4.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专题三奉献爱,实践人生。

所需课时2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专题是一种综合性活动展示,班级讲举行关于爱的演讲比赛和作文比赛,班级电子手抄报比赛。

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设计、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

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回顾关于不同爱的含义,精心选择、编排手抄报,以小组为单位,使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内容以及版面形式,力求做到文质兼美。

最后,举行全班成果展示评比。

完成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汇报小结。

本专题学习成果使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图文与色彩搭配美观醒目。

要表现出不同的爱。

理解爱,自己对爱的感受一定要有事例。

本专题问题设计如何让人们认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鲁迅?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感受、理解到了怎样的爱?2.对你有什么启示吗?
3.怎样让电子手抄报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
4.怎样让电子手抄报的图文与色彩搭配美观而醒目?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信息化资源:博客背景资料爱的故事素材库常规资源:电子手抄报设计范例
教学支撑环境:网络教室
其他:多媒体编排手抄报的技术
学习活动设计公布关于爱手抄报设计的通知,明确任务要求。

集体讨论提出手抄报设计两条要求。

1、学生不带任何文具用品、资料,现场提供网络环境、应用软件、部分相关素材。

以小组为单位确定爱的主题,学生独立进行设计、组稿、排版编辑,形成一个A3幅面的手抄报文稿,以Word格式保存在要求的目录下。

2、网络环境:人手一机,宽带连接县教育网,具有Internet出口。

3、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相应的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期刊。

应主要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

4、全班展示交流。

评出优秀作品。

5、教师作单元学习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