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趋势杨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工程1班)摘要: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
在当代,知识产权也已成为一个战略问题,在国家和企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基于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探讨我国知识产权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创新;战略措施文献标识码:A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trendYang Fang(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Network project class 1) Abstract: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s a kind of intangible property right, it is a kind of very important economic resources.In the contemporary,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has become a strategic problem, in country and enterprises in the stature.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and development trend also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Key words:Knowledge economy;Knowledge innovation;Strategic measuresLiterature identification code:A一、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较晚,只有20多年的历史。
通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与Trips协议要求基本一致的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并制定了其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条例。
虽然中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构成了框架性的当代中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国在知识产权法律的实体权利保护方面与WTO的要求基本相当,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总体状况还存在着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以及与面临的国际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1.法律体系存在缺陷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以单行法的形式出现,各知识产权单行法由不同的部门分别起草。
各单行法律的内容、手段等不够统一、协调,缺乏法典化的统一安排和规范,导致对有些对象重叠调整、规范冲突,而对有些问题却又出现调整空白,甚至对于同一种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不同的单行法判决的侵权赔偿数额也可能会有惊人的差异。
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首要原因。
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拥有知识产权量少,易发生侵权或被他人侵权的现象。
在我国,大多数人并没有把知识产权真正作为财产权来看待,甚至很多企业都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他们很少将知识产权作为财产权来对待,只重视有形资产的积累与保护,忽视了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
3.忽视对国内驰名商标的扶植与保护在大力保护国外驰名商标时,我们却忽视了对国内驰名商标的扶植与保护,造成国内大量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
近些年,贽国商标国外抢注案件每年不下百起,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
国外抢注者通过商标抢注或进行商标倒卖,或以侵权之名索赔,或索取高额转让费,更有甚者利用商标抢注,让中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二、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1.宏观上,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和配套措施不够到位,执法环境不乐观。
(1)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起步晚,发展程度不够高。
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种隐性的过程,蕴涵着先进生产力,因此需要法律制度的保护。
我国是世界上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却是发展最快的国家,这种小步快跑的发展方式,必然带来了体系的不完善,一切都还有待在实践中检验。
(2)配套立法不全面,与国际法律接轨不协调。
没有知识产权的立法,就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没有法律赋予当事人的知识产权。
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来看,我国的立法注重保护成果和给予激励与奖励,却缺失了相应的辅佐制度。
还需对一些中国相对薄弱的环节或产业进行保护使其良性发展。
在与国际法律接轨方面,虽然我国已加入《巴黎公约》并有完善的专利法,但是反垄断法的缺失使中国部分产业损失严重。
例如DVD事件中,从实质上看,是由于我国反垄断法的缺失,致使在专利费用方面吃了大亏。
(3)司法环境不乐观,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在法律已经确立该项权利的前提下,执行法律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司法保护力度不够,不法分子挂羊头卖狗肉,违法成本低而企业维权成本却相当高。
同时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部门出于地方税收考虑,对违法企业睁只眼闭只眼,企业被发现侵权后就销声匿迹,而后更名从操就业,让受侵权的企业无可奈何。
2.微观上,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实施脱节。
在新形式下,作为高技术企业,纷纷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
然而在战略的实践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成了一句空话。
(1)企业研发风险大,现金流吃紧,资金链不稳固。
知识产权保护的先决条件是要有科技创新成果,没有成果,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高技术企业每年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并且这种投入还必须是长时间、连续不断的、大笔的投入;而且投入之后,产出多少、何时产出也是未知数。
这种巨大的风险,考验着企业的决策,最终影响到投入的产出。
据调查,很多企业现时发展面临的困难集中起来就是资金紧张,资金不足导致科研所需的人员、设备、技术投入不够,技术研发风险很大。
(2)企业研究开发模式与管理模式不够成熟。
诚然现在高技术企业已经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
并设有相应的研发部门和管理部门,然而企业的人员管理模式和机构组织模式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企业研发部门人手不够,其他部门不参与企业研发活动,部门问联系不够紧密;仅研发部门而言,内部也存在着缺陷,研发过程中任务进度问衔接不紧密,常出现研发的停顿期或空白期,影响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3)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
知识产权的源头是技术创新,或者称为知识的再生产。
这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先决条件,但却不是知识产权的最高要意。
知识产权的最高层次是利益的再分配问题,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才是知识产权的最终归属。
但是,我们的企业始终没有意识到这点。
投入巨资研发的技术,只有少数的专利被产业化,大部分仅仅以专利的形式终结。
三、我国知识产权的未来发展态势及发展路径1.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后起发展的地位。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后起发展国的地位我国的知识产权发展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相继颁布实施了《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涵盖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并颁布一系列相关的实施条例和司法解释,同时进行了多次修改,积极参加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公约和条约;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执法体系,使中央和地方分级设置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的功能逐步强化。
但是,在新的国际贸易体制中,知识产权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中国已不可能再像发达国家那样经历一过渡期,因此,从政府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制度建设准备不及、制度运用经验不足。
正如现任国际知识产权协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博顿说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在于知识产权制度本身,而在于运用这个制度的经验”,具体表现为:①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2008年,全国42.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申请了发明专利的约占企业总量的2.l%,获得发明专利权的约占企业总量的0.6%。
目前我国自有品牌商品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比重不足10%,国内出口企业(外资企业除外)中拥有国内注册商标的不到20%。
②我国的知识产权基本法律体系存在局部缺失,有些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需要完善和修改。
③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管理部门很多,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管理部门之间缺少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政策协调性差,管理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
④知识产权保护达到中高收人国家水平。
但知识产权执法水平不高,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
⑤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国际规则的能力,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战略的层次较低。
2.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将逐渐从战略防御向战术进攻阶段转型。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整体上比较落后,目前只能是属于防御性阶段。
BCG(波士顿国际咨询公司)的调查认为,一个国家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大体要经历5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出口技术含茸较低的产品为主导,靠的是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原材料;第二阶段通过加大研发投资,推动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出口;第三阶段遭遇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壁垒,被迫付出高昂代价;第四阶段吸取教训,加大在收购、自主开发和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投资力度;第五阶段则开始享受知识产权的互惠互利,有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获取竞争优势。
目前,日韩两围都已完成了从第四阶段到第五阶段的飞跃,而我国将由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迈进。
我国亟需进行知识产权的主动保护,这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压力的要求,更是内在的发展需求。
知识产权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显。
目前,我国的技术发展阶段正从以仿制和引进技术为主转向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相结合;部分行业的产品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转移,企业和产业发展面临激烈的知识产权挑战;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假冒、侵权的主要受害者是国内企业。
因此.实施知识产权制度和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加入WTO 和解决国际知识产权纠纷的要求。
更是我国实现经济体制转轨,激励创新,提高企业、产业和地区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
3.逐步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但成为知识产权强国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总体来看,我国的专利和商标目前已经处于高位,位居国际前列。
同时,国内专利、PCT、国外专利以及国内商标和国外商标还保持了快速的增长态势。
(1)我国在美、欧、日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量逆势保持较快增长。
2009年我国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发明专利申请6116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向欧洲专利局提交发明专利申请1604件,比上年同期增长7.0%;向日本特许厅提交发明专利申请891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