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练十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对于理想社会的描述,《礼记》中的描述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古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描述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的描述是“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
这充分说明()①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摒弃已有认识的过程②认识客体、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性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④社会历史的发展状态是渐进性延续和显著性飞跃的统一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0年3月26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在线刊登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郭国骥教授团队绘制的世界首个人类细胞图谱,该研究首次从单细胞水平上全面分析了胚胎和成年时期的人体细胞种类,这将对人体正常与疾病细胞状态的鉴定带来深远影响。
郭国骥教授说:“我们的工作在测序深度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完美版的人类细胞图谱还需要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材料体现了()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前提③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
重视劳动教育,是因为()①观念支配行动,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动手能力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劳动素养③教育是系统工程,劳动教育促进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日益融合④劳动才能真正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0年2月27日,国际科学期刊《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研究成果:利用嫦娥四号玉兔二号月球车上搭载的测月雷达,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发现地下物质由低损耗的月壤物质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块组成。
材料体现()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被超越④物质依赖于意识而存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并进行峰顶测量。
测量外业作业收官只意味着取得了一手测量数据,珠峰究竟有多高,尚需应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进行综合计算。
在数据分析、处理基础上,还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反复验证,才能最终确定珠峰精确高程。
这一过程进一步佐证了()①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才能正确认识事物②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③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的统一④经过精准测量和反复研究才能完成对事物的认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2020年2月15日,阿里巴巴表示,达摩院联合阿里云针对新冠肺炎临床诊断研发了一套全新AI(人工智能)诊断技术,AI可以在20秒内准确地对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读,分析结果准确率达到96%,大幅提升诊断效率。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AI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②AI在实践中比人类更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AI是人类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了现实的东西④AI基于数据处理能力更能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要靠劳动。
美好的未来,离不开年轻一代发扬劳动精神。
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③劳动精神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尺度④只有投身实践、奉献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8.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新概括和新发展表明()①物质决定意识,中国共产党坚持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群众路线②实践决定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完善制度要遵循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要遵循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近年来,成都市注重用身边“小事情”“小细节”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成都温暖”。
目前,成都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180万,志愿者队伍达2万余支。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①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从点滴做起②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③个人素质提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人生价值的实现依赖特定的客观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心品格。
古人的家国情怀往往起源于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识分子阶层优越性的自我标榜,往往是经历了战争失败、骨肉分离、国破家亡之后伤痛思维的沉淀。
而今,亿万中华儿女把个人价值、家庭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
这表明()①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决定于社会存在的变化②价值判断的正确性取决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③社会意识一般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④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我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不断深化。
材料体现的哲理是()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
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
从唯物史观看,这体现()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享用者,在社会变革中具有决定性力量③当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我国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把握实现了从自发到自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大电视工作者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要求,凝心聚力、真情抒写,把一批精品力作奉献给广大观众,为国庆献礼。
献礼剧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一主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变迁,把握文化根脉,题材多样、风格多样,注重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注重现实主义创作,讲述历史,记录时代,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在荧屏唱响振奋人心的时代主旋律。
献礼剧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孕育、建立、发展历程的深情回望。
它们从不同侧面切入,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不同年代、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丰富多彩、激情洋溢、挥洒人生的奋斗岁月。
在审视历史中,回答“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这一历史命题;用人物的命运与浮沉探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行的历史答案;用一个个凝缩着丰富社会内涵的人物形象,诠释当今中国人的时代使命与奋斗成长。
献礼剧从时代和生活中汲取创新力量,把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结合起来,给观众昂扬向上的审美体验。
这些电视剧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与时代的精神图谱,成为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的引领者和塑造者。
有人认为,只要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就能创作出具有时代价值的精品力作。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文明与野蛮之间,只隔了一个野味的距离。
前有“非典”,现有新冠肺炎疫情,滥食野生动物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民群众对食用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深恶痛绝,禁食野生动物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
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其中第五条内容是: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学校、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面,都应当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全社会成员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征服与报复(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围绕“征服与报复”这一主题,写篇短文。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综合论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250左右。
)15.(2018全国Ⅰ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