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井冈山精神代代传:革命后代访谈(课堂PPT)
井冈山精神代代传:革命后代访谈(课堂PPT)
2
鲁迅曾说:“历 史都写着中国人的灵 魂,指示着将来的命 运。”
从来没有一门科 学像历史学那样,几 乎凝聚了人类所有的 智慧和创造力。其中 饱含着兴盛与衰亡, 成功与失败,胜利与 挫折,经验与教训。
3
曾 志(1911-1998)
魂 归 井 冈
曾 志
4
老红军曾志
5
蔡 军:曾志的曾孙, 现为中国井冈山干部 学院办公厅后勤保障 处干部。
产党人,是执行党的命令的。”
张 国 华
• 1951年,毛泽东与张国华在一起回顾 井冈山斗争岁月时,毛泽东讲道:“ 袁、王就是闹点独立性也不要紧,就 是‘反水’也不要解决。”
毛泽东与斯诺
贺 敏 56 学
谢梅香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亲切接见谢梅香(前排左一)。
57
蓝喜莲 兰喜莲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亲切接见蓝喜莲(二排左二)。
64
65
• 我听说袁文才、王佐被错 杀,感到十分痛惜。他们 经历了许多次战斗,作战 勇敢,逐渐成长为无产阶 级的坚强战士。他们虽有 缺点错误,但不坚持错误 ,仍不失为优秀的共产党 员、杰出的红军指挥员。 ——《宋任穷回忆录》
66
袁文才的大女儿袁长妹(左)和二女儿袁小惠(右)。67
井冈山市委、市政府为袁文才大女儿盖的新房
我们都会有很多梦想,但我们只有一 个中国,一座井冈山!
73
甘祖昌兄弟分家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甘 祖 昌 夫 妇 和 子 女 们 在 一 起
37
38
甘祖昌的授衔证书
39
40
龚全珍:甘祖昌将军夫人
41
42
龚全珍继承甘祖昌精神
43
健康时,每周去一次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两周到中小学为孩子们 作一次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讲座;在每月20号 之前,将捐助的郭小兰等5名贫困大学生生活费 寄到他们手中。
13
14
15
蔡军
1987年,曾志重上井冈山与大儿子一家合影。 16
17
18
曾 志 过 最 后 一 个 生 日
19
石金龙看望病中的曾志
20
曾志的子孙们在扫墓
21
曾志留下来的信封
22
《生命熄灭的交代》手稿
23
生命熄灭的交代
我曾在写给中央的一份倡议信上签了名,
即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 1930年10月,陈正人向毛泽东汇报袁
文才、王佐被杀事件时,毛泽东当即 毛 就说:“杀错了!”
何
泽
长
东 • 1950年前后,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陈
工
正人再次向毛泽东提到袁文才、王佐
之事,毛泽东依然表示:杀袁文才、王
佐是个错误。
陈 • 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埃 正 德加·斯诺谈话时提到:“我在井冈山期 人 间,他们(指袁文才、王佐)是忠实的共
红军后代访谈 ——
井冈山精神代代传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主持人:肖小明
1
80多年前,这里曾经风雨绵绵, 血迹斑斑。走进历史的深处,这里的 每一个故事都浸染着烈士的鲜血,每 一份坚持都印证着信念的坚强,每一 个情节都饱含着心灵的震荡,每一个 形象都记录着信仰的坚定。
90多年的风风雨雨,90多年的奋斗 不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继 往开来,前仆后继,才造就今天盛世 中国。
息,不要写生平,我想这样做才是真正做到
节约不铺张。我上述所有愿望,请女儿陶斯
亮尊重我的遗愿,照办。
一九九二年七月二十日于北戴河
24
将 军 级 农 民
甘
祖
昌
甘祖昌(1905-1986)
25
甘祖昌从将军到农民
26
甘公荣:甘 祖昌将军女儿, 现为中国工商 银行莲花县支 行退休职工。
27
将军当农民
28
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价格昂贵的进口 药品,能医则医,不能医则不要勉强,以免浪费 国家医保资金。
44
逝世后,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此生 最后的党费,生前捐助的5名贫困大学生,要求 子女们继续捐助到毕业;告诫子女们不能以将军 后人名义,向党组织提任何要求。
45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龚全珍
68
2007年宋任穷的儿子宋京波(中)与袁建芳、王生茂合影。 69
袁建芳
70
王华生
。
71
共产党是这样的一个党,它是正确的,所以是光荣的和伟大 的。它会犯错误,但是它总是能把错误改正过来。革命中是如 此,建设中也会是如此。过去是如此,希望将来也是如此。
——陆定一
共产党人,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除了信仰之外,一切都是可 以舍弃的,包括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因为,我不仅是一个女人, 我更是一名战士。
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将军梦、守护情
• 松筠之节 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
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 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 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 野、课堂。人民的敬意,是你 一生最美的勋章。
46
47
井冈双雄:袁文才、王佐
48
袁文才、王佐是大革命时期活跃在井冈山地区的
两支农民“绿林武装”的首领,对毛泽东创建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就是这两位对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却在1930年 2月24日被错杀于永新(史称“二·二四事件”), 成为党内的一大冤假错案。
•
除了上述这些,还不要在家里设灵堂。我死
了,除陶斯亮和北京的家里人,在京外的,
如井冈山的来发、金龙和北京的任何战友都
不要通知打搅。把我的遗体先交医院解剖,
有用的留下,无用的火化。骨灰一部分埋在
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另一部分埋在白云
山有手印的那块大石头下。决不要搞什么仪
式,静悄悄的,三个月后再发讣告,只发消
——曾 志
我们干革命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不是推翻一个剥削阶级 再培植一个新的特权阶层。我们干革命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实 现共产主义!
——甘祖昌
72
结语
几十年的历史变迁,这里不变的永 远是青山秀水。饱含红色历史的井冈山, 孕育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 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的井冈山精神。
袁文才(1898-1930)
王 佐(1898-1930)
49
袁建芳:袁 文才烈士嫡孙, 现为中国井冈山 干部学院教授, 著有《我的爷爷 袁文才》一书。
50
王华生:王 佐烈士曾孙,现 为井冈山中学教 师。
51
蓝喜莲母子曾经居住的马厩
52
王佐故居 53
大井毛泽东旧居
54茨坪毛泽东旧居55来自毛泽东对袁、王被错杀的态度
58
袁文才的妻子谢梅香
袁文才的儿子袁耀烈
59
1962年3月,朱德重上井冈山,接见袁文才妻子谢梅香(右一)。
60
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井冈山亲切接见红军后代。(左二为袁建芳)
61
王佐的妻子蓝喜莲
王佐的儿子王寿生
62
2009年,胡锦涛同志在井冈山亲切接见佐的孙子王生茂。 63
1988年宋任穷重上井冈山,亲切接见王佐的儿子王寿生。
6
曾志的三任丈夫
夏明震
(1907-1928)
蔡协民
(1901-1934)
陶铸
(1908-1969)
7
曾志的三个小孩
石来发 曾春华 陶斯亮
8
曾志的三个孩子 (左起:老三曾春华、老大石来发、老四陶斯亮9)
在 广 州 工 作 时 的 曾 志
10
石来发避难的山洞和地窖
11
石来发家的老房子
12
祖孙三代登上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