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和“与产品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和“与产品设计


“和”思想在包装设计思维层面上的运用
传统儒家“和”思想认为“自适其中”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愉悦。 “天、地、人”三要素的和谐共生就是生态审美观上的“天人合一”。 包装设计要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诚然,包装可以提高产品的附 加值,但是过分强调包装产业的经济人角色,而忽视包装产业作为道德 人的责任与义务是极其错误的。人类应该本着对自身,对天地万物负责 的态度,避免因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与盲目消费而使包装走向肤浅的作秀 与奢华浪费。人与环境的优化是现代包装设计的支点,要在更高层次上 给设计注入新的思想,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以实现人、社会、自然三 者的和谐统一,只有注重包装的生态化才能使包装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四、古代民间艺术中的“和”思想
一提到民间艺术,我们立即想到 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工艺制作。的确, 较之其他社会层面的艺术活动,民 间艺术具有更为明显的物化特征。 劳动人民为了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 需要就地取材、以手工艺生产出来 的工艺美术品都是来自民众生活实 践各方面的生命激情。无论是建筑 物的造型与装饰,还是绘画彩塑, 无论是家具、器皿,还是以较为独 立的形式存在的剪纸、皮影等,它 们都是来源于劳动人民,反映劳动 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需要。
二、古代园林中的“和”思想
与西方园林艺术不同,中国古代 园林中,处处可以看出我国古人 追求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热烈倾向。 在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中,有一个 很重要的原则,即“借景”,就 是借园林以外的景色,“纳千顷 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其目 的是通过“借”的方法,把观赏 者的目光引向广阔的自然景致。 将认为建筑与外在自然和谐地融 为一体。
三、古代建筑文化中的“和”思想
依托世界文明古国的骄傲,我们 可以追溯中国社会悠久的造物文化。 精美绝伦的石器、青铜器、陶器、 木器等皆历历在目。她们承载着中 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寄托着人们的 美好愿望,演绎着中国特有的“和” 的文化,于自然展示自己,于自己 展示自然,如此的天人合一。中国 明式家具是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典 型代表。
古代建筑体现在材料上也非常 讲究“和”思想,以“木”为 基础的建筑形式反映了人们追 求自身与大自然的契合之境的 理念。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 所形成的的巨大的屋顶,与坡 顶、正脊和翘起飞檐的柔美曲 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最突 出的形式特征。室内空间处理 灵活多变,以板壁、隔扇、幔 帐、屏风、博古架隔为大小不 一、富有变化的空间,产生迂 回、含蓄的空间意象。
中国传统文化“和”与产 品设计
姓名:黄永强
学号:1206191027
莫 言 深 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飞 鸿
“和”的思想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范畴。中国古代杰出 的思想家孔子,其最高思想境界就是“和”。“和”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 化之一,那么“和”的思想内涵是什么呢?第一“和而不同”。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同之辨,是传统文化中极富启迪意 义的思辨。孔子将“和”与“同”明确区别开来,赋予“和”以兼容、化 合而非简单凑合的含意,使“和”的行为更具原则性和深刻性。第 二,“中则和” (适度为和)。作为一种思维,“中则和”进一步涉及到矛 盾的转化,出现了“中”与“度”的问题。“中则和” ,应解释为“执中” 则可以“和” ,以“中”即适度为“和”的基本含义、核心和灵魂。第 三,“和为贵”。这是解决矛盾的一条“向下的路” (赫拉克利特语) , 是事物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则和”的思维化为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它 所强调的是对立面的协调,而不是刻意制造矛盾的紧张对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统儒家“和”思想在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一、古代建筑中的“和”思想
古代建筑艺术的审美观念与伦理价值密切相关,建筑艺术不仅要满足审美 愉悦,更要为现实的伦理秩序服务。传统儒家“和”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影 响深远,对善与美、艺术与典章、情感与理智、心理与伦理等方面都追求契 合的境界。

古代建筑布局讲究整体性,每一处 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 均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 围墙之类环绕成个个庭院,庭院都 是以中心建构,中轴布局,前后院 连贯,两厢房配合为基本原则。个 体之间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以一个有 机的整体存在。
相关主题