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血管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心血管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心血管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心排血量减少:与心脏前负荷改变,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动过速有关2体液过多:与液体摄入量过多,钠盐摄入量过多,心排血量下降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全身性虚弱,卧床u寸间过长,强制性活动受限,疼痛有关4焦虑:与健康状况改变和角色功能改变,损伤性检查有关4气体交换受损:与供氧改变,肺泡一微曲.管膜改变有关5疼痛:与心肌缺向‘坏死,咖.压增高有关6家庭应对无效:与不熟悉周围环境,与家庭成员分离有关【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按照医嘱要求(如:低盐、低脂等),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宣过饱,少食多餐。

2.活动与休息: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

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执行。

3.药物治疗的护理:1)强心药物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注意观察ⅡⅡ压、心率、心律变化和洋地黄制剂的副作用。

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2)利尿剂:注意观察利尿效果及电解质,准确记录出入量。

3)扩血管药物:可选用硝酸"1油、硝普钠。

根据医嘱严格调节用量,监测血压变化,防治低血压的发生。

硝普钠应现用现配,避光泵入。

静脉输液时应注意给药浓度、速度、持续时间及药物配伍禁忌t应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掌握用药方法,遵守用药注意事项。

4)抗凝药: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大便的颜色,警惕消化道出血症状,如有呕血、便血及时处理。

4.观察要点:1)根据病情决定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测量次数。

异常脉搏应该测一分钟,并注意观察脉律(率),合并心房纤颤者应没短绌脉。

2)观察有无颈静脉怒张、肺部罗音,肝脏大小及水肿情况。

5.其它:1)给氧方式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及发生的原因选择。

2)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给予缓泻剂或甘油灌肠剂。

3)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6.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1)坚持低盐,低脂高蛋白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

2)告知患者适当运动,活动量以不引起不适症状为原则。

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轻柔的活动项目。

3)指导患者控制情绪,避免激动、过度紧张,夜间睡眠需充足,白天养成午睡的习惯。

4)按时准确服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5)教会其自测脉搏。

告知患者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前必须数脉搏,如脉膊(60次/分,或有恶心、呕吐、黄绿视等反应时停止服药,立即来院诊治。

)6)告知患者避免用力排便,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

7)定期检查:告之复诊时间、地点、联系方式。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2.潜在并发症猝死3.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4.有受伤的危险与心律失常引起晕厥有关【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多食高纤维素、营养丰寓的食物。

2.休息与运动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应卧床休息,嘱患者当心律失常发作导致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采取高枕卧床或半卧位,避免左侧卧位。

3.药物治疗的护理1)严格遵医嘱给药。

2) 口服药应按时按量服用。

3) 静脉用药:如普罗帕酮(心律平)、维拉帕米(异搏定),应在心电监测下用药,给药速度严格按医嘱执行。

4) 注意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胃肠和神经系统的反应,判断药物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

’4.观察要点I)动态心电监测,调节监护导联至P波最明显的导联,如II导联、胸2)心电豁测中如发现心率<50次份、3~5次份的室性早搏或短阵室速时须紧急处理。

5.其他1)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备好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他抢救药品、除颤仪、临时起搏器等。

2)心律失常发作或电复律时,护士应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

3)遵医嘱给氧。

6.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1)避免诱因: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紧张、快速改变体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精、烟草)等,一旦头晕、黑蒙等先兆时立即平卧,以免跌伤。

2)遵医嘱或按照常规,告诉患者控制心动过速的方法。

室性心动过速并县城意识存在者,让其频繁用力咳嗽,这种方法偶尔能使心律转复。

心动过缓者应避免屏气、用力排便等兴奋迷走神经的动作,以免加重心动过缓。

3)教会患者或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告知患者正常心率、心律的特征,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心律失常,注意心律、心率变化,避免过度紧张。

4)告诉患者药物的副作用,低钾患者应多吃含钾高的食物(如鲜橙汁、紫菜、黄豆、香蕉等)。

5)告诉患者呕吐、腹泻、脱水等可起起电解质失衡性心律失常,庆及时就诊。

6)指导患者家属学习心肺复苏的知识。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引起肺循环淤血有关2.体液过多与右心衰竭引起体循环淤血、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3.活动无耐力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4.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多食高纤维素、营养丰寓的食物,适当控制液体摄入量,限制钠盐入量,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6g,服利尿剂者可适当放宽。

注意每餐不宜过饱,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2、休息与运动1)提供患者安静,短短的环境,限制探视,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2)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决定活动量。

心功能I级者:不限制日常活动,鼓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必须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务劳动,心功能II级者:可不限制日常活动,但应增加休息。

心功能III级者:严格限制日常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

心功能IV级者:绝对卧床休息,生活由他人照顾,可在床上做肢休被动运动,病性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3.药物治疗的护理1)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护理:a)严格按医嘱给药。

b)当脉搏<60次/分或心律从规则变为不齐或从不齐变为规则应暂停服药并告知医生;c)服用地高装辛时,若上一次药漏服,下一次服药时无需补服,以免剂量增加而致中毒;d)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心悸、头痛、视力模糊、黄绿视时可能是洋地黄中毒反应,应停药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必要进监测地高辛浓度。

2)使用利尿刘的护理a)利尿剂应在上午或日间使用,使利尿作用发生在白天,避免夜间排尿过频而影响患者休息;b)并注意有关副作用的观察和预防,如袢利尿剂(速尿)和噻嗪类利尿剂(双氢克尿塞)主要副作用是低钾血症,可诱发心律失常或洋地黄中毒,故应监测血钾,必要时遵医嘱补充钾盐。

3)使用扩血管药物的护理:可选用硝酸甘油、硝普钠。

根据医嘱严格调节用量,监测血压变化,防治低血压的发生。

用硝普钠应现用现配,避光泵入。

4)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20~30滴。

4.观察要点1)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及脉压的变化。

2)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必要时测体重。

3)观察患者心力衰竭片象:呼吸困难、胸闷、颈静脉怒张、腹水等。

4)观察电解质紊乱症状:头晕、乏力、口渴、腹胀及ECG改变。

5.其他:根据病情给氧。

6.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1)告知患者避免心衰的诱发因素,加上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等。

2)坚持低盐,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

3)安排适当的活动与休息,夜间睡眠需充足,白天养成午睡的习惯。

4)按时准确服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5)应用利尿剂者家中备体重秤,每日在早饭前同一时间排后,穿等量的衣服和鞋称体重。

6)教会其自测脉膊。

告知患者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前必须数脉搏,如脉搏<60次/分,或有恶心、呕吐、黄绿视等反应时停止服药,立即来院诊治。

>7)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以不引起胸闷气急为宜。

8)定期检查:告之复诊时间、地点、联系方式。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引起肺循环淤血有关2.体液过多体循淤血、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护理措施】1.体位立即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2.纠正缺氧予高流量吸氧(5~10L分),也可30%~50%的酒精湿化吸氧。

3.药物治疗的护理迅速建立两条建脉通路,遵医嘱正确用药。

1)吗啡:伴颅内出血、神志障碍、慢性肺部疾病时禁用。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患者有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

2)快速利尿剂:可选用硝酸甘油、硝普钠。

严格根据医嘱调节用量,监测血压变化,防治低血压的发生,用硝普钠应现用现配,避光泵入。

4)洋地黄制剂(如西地兰等)静脉使用时要稀释,推注速度宜缓慢,同进观察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

4.观察要点1)意识、精神状态、呼吸(频率、深度)、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变化。

2)分泌物的情况,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是肺水肿的特点。

3)患者皮肤颜色,温度及出入量。

5.其它1)协助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吸痰。

2)安抚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3)准确做好记录抢救。

6.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1)向患者简要解释使用设备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2)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恐惧。

3)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出院指导详见慢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病护理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疼痛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急笥低血压反应、视力模糊或意识改变有关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重症4.知识缺乏缺乏高血压饮食、药物治疗有关知识5.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过多、缺少运动有关【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

2.休息与运动1)血压急剧升高者,立即卧床休息,保持颊骨室内安静,光线轻柔,尽量减少探视。

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减少不良刺激。

2)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体位或姿势时动作要缓慢。

患者入厕或外出检查时安排人员陪伴。

3)运动方式:根据年龄及病情选择慢跑、快步走、太极拳、气功等运动。

4)运动强度:因人而异,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年龄。

5)运动频率: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

6)当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慌、气急等症状时应主地休息,避免竞技性运动和力量型运动如球类比赛、举重、俯卧撑等。

3.药物治疗的护理尊在嘱予降压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1)使用袢利尿剂(速尿)和噻嗪类利尿剂(双氢克尿塞)时应注意补钾,防止低钾血症。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抵抑制剂(卡托普利、开搏通)可有干咳、头晕、乏力、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3)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应注意其抑制心肌收缩力、心动过缓、房室传导时间延长、支气管痉挛、低血糖、血脂升高的副作用。

4)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心痛定、拜心同等)的副作用有头痛、面红、下肢浮肿、心动过速,而地尔硫窠(合心爽等)可致负性肌力作用和心动过缓。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科素亚、代文等);可能出现头重脚轻感,剂量相关的体位性低血压,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肝酶升高,高钙血症,肌痛;血容量不足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因而应从低剂量开始;双侧肾动脉狭窄、高血钾、妊娠患者禁用;老年人、肾功能得需监测血清钾,并且避免合用保钾利尿剂。

4、观察要点监测血压,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降压药物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及瞳孔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