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原生动物
第三章 原生动物
➢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概述 ➢第三节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一节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 一、单细胞动物、个体微小 ➢ 二、具有复杂多样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 ➢ 三、具有相对复杂的表面结构 ➢ 四、营养方式和运动方式的原始性及多样性 ➢ 五、生殖多种多样 ➢ 六、大多数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能形成包囊 ➢ 七、种类多、分布广泛
➢ 三、原生动物的体表(也就是细胞的表面)具有细 胞膜
➢ 细胞膜在有的种类极薄,不能使动物体保持固定 的形状,身体的外形随里面细胞质的流动而不断 改变,这种膜称为质膜。
➢ 多数原生动物的体表有较厚且具有弹性的膜,能 使动物体保持一定的形状,虽在外力压迫下改变 了形状,但外力取消时,即可由弹性使虫体恢复 原状,这种膜称为表膜。
➢ 盘藻(Gonium)由4—16个个体排在一个平面上组 成盘状群体。各具二根鞭毛,有纤维素细胞壁, 有色素体,都能独立地进行营养和繁殖。
➢ 团藻(Volvox)由成千上万个个体构成一空心球形, 只有一层,彼此有原生质桥相连,有分支。多为 营养个体,少数为生殖个体(有形成卵和精子的两 种),精卵结合后发育成一新的群体。其对分析和 了解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很有意义。
一、鞭毛纲
(一)代表动物—眼虫(Euglena)
1.习性 ➢ 眼虫生活在有机质
丰富的水沟、池沼 或积水中,其单细 胞的动物体内含有 大量的叶绿体。在 温暖季节可大量繁 殖,使水呈绿色。 2.形态 ➢ 虫体梭形,长约 60μm,前端钝圆, 后端尖。
3. 结构与机能
➢ 整个体表覆有具弹性 的表膜,并带有由表 膜沟和嵴交替排列形 成的斜纹,从而使眼 虫保持一定形状,又 能做收缩变形运动。
➢ 3.细胞质常分化为明显的外质和内质。内 质又分为凝胶质和溶胶质,且可相互转换。
➢ 4.虫体有的裸露,有的质膜外具石灰质或 几丁质或矽质外壳。
➢ 5.通常为二分裂繁殖,除有孔虫和放射虫 外,一般不行有性生殖,形成包囊者极为 普遍。广泛生活于淡水、海水中,也有寄 生种类。
(三)肉足纲的重要类群
➢ 依伪足形态的不同可分为二个亚纲: ✓ 1.根足亚纲 ✓ 2.辐足亚纲
➢ 表膜是质膜。
➢ 表膜斜纹是眼虫科的 特征,其数目多少是 种的分类特征之一。
➢ 虫体中部稍后有一 个核,大而圆,生 活时是透明的。体 前端有一胞口,其 不能进食,只排出 多余的水份。向后 连一膨大的储蓄泡。 收集水份和代谢物。
➢ 从胞口中伸出一条鞭 毛 ,鞭毛是细胞表
面能动的突起。鞭毛 下连两条轴丝,各与 储蓄泡底部的一个基 体相连,从一个基体 连一细丝状根丝体至 细胞核,这说明鞭毛 受核控制。眼虫就借 鞭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二)鞭毛纲的主要特征
➢ 1.一般以鞭毛为运动器,通常1-4条或6— 8条,少数种类具有较多的鞭毛。
➢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营养方式多种多样,有光合营养、渗透 营养、吞噬营养等,后两种也称异养。
➢ 3.其生殖方式中,无性生殖主要为纵二裂 (绿眼虫),出芽(夜光虫);有性生殖主要有 同配生殖(盘藻虫),异配生殖(团藻虫)。在 环境不良时,一般能形成包囊。
➢ 1.根足亚纲
➢ 伪足为叶状、指状、丝状或根状,大变形虫就属 本亚纲。变形虫种类很多,但伪足大都似大变形 虫,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潮湿土壤中。 还有的寄生,与人关系密切的如痢疾内变形虫 (Enmmoebahistolytlca),也叫溶组织阿米巴。
➢ 2.辐足亚纲
➢ 具轴伪足,体多呈球形,在淡水或海水中营漂浮 生活。
➢ 2.异养,无摄食消化类器官,完全为渗透 营养。
➢ 3.多具顶复合器。存在于子孢子和裂殖子 阶段,功能尚不明了,可能与侵入寄主细 胞有关。有将孢子纲作为顶复合器(亚) 门。
➢ 4.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 代在脊椎动物(或人)体内,有性世代在无脊 椎动物体内。有些种类在同一寄主体内进 行。先是无性的裂体生殖,再是有性的配 子生殖,最后是无性的孢子生殖。
➢ 夜光虫。 ➢ 夜间可见其发光
➢ 2.动鞭亚纲
➢ 一般无色素体,不能自己制造食物,异养,自由 生活或寄生。
➢ 锥虫:寄生在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或其 他体液中,能侵人神经系统,使患者发生 昏睡病。身体一般呈柳叶形。体内有一个 细胞核。鞭毛一根。具增加运动能力的波 动膜。靠渗透方式吸收营养物质,纵分裂 繁殖。它们可以直接感染宿主,也可由吸 血昆虫传播。
三、孢子纲
(一)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
➢ 疟原虫能引起疟疾,有些地方叫“打摆子”,是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 要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 形疟原虫4种。它们遍布全世界,我国以间日疟 和恶性疟(瘴气)最为常见。
➢ 间日疟原虫有人和按蚊 2个寄主,生活史复杂, 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人体内,有性世代 在某些雌按蚊体内进行,借某些雌按蚊传播。
➢ 利什曼原虫:为人体黑热病的病原体,寄 生在人体的肝、脾、骨髓、淋巴结等细胞, 以白蛉子为中间媒介传播。
二、肉足纲
(一)代表动物——大变形虫
➢ 1.生活习性:大多在不大流动的肥沃之浅水中, ➢ 表面为质膜,外质为紧贴在质膜内侧透明原生质。
其内为内质,分为凝胶质和溶胶质。
➢ 2.伪足与变形运动:
(三)鞭毛纲的重要类群
➢ 根据营养方式不同分为: ✓ 1.植鞭亚纲 ✓ 2.动鞭亚纲
➢ 1.植鞭亚纲
➢ 一般具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无色素体的种 类,其结构也与有色素体种类相似,只是在进化 进程中失去了色素体。自由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 种类多,形状各异,单体或群体。绿眼虫即属此 亚纲。本亚纲生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裸藻门、 绿藻门、甲藻门等。
➢ 有性生殖包括配子生殖(同配生殖、异配生殖)、 接合生殖(纤毛虫特有的)等。
➢ 六、包囊和适应 : 许多原生动物在生活环境恶 化或某些未明的原因时,其体表能分泌出一些物 质,把自身包裹起来,不吃不动,形成所谓的包 囊,以保证自身度过干燥、严寒、酷暑等不良环 境,且又易被风带到其他地方。
➢ 七、原生动物的分布广泛,海水、淡水、潮湿土 壤中均有,并有许多寄生种类。
➢ 渗透性营养——寄生种类则借助体表的渗透作用, 吸收周围的可溶性有机物,进行渗透营养,又称 腐生型营养。
➢ 原生动物的呼吸主要是通过体表直接与周围的水 环境进行的,并通过体表和伸缩泡排出部分代谢 废物。
➢ 五、原生动物的生殖多种多样,分为无性生殖和 有性生殖。
➢ 无性生殖包括二裂(有纵二分裂和横二分裂两种)、 复分裂、出芽、质裂等。
➢ 一、原生动物是世界上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 动物。
➢ 其体型微小,一般长约30-300μm ,最小的只 有2—3μm(如利什曼原虫),最大的可达10cm左 右(某些有孔虫)。
✓ 单细胞——身体由单个细胞组成,既具有一般细 胞特点如胞膜和胞质等,也具有一切生物有机体的 特性,如运动和取食等。
✓ 群体——是由多个个体聚合而成,没有细胞分化, 各个体相对独立,或者只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 分化如团藻。
➢ 在储蓄泡旁还具有一个伸 缩泡和一个红色的眼点。
• 伸缩泡起调节水分平衡, 排出代谢废物的作用。
• 眼点由埋在无色基质中的 类胡萝卜素组成。可能是 “遮光物”。
➢ 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有一 膨大部分,能接受光线, 称光感受器。
➢ 眼点和光感受器普遍存在 于绿色鞭毛虫体内,这与 它们进行光合作用的营养 方式有关。
➢ 还有些原生动物的体表,形成了坚固的外壳,外 壳有几丁质、矽质、钙质或纤维质等。
➢ 四、原生动物的运动是通过鞭毛、纤毛、伪足等 来完成的。
➢ 营养主要有三种方式。
➢ 植物性营养——有色素体的鞭毛虫,象植物一样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进行光合营养。
➢ 动物性营养——变形虫等靠吞噬其他生物或有机 碎屑为食的,进行吞噬营养。
➢ 裂殖子经过几次裂体生殖周期后,或环境 不利时,一些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后形成大、 小配子母细胞。
➢ 配子母细胞在人体内不能进一步发育,可 被按蚊吸取。
在按蚊体内:
➢ 配子——合子——动合子——卵囊——子 孢子——随叮咬进入人体
(二)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 1.都是寄生种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 一定阶段有,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官。
➢ 二、原生动物的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除具有细 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外, 还具有一般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特殊细胞器(如胞 口、胞咽、伸缩泡、鞭毛等 ),表现类似高等动 物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排泄、感应等。
➢ 所以作为一个细胞来讲它是最复杂的,但作为一 个动物来讲他也是最简单的。虽然某些原生动物 的个体可聚合形成群体,但最多只有体细胞和生 殖细胞的分化,还未出现组织、器官的分化,单 个细胞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眼虫具副淀粉粒。副淀粉粒是眼虫类特有的,与 淀粉相似,但与碘作用不呈紫蓝色,其形状大小 也是分类依据。
5. 生殖
➢ 绿眼虫一般行纵二分裂生殖,这是鞭毛虫纲的特 征之一。
➢ 在环境不良时,虫体变圆,分泌一种胶质形成包 囊,将自己包裹起来。当环境适合时,虫体先进 行多次纵分裂,最多可形成32个小眼虫,然后破 囊而出。这是绿眼虫对度过不良环境的适应。
在人体内:
➢ 红前期——疟原虫侵入红血细胞以前在肝 细胞中发育的时期,即病理上的潜伏期 (吃抗疟药无药)。一般6~9天,长达 300多天。
• 按蚊叮人后形成孢子进入人体。在肝细胞 中形成滋养体,继而进行裂体生殖形成裂 殖体(细胞核分裂)、裂殖子(细胞质分 裂)。
➢ 红外期——疟原虫一部分又继续侵入其他 肝细胞进行发育(有一部分己侵入红血细 胞内,抗疟药复发的根源)。
➢ 依其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 • ①叶状伪足:较宽扁,呈叶状或指状,如变形虫、表壳虫 • ②丝状伪足:多由外质形成,细丝状,一般不分枝,如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