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立夫的养生之道

陈立夫的养生之道

陈立夫的养生之道
陈立夫--- 中老年人必看,
此人真是拿得起放得下!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大半生纵横政海,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等各项要职。

国民政府迁台后,他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

2001年,陈立夫去世,享年101岁。

陈立夫一生历经风风雨雨,却身体安康长寿,享年101岁,其中确实有些养生之道。

1990年8月27日晚,陈氏家族在美国纽约举行了一个盛大宴会,庆祝陈立夫和夫人孙禄卿90大寿。

为了感谢前来祝寿的亲朋好友、校友门生、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以介绍他的养生之道作为答谢致辞。

陈立夫说,他的长寿之道分为四个“老”,共32字:“老健:养身在动,养心在静;老伴:爱其所同,敬其所异;老友:以诚相见,以礼相待;老本: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在宴会上,陈立夫的致辞如下:
人生活到90岁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尤其夫妇二人都到90。

我今天答谢诸位第一句话就是“祝诸位全体健康和长寿。

”同时要乘此机会报告大家,老年人之四大需要,以及达到
四大条件之要点如下:
老健
人生活到90岁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尤其夫妇二人都到90。

我今天答谢诸位第一句话就是“祝诸位全体健康和长寿。

”同时要乘此机会报告大家,老年人之四大需要,以及达到四大条件之要点如下:
早饭后,再散步1000步。

如此做来,已有28年,决没有一天间断。

持之以恒为最重要,此之所谓“养身在动”。

养心在静。

首在不发脾气,不寻烦恼,知足常乐。

我随蒋公服务25 年,从未向他做任何要求,故心常快乐。

他要我做这事做那事,我尽心竭力去做,做不好,是非所学(我是学采矿工程的),非我之罪也。

故心常安,所以睡眠甚佳,不厌不游,此之谓“养心在静”。

老伴
中国人的夫妇观念与现代美国不同,是要“白头偕老”的。

所以要慎择于始而和顺至终,惟如何能达到“和顺”二字,必须做到下列八字:“爱其所同,敬其所异”。

须知天地间没有两个全同的人,就是亲兄弟姊妹,都是个个不同的,强人同我,就是自私,自私是为“老伴”之大敌。

所以只要大体相同,不必求对方一定要同我,则得之矣。

大同世界,如何达致,亦就靠上述之八个字,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相处的原理是一样的。

我与内人结婚已63年,从未吵过架,就是靠上面的八个字。

夫妇和顺,对于下一代有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儿孙,似乎亦没有到有任何问题。

这八个字是我创造的,谨供大家参考。

老友
以诚相见,以礼相待。

老本
老本者,指老而有储蓄也,亦即经济方面有独立能力,而无须求于人(包括儿女在内)也。

于此我亦有八字奉献如下:“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以上四点,仅述以往之经验,仅供诸位之参考,仍请指教。

据采访过陈立夫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描述,陈立夫“身体虚弱,面色清秀”。

百岁寿诞时,陈立夫写过一篇《我怎么会活到100岁》的长文,文章开卷语写道:“长命百岁,是人人所期望的,但是非人人所能达到的。

其原因甚多:有属于先天所禀赋、有属于后天的保养、有灾难而能逃过、有俗务而能减少。


在《我怎么会活到100岁》的长文中,他谈了自己独到的体会:
先天的禀赋,人人不同,而最可贵者,则具有四种:
一、能熟睡。

二、不发脾气。

三、记忆力强。

四、有恒心。

长寿关键在于后天的保养,有七点为要。

1、我能熟睡
我一睡下去,不到几分钟,就能睡着,而且睡得很熟,这是消除疲劳的最有效方法。

内人孙禄卿女士常常妒忌我,说我有这好福气。

我每次遇到困难,往往只怪自己,不怪人家,所以不会发脾气,更不会因此和人家冲突。

当我担任蒋校长机要秘书时,我仅27岁。

一个人在蒋公馆办公,一天忙到晚,没有一位同事,更无发脾气的对象。

后来由科长代理了秘书处长,亦未发过脾气。

我29岁担任中央党部秘书长及32岁担任组织部长等职,下面都是前任留下来的人,我客客气气待他们,他们亦恭恭敬敬待我,无一次发过脾气。

2、不发脾气
我每次遇到困难,往往只怪自己,不怪人家,所以不会发脾气,更不会因此和人家冲突。

当我担任蒋校长机要秘书时,我仅27岁。

一个人在蒋公馆办公,一天忙到晚,没有一位同事,更无发脾气的对象。

后来由科长代理了秘书处长,亦未发过脾气。

我29岁担任中央党部秘书长及32岁担任组织部长等职,下面都是前任留下来的人,我客客气气待他们,他们亦恭恭敬敬待我,无一次发过脾气。

3、记忆力强
我小时候在私塾中就以记忆力强胜同学,一本《孟子》,别人需要半个月才能背熟,我则只需三四天。

后来去北伐军总司令部担任机要科长时,为加强记忆,我发明了“五笔检字法”,依“点、横、竖、撇、捺”五种不同的笔型,将密码名称分为二十五类,例如“立”码可从“、一”类去找,一找即得。

4、有恒心
上私塾时,我每天第一到馆。

写论文亦要赶上人家,及早交卷,名列第一。

后来进入中学,数学总是交卷最快,经常可得满分。

推其原因,仍为记忆力强而又能守之以恒。

一、养身在动养心在静
为加强新陈代谢之功能,余每天5时半即起,做全身自身按摩之运动,迄今已将近半世纪矣。

在上海读中学时,各种球类运动均好参与,非求胜也,乃求动也。

故年岁愈老亦不中断。

余每日三顿饭后走路,由护士陪同,每次约走500至600步,行此已有20年矣。

余一向不好政治,因其争权夺利,各种卑鄙手段,莫不采用无忌。

余若非蒋公之强留任职,则早已在中兴煤矿公司任采矿工程师矣。

养心在静,第一在淡泊明志。

余诚无志于仕途,对于钩心斗角之争,绝不愿见其出现。

二、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我们家,非富有亦非贫乏,因二叔辛亥革命起义上海,事成而家亦不复穷困。

但不久反袁称帝,又遭迫害,复归于贫困。

我能维持学业不辍,则全赖三叔在银行服务以协助有以成之也。

故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二者勉强有恒做到,古人云“早起三天当一工”。

70岁后,每晨6时半至7时半练书法,并服药煮燕窝一杯。

三、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家贫其能不断餐者,因上一代兄弟友善从不分家,故能免于三餐不继。

祖母茹素,家中每日所费于买菜之数,仅一元之十分之三而已。

两素两荤,家里女人吃素的多,自然适合,我亦无所谓,其实正合乎养生之道。

不过吃到鱼头、鸡头、鸭头,大家必让我独吃,而且说:“让你吃了,念书念得好,考第一”。

四、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吃生牛肉、海鲜等已成为人类之普通习惯,认为好吃,不问其他,余则认为癌症日见其多,其原因可能在此。

古人云“病从口入”,余有一文发表在菲律宾召开之世界医学大会,论文名曰“癌症成因之新理论”。

惜乎世界医学家不重视之,相信将来这一主张将为治癌之方向也。

余终守“物熟始食,水沸始饮”,从不破例。

五、头部宜凉足部宜热
有一美国老年人活至120岁,其死后,有一长寿书稿发表。

启而读之,有一页写有两句话:“保持头部冷,保持足部暖”。

此正与中国老年人睡眠前以热水洗脚,非至极寒冷之日,不戴帽子,同一理由。

余信其理而保持此习惯。

六、知足常乐无求乃安
古人云:“登天难,求人更难”。

故常以自立自强,好学博学诲人,以万事不求人为最好。

换言之“无求于人品自高”,“好学近乎智”、“智者不惑”,自无求人之必要,故曰“淡泊明志”。

求人则成败之权操之在人,非在己也。

求人常使其心不安,而受制于人,不可称为自主。

欲求心之安乐,必从知足无求做起。

七、减少俗物寻求安宁
余服务国家社会75年,认识的人确实不少,若在礼仪方面不自加约束,则终日忙忙碌碌为人奔走,余之身体健康必受影响。

陈立夫在题字复兴中国文化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岁生日之日起,自限“不为”之事如下:1.不剪彩;2.不证婚;3.参加婚礼及寿礼不发言;4.不为较余年幼的死者盖党旗等;5.不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6.参加寿宴不发言。

此一决定决不破例,虽家姊之女结婚,亦不往证婚,本学校典礼而需剪彩者,亦不参与。

如此做法减少年高时之麻烦不少。

有了以上原则,遵守不渝,乃能达致百岁之年,天命亦人力焉。

余之身体,并不特别强壮,自58岁起,即患糖尿病,亦曾因胆结石及膀胱结石,动过外科手术,其他的病亦曾生过,今居然能活到一百岁,不亦乐乎?
1949年冬,蒋介石逃到台湾后,为保住政权,先拿陈立夫开刀。

陈立夫的原则是“不生气”。

他去了美国,隐居在新泽西州湖林镇,埋头研究起《易经》来。

为了维持生计,他找孔祥熙等故人借了近2万美金,买了一个养鸡场。

没有帮手,他就自己动手,喂食、捡蛋、买饲料、卖鸡蛋、清理鸡粪,肩挑背扛。

他自学养殖专业知识,很快就学会了给鸡喂药、打针。

养鸡不仅让陈立夫摆脱了经济上的困窘,还让他的精神得到了振奋。

更令他高兴的是,他因多年伏案工作,背部肌肉劳损,常年背部疼痛,从事体力劳动竟然治好了这个病。

陈立夫还在家中制作皮蛋、咸蛋、豆腐乳、粽子,为唐人街的中餐馆供货。

闲下来的时间,陈立夫和夫人读书、写字、绘画,还担任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教授,隔几天就去大学讲课,进入了无忧、无辱、常乐的人生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